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无线上海元年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4

 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今年3月,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信”)签署了《2008年推进上海信息化合作协议》。4月,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又与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移动”)签署了《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2008年度合作协议》。

  这两份协议中明确了上海市政府将与上海电信、上海移动推动“无线上海”建设共同致力于在2010年前建成覆盖上海市的无线宽带网络。

  5月23日,上海电信董事长、总经理张维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上海电信已经与杨浦、黄浦、闵行、崇明九个区县签约推进‘无线上海’建设,实现2010年世博会上海主城区无线宽带覆盖,到2012年,该无线网络将全面覆盖上海的19个区县。”

  无线高速宽带通讯技术已被不少专家视为继水、电、气、路之后城市的“第五大基础设施”建设,但记者发现,环视全球“无线城市”建设至今未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中国大陆第一个无线城市”美名的期许之下,上海的无线之路是否能够走稳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无线”全球亏

  “早在2004年,美国已经在费城等地区布局无线城市,但由于没有找到持续的运营模式,在政府投入一段时间之后就难以为继了。‘无线城市’计划就像是‘一股风’。”张维华如是说。

  2004年7月,自美国费城第一次提出“无线费城”计划后,无线“一股风”刮向全美,华盛顿、纽约、费城、旧金山、新奥尔良等城市纷纷不甘落后,推出自己的计划。

  紧随其后,这股无线风暴席卷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德国、俄罗斯、巴西、印度、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及地区。

  记者了解到,上海的“无线城市”计划与美国诸多城市的“无线城市”计划在采用技术上是一致的,即采用Wi-Fi技术,也正是基于采用相同的技术,每个城市的无线计划中都用了这样一句类似推广词——“人们可以在家、酒店、机场、绿地、学校、会议中心等地,随时随地享受无线宽带城域网接入服务”。

  然而,2007年9月,美国休斯顿、旧金山、芝加哥等城市表示,鉴于Wi-Fi高速无线网络的用户数少和缺乏盈利模式,已决定取消或暂停原定覆盖全市的免费Wi-Fi组网计划。

  如果说Wi-Fi在美国的遭遇还不足以说明“Wi-Fi网络难以盈利乃至亏损几乎是国际性的现象”的话,中国台北、新加波的事例足以能让上海引以为戒。

  2003年,台北开始布局“网络新都”计划,到2007年其已经是拥有全球最大Wi-Fi网络的城市,不过至今的使用人数只刚刚超过盈亏平衡点20万人的一成,致使运营商安源资讯陷入严重亏损。

  也正是看到台北在无线城市建设上的前车之鉴,“无线新加坡”计划规划当局“审时度势”地决定从2006年12月起的三年内,用户将享受免费无线网络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上海的Wi-Fi“无线城市”规划被决定于今年正式起步,其命运将会是步她城之后尘,还是独辟蹊径呢?上海市政府将把其视为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还是把其看作一项普惠的民生工程?

  张维华明确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上海电信已经对此做过国际性的分析,‘无线城市’计划将寻求一种恰当的商业模式。”他的这番表态似乎也预示着上海无线上网的免费时代行将终结。

  “政府+运营商”会是盈利模式吗

  “政府自己搞就好,反对运营商来搞,运营商参与就没好事!”一位网友对于上海的“政府+运营商”的无线计划颇感失望。

  此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阚凯力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新加坡政府给用户提供的免费无线网络服务,值得我国一些城市借鉴,Wi-Fi这一技术的推广对降低我国的通讯费用也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然而,这样的想法似乎在上海可能已经无法实现。张维华介绍说,上海电信准备采用的商业模式属于“政府推动与指导、运营商运营”的模式,这将有效解决Wi-Fi网络亏损的国际性难题。

  以台北为例,同样采用了“政府+运营商”的方式进行,在收费方式上采取了固定会员制与预付卡两种方式,而固定会员制又分月付和年缴两种。而新加坡亦采用了“政府+运营商”的方式,在鼓励采用512Kbps的基本层免费服务的同时,允许运营商提供捆绑视频会议、网络电话、视频流应用、在线游戏等额外收费的服务。

  但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并未能真正改善运营商因投入巨额而收入不足所出现的亏损。张维华向《中国经济周刊》首度透露了上海电信可能采取的收费方式:“我们考虑,针对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的用户,每月只要多交6-8元,就能增加无线宽带上网的功能。”

  张维华认为:“上海电信拥有国际上其他城市运营商不具备的优势,即拥有大量的有线宽带用户,有线宽带业务和其他业务与无线宽带业务相结合将会产生共振效应。”

  其实早在2002年,中国电信就在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推出名为“天翼通”的Wi-Fi无线宽带接入收费业务,但实际运作推广中受到一些“无线蹭网族”的“抵制”。

  近年来,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咖啡吧、酒吧、连锁餐馆、经济型酒店等公共场所通过无线路由器提供免费的无线宽带接入,使得带有Wi-Fi功能的手机卖得异常火爆。久而久之,这些追求免费无线上网的人群成为了“无线蹭网族。”

  只要在搜索引擎中打入上海、wifi、热点等关键词,人们就会发现那些为寻找免费接入信号不辞辛劳地在上海各大街小巷踩点的蹭网族身影。不过,张维华表示:“我们注意到这些情况,但对无线城市的建设依然是充满信心的,对于那些免费提供无线上网商家来说,未来只有和运营商合作才能做得长。”

商业竞争“剑拔弩张”

  如果说2010年上海要建设成为亚太重要信息枢纽已成“城市战略”的话,那实现无线上海梦想的路是不是仅此一条呢?

  今年4月,正当上海电信如火如荼地在多个区县布撒Wi-Fi之网的时,上海移动亦提出了自己的无线宽带计划,即未来将提升无线宽带指数,实现2.75G网络全覆盖,建设TD-SCDMA基站超过3000个推进“无线城市”建设。这与上海电信提出的2008年将达到3000个无线热点的覆盖规模,似乎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巧合。

  到目前为止,上海移动采用TD-SCDMA技术已经与长宁、浦东、松江、南汇、普陀、徐汇等区县签订了相关协议,呈现出与上海电信采用的Wi-Fi技术“分庭抗礼”的态势。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一直以来电信是以发展传统固话、有线宽带网络见长的,长期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无线移动服务产品使其在与移动的竞争中处于下风,而Wi-Fi网络的建立使其获得了新的无线业务增长点,而移动为了捍卫自身在无线移动上的领导地位势必会大打TD这张3G牌。”

  不过,张维华认为:“消费者即使采用了TD这样的3G模式,依然可能存在带宽不够的问题。而Wi-Fi技术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高速传输。”

  但也有专家认为,Wi-Fi很难像TD那样实现全覆盖(例如在火车中就无法使用Wi-Fi),而且其信息安全传递的保密性亦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无线上海”的规划建设已经起步,无线网络的商机竞争也随之而来。

  名词解释

  所谓Wi-Fi(Wireless Fidelity)是由一个名为“无线以太网相容联盟”所发布的业界术语,中文译为“无线相容认证”,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百米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无线电信号。它的最大优点是传输速度更高、组网的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