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野战后勤保障装备在抗灾中作用重大
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6月13日在香港《文汇报》发表撰文章说,在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野战医院、野战炊事车、野战防疫车、野战沐浴车等我军后勤野战装备充分展现现代化后勤装备优良性能和在野战条件下的特殊功效。

认真研究这次具有实战意义的后勤野战装备在抗震救灾中效能与作用的发挥情况,对于今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军野战后勤装备,提高我军完成多元化任务后勤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功能野战机动医院救治及时

野战机动医院由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信息化程度高、机动性能好、自身保障能力强的第2代大型骨干野战卫生装备──野战医疗方舱模块和120名医务人员组成,设置床位200张、手术台4张,只需1个多小时就能展开运行,不受外部电力、水源等条件制约,昼夜可通过伤员400名、留治伤员200名,可在野外缺乏医疗机构的区域发挥重要作用。

野战医用方舱模块是我军为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研制成功的野战机动医疗单元。由功能舱、通道舱、技术保障舱组成,能够完成伤病员分类、紧急救命手术、早期外科处置、早期专科治疗等危重伤病员的救治;同时配有野战X线诊断、野战临床检验、卫生器材灭菌、野战药材供应、卫勤作业指挥、远程会诊等多种功能设施,适用于完成战时伤病员救治任务和平时野外演习、灾害救援等野外环境下对伤病员救治。

以医用方舱为依托的野战医院,可快速展开几百张床位,对卫勤分队尽快形成保障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展开,5月16日,总后卫生部根据灾区一线救治需要紧急从北京军区255医院、济南军区152、153医院抽组两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野战机动医院,于当日20时由唐山、郑州经铁路、公路火速开赴灾区。

18日7时27分,我军第一所抗震救灾野战方舱医院在四川绵阳南郊展开。这是我军当前野战救治水平最高的第二代野战医疗方舱,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完全达到等级医院标准。由济南军区152、153医院等单位紧急组建的这所野战方舱医院,展开床位200张、手术台4张。

与此同时,北京军区255医院也正在开设野战方舱医院。方舱式机动医院的生成和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卫生装备的系统格局,大大提高了卫勤保障系统装备的机动性能,取得了明显的军事效益。32年前经历唐山大地震的北京军区255医院,17日从唐山开赴四川绵阳地震灾区,与同日从郑州出发的济南军区153医院一起,共同开辟军队设在四川灾区的两个现代化野战医院。

为提高野战机动医院救治能力,总后卫生部还及时协调指导医疗队快速到位,做到集中部署使用、形成规模力量,充分发挥院士、专家作用,加强专科救治技术指导,搞好药材血液供应保障。

总后卫生部紧急调拨50辆野战手术车、急救车、X线诊断车、远程医疗会诊车、卫生防疫车,通过空运和铁路发往灾区,大大增强灾区一线伤员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能力。

另外,为了及时保障血液供应,总后还从南京战区急调两辆新型野战运血车保障灾区救治伤员的需要。5月17日凌晨4时,两辆新型野战运血车从南京起运,紧急驰援四川地震灾区。这是解放军首次在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使用这种装备。

以野战运血车为依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抗震救灾流动血站一同前往。这次增援灾区的野战运血车,是解放军当前最先进的野战采供血装备,集血液采集、冷冻、运输、供应于一体,能全程实施对血液的质量控制和溶血监测,确保失血伤员用血安全。

据负责开设抗震救灾流动血站的南京军区总医院院长介绍,野战运血车投入灾区后,将对震中伤员急救用血的安全监测、保存及供应生成积极影响。这两辆野战运血车于35小时内由铁路输送至灾区,车上载有南京军区部队官兵捐献的近10000毫升红浆、500个单位红细胞,可供近500人次伤员应急用血。

二、野战防疫车快速消毒防病

历史上,每逢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为此,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之后,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防疫处置,防止灾区出现大的疫情灾害。这时,野战防疫消毒车就被派上用场。

一台新型野战防疫车可以采用常量喷雾、超低容量喷雾和烟雾作业3种方法,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对5000多平方米的灾区完成防疫消毒处理。

5月26日,由广州军区疾病控制中心27名防疫专家组成的防疫医疗队,26日到达成都。与此前轻装到达的各支防疫队不同,这支防疫队携带了一台大型野战消毒杀菌车,以及生物快速检测仪,微生物采样器等30多台高新防疫装备,以及35种防疫药品。

这些防疫队由军内卫生防疫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配备了野战防疫车等大型骨干技术装备和便携式防疫检测器材及药品。

防疫人员重点对区域环境进行大面积快速突击消毒杀虫处理,对一般的防疫队伍进行业务指导帮带,对广大群众进行防病知识宣传普及,对水质和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验监测,对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防控。

防疫队通过科学有序、快速高效地开展各项卫生防疫防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灾区人民和抗震救灾部队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三、野战后勤装备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如今,我军后勤保障装备已经由“骡马化”走向“现代化”。

建国之初,第一野战军数十万人,仅有4辆运输汽车,一个团后勤的家当就是几匹马、几个账本和一把算盘。如今野战炊事车代替了行军锅;野战方舱医院代替了帐篷救护所;连接全军的网络替换了繁杂的报表。我军后勤装备陆上实现了摩托化、机械化;空中,战机飞到哪里,保障就伴随到哪里;海上,现代化的综合补给船实现了由近海保障向远海大洋保障的跨越。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在后勤领域的不断应用,我军先进的后勤军需装备现代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一是炊事装备机动化。野战炊事装备应向车载化、轻型化、组合化方向发展,根据不同保障对象、不同地区研制不同的野战炊事装备,使野战炊事装备能够随作战部队机动,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展开,发挥其保障能力。

二是炊事装备要配套化。首先,炊事车装备保障规模的大小要配套,要适合不同类型部队的需要,海、空军、二炮等军兵种地面部队的旅团编制人数相对较少,可装备小型炊事装备,陆军步兵旅团编制人数相对多一些,可装备大型炊事装备。其次,野战炊事车本身设施要配套。要有相应的食品冷藏、保温、饮水设施与之相配套。

三是军需装备要系列化。要完善单兵防护服装系列,提高服装防护能力。单兵防护服包括作训服、特种工作服和防护装具等,是减少武器对作战人员伤害、提高作战人员生存能力的重要装备。当前我军装备的作训服只有夏、冬两种,品种单一,防护能力差,不利于特殊条件下的作战需要,今后应加强单兵防护服的研究,注重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建立适应各军兵种作战需要、品种齐全、功能配套、适应性强的单兵防护服装系列。

四是野战食品要系列化,不仅品种要多,营养丰富,而且口味要基本符合人们日常的饮食习惯。要加速研制小体积、高热能单兵口粮和海勤、空地勤远航食品,以适应侦察、空降、救生等特殊战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