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泽华
起步于2004年的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改革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展现了江西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改革与发展风采,为全国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鲜活经验。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全省林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已经显现出来,需要在深化改革中求解。因此,江西林业改革决不能松懈,更不能停顿下来,而是要再举全省之力,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趁势而上,推动全省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理性认识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其受到农民的欢迎和实践的成功,消除了不少人对这场改革的疑虑,深化了对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但是,从改革产权制度的理论意义上理性认识这场改革,极为重要。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理论意义的深刻性,就在于通过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盘活国土资源;产权理论的深刻性,就在于任何资源如果权属不清,要么闲置,要么廉价,都是极度地浪费。
江西举全省之力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对全省国土资源的一次大盘活。分析江西土地资源,耕地没有优势,可山地优势明显。全省人均山地多,山地质量好,宜林宜农荒山面积大,人均山地面积居全国第八位、林业用地面积居全国第五位、竹木人均资源居全国之首。以前,这些丰富的资源因产权不落实而不能成为农民奔小康的财富,更不能发展为江西的主导产业。这次改革的深刻性,就在于山地到户和林权归农民所有,使山有其主、主有其利、利有其责,山地和林木成了农民财产,江西林业产业也崛起在望,“希望在山”因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而成为了现实。
更有效地保护和发展生态公益林
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同样把划为生态公益林的山地落实到户管理,即也归农户享有长期的经营权。但实际上,生态公益林落实到户,因其功能的生态性,主要以保护为主,农户不可能享有如其他山地林木那样的处置权和更多的收益权,即使部分有生态补偿,也是较低微的,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农户对公益林保护的积极性。事实上,生态公益林不仅是保护,更重要的是在保护中如何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充分调动农户保护和发展公益林的积极性。
任何一种生态公益林,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在保护中发展;任何一种商品林,既要发展,又要保护,在发展中保护。所以,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大幅度地提高生态补偿金额,建立起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但也不能过于被动地依赖生态补偿。如何建立全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发展机制,山地和林权到户后,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一方面,对已经有林的生态公益林,除各种自然保护区和江河、湖泊、水库等水涵区域内的严禁采伐外,其他生态公益林区,为了有利于保护,可以制定严格限制的适当间伐的制度,毛竹林、速生林等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政府要把每年植树造林的重点转到已划作生态公益林区而又无林木的远山、石山和荒山上。
多种形式探索山地和林权到户途径
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普遍采取“均山”的分山到户形式。这是明晰山地和林木产权的基本前提,也是确保林权制度改革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在这个前提下,如何探索多种实现形式的山地和林权到户,其空间还是很大的。产权到户最核心的不仅是承包权落实到户,更重要的是确保承包权和财产权实现。
事实上,土地的承包权和所有权一样,都是可以与使用权分离的。农户承包山地和林权到户,并不要求农户都要去经营山地和林木,而是通过山权的财产权的实现,寻求更多的形式,确保山地的承包权和林木的所有权到户。江西林权制度改革中出现了两种可喜现象:一是山地林木流转加快,二是林业产权交易所在县市应运而生。全省出现了入股合作、公司联营、大户租赁和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经营形式,既实现了多种形式的山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到户,又大大地推动了山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建立适应私营林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可以预言,林权制度改革后,私营林业会有一个又好又快发展。今后,全省林业将从过去的以国营林业和集体林业发展为主,转到以私营林业发展为主,过去那套主要适应发展国营林业和集体林业的管理体制,也必须转到适应发展私营林业的管理上来。
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大都以发展私营林业为主,像芬兰、丹麦、挪威等林业国家,都形成了完善的私营林业的管理体制。我国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如何建立起适应私营林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显得尤其迫切。过去那一套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导的旧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多、管理层次多、管理人员多、投入大、成本高。因此,建立起适应私营林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必须从三个方面去探索:政府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特别是要加快建立以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为主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依靠农村社区自身的群防群治群管的管林机制,建立适应农户自身活动的机构处理林业发展中的问题;走依法兴林和依法管林的路子。
建立加快林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加快林业发展,根本出路依靠科技。林权到户以后,不仅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高了,而且对林业的科技需求更旺了。因此,探索加快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走出一条科技兴林的路子,是发展林业的首要任务。
江西林业发展急需科技支撑。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输入,加快全省林业结构的改造和提升。江西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生态很好,但由于大都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国营和集体的统一造林,林木蓄积量低,林业结构落后。因此,加快林业结构调整,发展多品种树木,提高林分质量,是全省林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二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加上今年年初这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江西林业损失需要长时间补救。因此,如何尽快使林木栽培、管护和防治病虫害的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和运用,是发展林业的当务之急。三要建立林业科技专项,支持全省林业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先进技术引进。财政要对林业科技与农业科技同等对待,支持林业科枝的原始创新和重大项目的攻关。
建立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生态安全不亚于国防安全。因为生态安全受到的威胁,尽管不是外敌对国土的侵犯,但是,如果发生严重的生态灾害性破坏,同样是对国土的极大破坏。因此,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着如何强化“三防”体系、确保生态安全问题。
在实际的“三防”工作中,在防止乱砍乱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防止山林火灾频发和防止病虫害,特别是外来有害生物的侵犯。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念,确保一个地区的生态安全,应该是当地政府的基本职能。各地要把“三防”建设作为林业的基本建设来抓,不断改善和优化林业“三防”环境。加大投入,加快“三防”体系建设的预警预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要提高林业科技水平,以科技兴林、护林;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林,依法治林。
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林权到户后,不仅广大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大增,也有一批林业大户和林业联合体应运而生,林业的规模经营会较快地推进。由此而来的是,发展林业的投资矛盾突出。投资林业,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管护难,因此,投资林业的创业者不仅要勇于开拓、敢担风险、善于经营,更要有志于社会公益事业。基于此,国家对投资林业的创业者,不仅要从政策上予以鼓励,更重要的是在投资上给予支持。因此,如何适应林业发展规律及其特有的功能,尽快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为主导、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非常重要。一是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继续采取“退耕还林”模式,扶持林业大户。二是发展乡村银行,使其成为支持林业发展的重要金融渠道。时下,不少省市已开始试点,我们也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此项工作尽早推开。三是根据投资林业有较大风险性的特点,尽快建立国家出资的有资金实力的担保体系。四是进一步完善林业信用担保体系,充分调动商业银行支持林业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