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物流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新华网武汉6月17日电(记者杨兴国)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较快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加快,物流业发展对武汉市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

    社会物流总额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7955.6亿元,同比增长25.9%(按现价计算,下同),增速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物流需求系数)为1:2.53,高于上年2.44个单位的水平。

    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141.5亿元,同比增长15.6%(可比价计算);实现物流业增加值348.71亿元,比上年增加64.8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1.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2%。

    受油价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走高。2007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570.32亿元,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年上升14.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幅9.9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15%,物流费用水平增长相应增加物流费用75亿元。

    运输能力增强。2007年货物运输量22554.9万吨,比上年增长10.1%;货物周转量1418亿吨公里,增长11.3%。铁、水、公、空运输全面发展,其中铁路运输仍是拉动全市货物运输增长的主要方式,铁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占全部货物运输的比重分别为43.1%和80.1%,对全市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5.7%和81.7%,同比分别增长8.2%和11.4%。水路运输成为武汉市运输方式中的生力军,2007年货运量2899.4万吨,同比增长15.2%;货物周转量20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8.84万标箱,增长14.9%;武汉作为国内首个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由于降低了航空公司的准入门槛,航空运输迅猛发展,货邮吞吐量比上年增长21.3%。

    物流企业实力壮大。捷富凯、日通、车城、中远等物流企业为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产品配送提供物流服务,已成为武汉市为制造业服务的物流骨干企业;武烟、神龙等龙头制造业企业把物流视为其核心业务,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物流机构,正朝着剥离或外包物流业务的方向发展;中百、武商、九州通等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导入数字高架仓、现代化公用集配货系统、自动分捡、无人搬运系统等物流技术、信息化管理等理念,具备了相当的企业配送能力。截至2007年末,全市物流企业1200余家,其中4A级物流企业5家,3A级物流企业6家。

    物流集聚发展较快。按照“十一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各区先后编制了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继2006年江岸丹水池、东西湖吴家山、硚口西汉正街、江汉高桥、江夏郑店、化工物流园等完成物流规划的基础上,2007年又重点完成了黄陂天河临空区、新洲阳逻港口等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的总体规划或发展战略研究。招商引资工作也在不断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货运枢纽、场站建设稳步推进,香港招商局、中国基建、华融、人和、武钢江北钢铁物流基地、煤炭物流中心等纷纷落户阳逻地区;东西湖地区目前已集聚各种物流企业近百家;深圳市友和道通、宅急送等航空物流企业纷纷落户黄陂天河临空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