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网络战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5
 
 
  日本防卫厅组建了一支由陆海空自卫队计算机专家构成的5000人左右的网络战部队,主要任务是进行反黑客、反病毒入侵,同时研制开发可破坏其他国家网络系统的跨国性“网络武器”等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舒
  两军对垒,突然间“红军”作战指挥中心的系统显示屏上布满雪花,通信网络和指挥骤然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
  危急关头,“红军”的通信网络保障部队立即调集网络高手向“蓝军”的通信指挥系统实施远程攻击,不到3分钟,“蓝军”的强电磁“堡垒”瘫痪……
  这是今年初在兰州军区某通信网络管理中心的一次网络战争演习。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攻防战争正在互联网上真实上演。
  2007年4月底到5月中旬,北约成员国爱沙尼亚遭遇3波大规模网络攻击,总统府、议会、政府各部、主要政党、媒体、银行和各大公司的网站悉数瘫痪,被迫关闭了与外界的链接;
  2008年5月30日,一名黑客成功入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网站,并更换了这个网站刚刚发布的一条头条新闻……
  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人体,那么网络就好比是神经系统。网络战就是通过麻痹、瘫痪这个系统,使得国家机器无法运转。网络战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变相的突击样式,起到了与火力突击效果相同的作用,成为直接毁伤敌人的强大手段。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军队网络化的发展、战场网络化的形成,现代作战指挥系统把各指挥、预警、作战以及情报等有机联系起来,通过战略通信网、战役通信网、野战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战场中枢系统。同时,也成为最为敏感的网络神经。
  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协议和结构以及网络管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漏洞,使得网络攻击成为可能。美国著名军事预测学家詹姆斯亚当斯在其所著的《下一场世界战争》中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处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仅仅是炮弹和子弹,而且是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和字节。
  夺取并掌握“制网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悄然拉开序幕。实际上,这由不停运动着的0和1组成的庞大数字河流,已经成了军队纵横驰骋的又一块新大陆。
  网络战争的现实威胁
  人们真正关注网络战始于1988年11月2日,当晚,美国国防部战略C4I系统的计算机主控中心和各级指挥中心相继遭到计算机病毒入侵,共约8500台军用计算机感染病毒,其中6000部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亿美元。这起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23岁的研究生莫里斯制造的恶性事件,向人们展示了网络战的基本方式和巨大威力。
  首次把网络攻击手段引入到战争中并发挥作用的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开战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派特工到伊拉克,将其从法国购买的防空系统使用的打印机芯片换上了染有计算机病毒的芯片。在战略空袭前,又用遥控手段激活了病毒,致使伊防空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程序错乱,防空系统的C3I系统失灵。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网络战的规模和效果都有增无减。南联盟使用多种计算机病毒,组织“黑客”实施网络攻击,使北约军队的一些网站被垃圾信息阻塞,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一度瘫痪。北约一方面强化网络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实施网络反击战,将大量病毒和欺骗性信息注入南军计算机网络系统,致使南军防空系统陷于瘫痪。
  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凯文希尔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美国军用网络正遭到黑客围攻,而黑客的目的是盗取敏感的机密资料。美军网络每天面临超过100万次“打击”。希尔顿认为美国网络和信息系统不仅面临恐怖组织的威胁,也是其他国家觊觎的目标。
  在无休止的巴基斯坦与印度冲突中,网络战袭击一直是两国间主要的“军事行动”。2002年夏天,一个名为“G力量”的巴基斯坦黑客组织侵入了印度国防部网站,假称印度国防部声称支持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独立,并在国防部网站上设立色情链接。事件发生以后,印度国防部网络管理员用了8个小时的时间才破解了巴基斯坦黑客更改的密码。2003年元旦,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黑客又以电脑病毒为武器展开激烈的网上“厮杀”,结果殃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数十万台电脑。
  中国在网络战中也不能幸免。今年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后,“藏独”分子和境外势力也瞄准了华人网站。为达到破坏的目的,他们不惜采用各种方式发起攻击。MSN“红心中国”发起网站、反CNN网站和海外爱国华人的网站先后遭到攻击,导致其无法正常登录和访问。
  网络攻击愈演愈烈,阻止基础网络被毁,保障数据安全运行,成为所有国家当前不得不面对的严重问题。
  没有硝烟的战争更为激烈
  和那些血腥的杀人武器相比,网络武器似乎是“无害”的。即便是一场全面的网络攻击也不可能造成像一次常规空袭或地面入侵一样的伤害,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马里兰州巴尔迪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迈克尔沃霍斯(MichaelVlahos)认为,在政府之间出现争端的时候,网络战争可以成为一种“很棒的”没有人员伤害的警示方式。
  然而,网络战争带来的损失却是巨大的。美国2000年2月7日的黑客事件,使8大网站瘫痪24~72小时,CNN的100万网民阅读网络新闻受阻,Amason的820万注册用户无法购书,3天总损失高达12亿美元。
  据美国2006年发表的一项报告称,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系统上年度遭到黑客袭击的次数总和达21124次,平均每次抵御攻击耗资150万美元。为对付黑客,美国国防部每年要付出300多亿美元的代价,比当年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花费还要多。
  不仅仅是经济损失,随着各国对计算机系统依赖的日益增加,一场成功的网络攻击的代价也和空袭与地面战斗一样,会以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来衡量。
  美国国土安全部所作的一项研究发现,电动发电机可以被黑客攻入导致发动机自毁,这样就增加了从大规模实体损害到临界基本设施的威胁。
  美国陆军指挥和总参学院的汤姆斯温格菲尔德(ThomasWingfield)说:“现在网络武器正在提高武器的大规模杀伤水平。”
  与网络攻击强大的力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行的国际法还没有相关的管理条例,比如像计算机病毒和阻绝服务攻击该不该算在类似催泪瓦斯和泰瑟枪等“低致命武器”的范畴内?
