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圈内居民面临那些变化
●更容易吃上新鲜便宜蔬菜 ●合肥人喝上大别山优质水 ●固定电话统一区号 ●三市手机通话不漫游 ●宽带传输速度增加数倍 ●专业技术资格认证三市互通 ●一张医保卡三市都能用 ●行车少缴过路过桥费 ●可看圈内未上卫星电视节目 ●合肥人用淮南瓦斯气烧饭 ●可异地购买车票 ●公交IC卡三市通用
历时1年8个月,“省会经济圈”这一区域发展战略构想终于从一纸规划变成实地建设。记者昨天从省发改委获悉,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的“省会经济圈”规划完成,日前经省政府批准下发各市,此举标志着省会经济圈建设正式启动。规划时间跨度为2007—2015年,8年内,圈内三市将争取实现三网融合、推广城市“一卡通”、减少或外移公路、桥梁收费站……合六巢三市市民除话费、路费更便宜外将享更多“实惠”。
经济目标
GDP比重占全省40%左右
省会经济圈规划范围包括合肥、六安、巢湖,2006年这三个地区生产总值1775亿元。按照规划发展目标,到2015年,圈内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是2006年的4倍,年均增长16%以上;占全省经济比重由2006年的28.9%提高到4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其中,合肥城市人口接近4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6年的17.5%提高到26%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到2015年,省会经济圈城镇化水平达到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人才目标
人才流动实现无“障碍”
在经济圈内人才流动不再需要带一堆履历资料去闯“关卡”。经济圈的建立将清除区域人力资源流动中的各种壁垒,畅通人力资源跨部门、跨地区流动渠道,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比如,在三市任一市取得的技术资格认证在圈内城市同样获得认可;人才更换单位社保关系可无缝转移、接续。高级人才将推行工作居住证制度,采取调动、聘用、兼职等人才柔性流动形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异地工作。
此外,还将建立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区域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和高级人才数据库,及时掌握圈内人才类型,并帮助发布圈内就业岗位供求信息,使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更便捷,实现人力资源区域共享和优化配置。
为提高圈内人才素质,政府支持在肥高校到六安、巢湖设立分支机构。
旅游目标
重点打造泛巢湖旅游区
三市将联合发展旅游业,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巢湖、大别山为两翼”的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合肥市的休闲度假、会展、园林、科教、文化、乡村、工业旅游与六安、巢湖的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结合起来,吸收安庆、芜湖、淮南、滁州的主要旅游景点,并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形成六安—合肥—滁州和合肥—巢湖—芜湖两条旅游发展轴,把泛巢湖旅游圈打造成华东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和全国性旅游目的地。
交通目标
实现区域交通网络同城化
为方便三市“亲密接触”,经济圈将建设以合肥枢纽为中心,联系六安、巢湖主城区和三市重要功能区间的“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城际快速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方面将加快建设区域高速公路网,依托合肥主城区建立“1小时通勤圈”,依托六安、巢湖主城区建立“半小时通勤圈”,实现区域交通网络同城化。铁路方面将加快合肥枢纽为中心的快速铁路建设;航空将通过新桥国际机场的建设,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省会干线机场及省内航空运输的枢纽机场;航运将打造合六巢三市通江“黄金水道”;公交将建快速公交系统,实现公交IC卡区域内城市通用。
为保证圈内便利的交通,还有一系列交通促进政策:如将减少或外移区域内各市交界处公路、桥梁收费站,推进无障碍交通,实行区域道路、桥梁收费的一体化。统一圈内售票系统,实现异地购票本地上车、本地购票异地上车;及时在经济圈内发布各种交通信息。
随着省会经济圈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在“1小时通勤圈”内的桐城、淮南等将融入经济圈。届时,可推进淮南、合肥两市重点企业之间直供电、直供煤,并充分利用淮南瓦斯气,作为合肥补充气源。
民生目标
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化
猪肉鸡蛋等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省城市民承受的涨价之苦有望随着省会经济圈的建设得到缓解。圈内三市将依托中心城市经济、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优化整合区域内农业资源,每年建设1万亩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多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
按照规划,将在三市城郊地区建设蔬菜、肉禽蛋生产基地:无为、和县、肥东、长丰、肥西将成为出口及棚室反季节蔬菜主产区;肥西、长丰、肥东、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寿县、舒城、居巢区、无为、庐江、和县、含山等地将成为优质安全猪禽肉主产区;沿江、沿淮区域将建设优质水产品主产区。居民将更多更方便地吃上新鲜且价格实在的蔬菜等农副产品。
优质水流入合肥
皖西大别山佛子岭、梅山、响洪甸和磨子潭等水库水质优良,是很好的饮用水资源。省会经济圈建设将统筹“引江济巢”和大别山优质水源,优化配置,合理供水。规划指出将研究建设大别山水库到合肥的输水管道,引泉入城,保障合肥市用水清洁安全。到2015年,三市中心城区和市域重点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水质100%达标。
数字化率先“一体”
信息化时代,“数字省会经济圈”将在八大项任务中率先建成。三市将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优化网络布局,到2015年,区域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50万户,城乡宽带接入网覆盖率达80%,带宽传输能力更强,传输速度将是现在的几倍甚至更高。
省会经济圈建立后将加快推进区域内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积极争取实现固定电话统一区号,这意味着经济圈内实现通信同费,百姓在三市间通话可免去漫游费、长途话费;广电网合一后,六安、巢湖的居民将能看到合肥未上卫星的电视节目;以合肥为中心,区域内建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政府部门及单位间横向网和纵向网的互联互通,三市市民网上办事更方便。
“一卡通”刷遍三市
融入省会经济圈,人才流动加剧,三市越来越多的资源统一管理。比如医疗方面,将逐步统一三市医保卡,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位市民年轻时在合肥工作,但老年时却在巢湖居住安享晚年,原本他在合肥办的医保卡不能在巢湖使用,但省会经济圈建立后,三市推广统一电子病历,医生可以参照以往的治疗记录给出治疗方案,医保也能方便使用。
这些三市之间越来越多通用的资源促成了一卡多用的发展。在经济圈建设中,将加大城市“一卡通”的推广力度,并在圈内率先联网,这张卡将可在金融、科教、商业、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广泛使用。市民带着一张卡就能跑遍圈内三市的愿望将不再遥远。(记者祖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