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措施与策略分析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推进涉及人、设备、技术、教学实践、管理流程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的过程,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学实践,在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教和学的活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本。

  在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要采用“生态的观点和系统的角度,把关注点放在技术、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要合理协调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建设、人才结构、机构发展、标准技术架构、应用指导与技术服务产业等各个因素,以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得到和谐、持续发展。

  转变建设思路—导向应用

  教育信息化初期有学者提出了“路、车、货、人”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素,在实践层面上“建网、建库、建队、建制”等成为公共的指导思想,以“建”为导向,可以量化,有操作的抓手,大大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较多的工作成果,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交钥匙的工程,不是公司或厂家搭好硬件、配好软件,交给学校和管理人员就能够用得起来的。

  信息化教学在现实中有很多困惑,比如资源结构性缺乏、实践效果不佳、考试成绩需要提高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因素能够决定的,它涉及硬件设施、资源、教师的理念、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技能、评估奖励机制、管理制度等很多环节。在单一的环节上做工作,往往受其他环节停滞不前的制约,而无法深层次推动应用,无法取得好的应用效果,这反过来又打击了大家对教育信息化的信心,给教育信息化应用带来更大的阻力。

  单从技术上来看,信息化无疑能够提高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与效能,但事实上大规模实施教育信息化几年以来,无论是从教育管理现代化还是从教学现代化来看,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根本原因是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组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同时受到环境、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权力分配、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与影响。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技术必然会对现有教育组织的业务模式产生意义深远的反作用,必然要求现有教学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从而导致教育组织的优化与变革。

  教育信息化变革涉及校园管理、教学工作习惯、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变革,而任何变革都受制于学校的文化传统、管理制度、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习惯与工作事务,全面的变革靠学校自身文化与系统进化很难突破,除非有在技术、理论与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强造诣的人强势推动,同时有雄厚教育背景和教育技术理论背景、有技术问题解决能力的机构与组织,从外部冲击,打破这种文化惯性,促进学校变革。就像企业信息化实施ERP一样,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应用模式、业务流程重组的问题。很多大型企业实施ERP,不仅仅是购买外部的软件,更重要的是购买外部的服务,通过管理咨询和服务,借助外力,实现组织的变革,只有实现了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企业信息化才能焕发生机,产生效益,教育信息化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要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文化惯性,必须突破原来的单一抓硬件平台、软件系统、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等单一线性思维模式,而是要针对学校最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典型应用领域,整合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个重点环节,从整体推进的角度考虑和规划,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人力和投资等制约条件下,组合硬件、软件、资源、培训、理论、教学方法、教师、专家等关键要素,将众多环节有效打通,形成整体高效的学习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实施和推行。

  教育信息化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以“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尽快回归到以“用”为本的原则上来,推行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要切实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每一个课堂的质量,学校要像银行、电信等部门一样,将主要业务即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架设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校教学环境的生态系统中去,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效益(包括效果和效率),促进教育管理、教学的现代化。

  整合资源建设—利于应用

  资源是制约教学应用的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很多教师要上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通常要花3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准备,而其中绝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找资源、做课件。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资源库产品,动辄几百甚至上千GB,然而真正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资源却总是难以找到,教师在资源的海洋里却忍受着资源缺乏的饥渴。我们将这种市场上资源过剩和教育可应用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称为结构性匮乏。  有效资源内容匮乏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内容的建设模式。目前资源内容建设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厂家批量提供,二是由学科教师开发。完全由厂家提供的资源由于缺乏教学针对性和系统性,大部分是一些旧教材、网上图片、声音等文件的堆积,对教学缺乏支持,可用性比较差;由教师制作的资源虽然能满足教学的应用需求,但难以规模化,而且这些资源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就难以共享。

  针对这一现状,在一定区域内资源内容的建设可以采取由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组织,以本地教材的知识点或目录作为组织纲要,以教师建设为主、购买为辅,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资源内容建设模式。为了使资源建设工作更加有效,在资源整合、开放、共建、共享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资源整合规模要适中。比较理想的方式是以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即以学校的上一级机构为单位,比如以一个区或县为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共享。

  2.建立畅通的资源建设渠道。比较好的方式是由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学科网站群系统,资源由教师直接提交、上传到网站中,减少中间人为流转的环节。

  3.给教师和学生真正易用、直观、有价值的工具。目前各类教育资源中心对教育资源的管理大多采取了数据库存储方式,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存储大容量数据,便于资源的快速检索和定位,但其采用的以数据记录为核心的界面视图过于生硬,不符合人们的习惯性认知思维,而且,各学科的资源混杂在一起,干扰信息太多,会导致资源使用的效率低下。而以用户为中心的资源服务体系大多以门户网站作为基本呈现方式,具有友好的界面和便捷的资源获取方式,能提供及时的服务。按照学科建立专题网站,为资源整合、管理、应用、交流搭建服务环境,应是今后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资源整合上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整合资源的积极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资源的质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与学科教材相配套:在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资源的学科性质,按照各学科知识的特点来进行资源分类和建设,紧紧围绕学科知识点为中心来组织所需的资源,根据各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的目录来建设资源,形成与当地教材各章节目录相配套的资源体系,最大可能减少教师查找资源的工作量。