  正因为如此,温格菲尔德提出,人们也应该像禁止化学和生物武器、以及毒气弹和激光致盲武器一样禁止网络武器。
  多国纷纷组建“第六大军种”
  为了保卫“网络领土”,反击网络入侵,美国已经建立和发展了第六大军种——网军。
  2002年美国建立世界首支网络黑客部队,并于2007年5月正式成立网络战司令部。这支部队由世界顶级电脑专家和“黑客”组成,其人员组成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以及其他部门的专家,甚至还可能包括盟国的顶级电脑天才,所有成员的平均智商在140以上,因此也被一些媒体戏称为“140部队”。按计划,整个美军的网络战部队将于2030年左右组建完毕,全面担负起网络攻防任务,以确保美军拥有全面的信息优势。
  美国海军的网络战部门动作是最快的。美国海军日前开始展开情报信息部门大调整,整合旗下信息情报作战能力,解散舰队信息战中心圣迭戈特遣队和圣迭戈海军安全大队,进而成立全新的联合司令部——圣迭戈海军信息作战司令部。
  与此同时,俄罗斯、印度、日本、北约、以色列都在组建大规模的网络部队,以争取在“第六代战争”中抢得先机。
  在俄军看来,网络战“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变相的突击样式,起到了与火力突击效果相同的作用”,而网络电子战器材,也已成为直接毁伤敌人的强大手段。如今,网络信息战已经被俄军赋予了极高的地位——“第六代战争”。他们认为,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必须要夺取并掌握制信息权和制电磁权。
  相对于其他军事强国,印度不但在信息战硬件上加大了投入,而且还充分发挥了自己软件开发水平高的优势来积极准备网络战。印军已同印度科学院、印度技术学院等地方信息技术专业机构进行了技术合作,提高了网络战能力。目前,印军组建了陆海空三军联合计算机应急分队,并计划征召“黑客”入伍。同时,印军也在位于新德里的陆军总部建立了专门负责网络中心战的网络安全部门,他们还将在所有军区和重要军事部门的总部建立网络安全分部。这些部门将负责审查印军现有网络的安全状况。
  为了弥补军方信息技术的不足,充分使用民间资源,印度军方希望私营部门能够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先进技术的开发,减少军队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并希望私营企业在密码技术、芯片技术、操作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战以及网络、数据安全技术上与军方展开合作。
  在日本2005~2009年的《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中,就已明确提出了新的作战理论——“瘫痪战”。日本防卫厅已经组建了一支由陆海空自卫队计算机专家构成的5000人左右的网络战部队,专门从事网络系统的攻防。该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黑客、反病毒入侵的攻击,同时研制开发可破坏其他国家网络系统的跨国性“网络武器”,它还负责自卫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护、清除病毒、修复程序以及研究网络战的有关战术,等等。
  以色列历来重视网络安全,为了防止阿拉伯黑客对军用电脑的入侵,以色列军方开始为功率强大的计算机配备电脑攻击防御系统,它能够有效地防止陌生邮件和病毒入侵。与此同时,以色列也重视从民间征集科技人才,招募黑客,以组建自己的网络战部队。1998年2月成功侵入美国国防部及海军系统和空军系统的跨国“黑客邦”领袖——以色列青年埃胡德特南鲍姆,就被以色列军队接受入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从民间被公开应征入伍的“黑客”。
  2008年5月1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7个成员国签署一项协议,共同出资建立一个反网络攻击研究中心,以提高北约防御网络攻击的能力。标志着网络战争出现了国际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