2).具有教学针对性:提供对教学和学习具有针对性的资源,既要考虑到所建设的资源是否利于教师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也要考虑建设的资源对学生的认知促进以及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维持,通过建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辅助情景、实际应用案例、启发性的探究问题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线索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开放可定制:开放是指资源要采用比较方便修改的方式组织;可定制是指资源库建设应从产品层次上升到服务层次,在资源体系自身得到不断完善的同时,注重个性化的服务功能,使用户获得深层次的、专业的支持。

  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措施与策略分析

  制定合理制度—激励应用

  有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政策的制定与倾斜,将大大促进当地院校及教师从事相关工作的积极性。要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上级领导部门的相关政策,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针对性强的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应用政策与制度,并重点考虑以下几类管理机制:

  1.均衡化投资机制。现在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大量的钱投入到硬件基础设施上面,在应用方面、标准化方面以及软件和人员的培养方面投资很少。如果投入了几千万的设备没有对教学起到本质性、实质性的作用,这个投资是不值得的。

  2.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我国各类中小学每年都要接受不同机构的评估和督导,来自上级的评估机制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确立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将有利于中小学确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实现“边建设、边发展”的目标。

  3.教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对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教师给予激励和支持,如:承认学科教师在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中所获得的奖项与成果;相关政策和奖励向教育信息化应用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倾斜;承认教师在相关科研项目中所受的培训并算作继续教育学分的一部分;在区域内部定期进行课例、课件、教学设计方案、主题资源等比赛,给教师以展现自我的机会等。

  4.规划机制。目前,很多地区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都很注重“整体规划、分布实施”,但是,部分地区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主要原因是规划时没有广泛的参与。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除了要强调教育信息化专家、教育局相关领导的参与,还要强调实验学校校长、一线教师代表的参与。如果实验学校、学区的教师、教育决策人员没有真正参与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必然会对学校的实际需求缺乏深入的分析,而且无法调动或引起一线学校校长与教师的持久参与。

  5.科研带动机制。以教改实验或课题研究方式,可大大促进区域信息化的整合和辐射:首先,学校信息化总是需要一定的载体,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可形成一种任务驱动下的信息化推进模式,具有针对性,同时能有效激发热情;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实验和课题目标通常是综合的,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以教改实验或课题方式进行的信息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局部信息化整合;再次,由于任务驱动下的资源共享能有效地消除学校和部门壁垒,其中任何环节的局部信息化都能有效地辐射到其他部分,以带动更大范围的信息化。

  6.统筹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有时教育局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管理制度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导致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因此,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教育局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内部协调的职能,协调基教科、电教馆、教研室、信息办、信息中心等多个职能部门,统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相关理念和思路,在不同的项目中分清各部门的职责,以免造成管理的交叉混乱,妨碍工作的正常进展。

  基于标准建设—畅通应用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部署和实施已是大势所趋,学习资源共享和教育信息系统互操作已经成为基本要求。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条块分割现象,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信息资源难以共享。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以教育技术标准为架构,规划各类教育系统的建设。

  针对资源建设、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部门分别制定了如下标准:

  1.网络教育技术标准: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启动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制定项目,目前,CELTS包含5类标准项目,其中《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设置了标准。

  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是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相对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标准规范。《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是由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组织,北师大主持制定的指导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技术规范。

  3.教育技术标准:包括《学生教育技术标准(CETS·S)》、《教师教育技术标准(CETS·T)》、《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CETS·A)》、《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技术标准(CETS·P)》,为教育系统中的四类人员制定了清晰的目标。  在教育信息化系统采购与应用过程中,应明确要求遵循上述标准架构,并提出具体的测试计划与要求,聘请标准专家监督指导,从用户需求源头促进不同企业软件实现互连互通,只有用户、企业、专家、行政管理机构多方互动,标准才能真正得到应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市场才能形成。

  利用社会服务—促进应用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着网络安全、系统维护、设备更新等全程技术支持问题。目前这些技术支持大多由学校的网管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完成,但由于各校信息技术设备激增,网管人员和计算机教师的工作量也比以前呈数倍的增长,他们在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学校内部相关信息设备的维护,经常是支持不及时,网管人员疲于奔命,学科教师怨声载道。为解决这个问题,地区教育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支持小组,或将整个地区的相关维护工作外包给相关公司,这样责任明确,学校的网管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在编制上可以适当限制,使其安心于教学,并主要负责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而不是代价高昂的设备维修工;将教师编制缩减下来的经费用于专门的技术服务支持小组,由其负责各校的网络安全、系统维护等,提高问题的响应率。电教教师、专业教师应该作为应用方面的专家,负责推动应用,负责把周围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通过这个共同体真正把应用落实下去。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现代化、教育组织变革的历程。在这种变革的历程中,与权威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教育服务机构合作,引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咨询与指导服务,通过外力来促进机构组织的变化和教师/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教学业务流程重组,进而促进整个组织成员通过相关的信息系统而产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可以大大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减少自发进化与调整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的投入,从而整体提高效益。

  教育信息化应用咨询与指导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权威机构在教育技术理论、方法及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优势以及学校在学科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场地、实验条件方面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在学习资源提供、学习环境创设、内容表现、双向交互等方面的特点,共同合作进行信息化教学应用示范建设,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将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全面整合,使得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保证实验学校实验班考试成绩不低于对照班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协作意识与能力、自我扩充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教育信息化专家必须深入到实验学校,与实验学校一起共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力图通过信息化教学示范和指导,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常规化,做出一批经典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示范课,带出一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骨干教师,将实验学校建设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示范学校,并通过他们形成效益上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整体上提高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