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在 第三届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上表示,中国软件产业面临巨大的内需市场,挑战规模效应是目前的问题,他认为大的问题:第一个是缺少架构师,缺少有国际化视野的软件项目管理人才,更缺少的是CTO;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国在软件外包上还处在低层次的水平,需要提高。以下为张亚勤的演讲全文。
主持人:谢谢廖司长,廖司长的演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对IT行业当中特殊领域和一些前瞻性领域,给我们进行了解读和展望,再次感谢廖司长。朋友们,在中国软件的自主创新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中国研发机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接下来发表主题演讲的是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先生,有请张总。
张亚勤: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十分高兴来到大连,昨天在这个讲台上面谈到了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今天很高兴谈一谈软件企业本身的模式方面宏观的趋势。
每次来到大连都十分高兴,大连是一个特别适合软件开发、适合软件外包的这么一个城市,和西雅图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山有水十分的安静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也有天气十分相似,除了西雅图下雨比较多之外。
昨天晚上我和夏市长会谈,听到大连很多新的战略,我觉得大连目前的定位,软件外包,服务外包,特别是日本、韩国作为起点,辐射到北美、欧洲是十分准确的,十分明智的定位,微软在大连也有不少投入,有战略投资,有人才的培训,也有外包,我们在财务,在IT的外包都放到大连。
我今天看到软件自主创新报告的发布很高兴,高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它包纳了跨国公司的研发,我自己认为跨国公司研发也是我们中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部分,这个我想可能大家有一点争论,但自主创新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合作的,在国际化大背景下的这么一个创新,我经常说,微软中国是中国微软,微软在中国就是我们中国的公司,要和软件产业一起共赢,一起成长。
刚才单司长还有廖司长讲的都十分精彩,我听到刚才讲的两件一芯,精高合,深受鼓舞,很多观点和单司长十分的相似,特别是谈到中国软件的挑战和机会,所以我的报告也会简短一些。
首先是科技创新的三个特征:首先是多元化,刚才单司长所讲的创新其实包含了科技的创新,也包含了文化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市场模式的创新,这个是多维的集成创新,一个好的企业有核心竞争力必须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第二点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快速,中国的四大发明花了将近上千年,蒸汽机用了百年,电话电报无线电用了几十年,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日益月异。这些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第三点是全球性,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我们的企业要走向国际,增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一方面,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始设立研发机构,在全球的范围内,优化支配资源,这个资源包括市场的资源,包括技术的资源,也包括人才的资源,比如说微软在中国的研发机构有差不多3000多人,3000多人云集了全球软件精英,有著名的科学家,也有很多领军的架构师,很多软件的开发人员。
另外一方面,我一直在想,跨国公司到中国一定要中国化,学习中国的文化,要把决策放到中国,所以我每次见到盖茨都给他洗脑,比如十七大之后,我给他传达十七大报告,两会之后传达两会的报告,我想下次见了他我要讲两箭一星,讲合高精,我最近也思考,大家可能读了那本书,昨天晚上夏市长送的书,《世界是平的》人才技术在世界上的合作竞争,超越了国家范围,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
一个多月前,我和《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有一个会谈,我跟他讲,世界不是平的,技术人才越来越扁平的时候,其实我们的产品是越来越区域化,市场越来越细分,服务越来越个性化,他说他完全同意,但是写书的时候不能说世界是三分之一平的,五分之一平的,我想这个对于全球范围内决策非常重要,我们的企业到别的国家就要适应那个国家的文化,跨国企业到中国必须要适应中国的文化,变成中国的企业。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是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刚才我听到陈总的报告,受益匪浅,谈到城市的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讲,一方面硬实力很重要,需要技术、人才、资金、设施、包括市场,这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另外软实力也十分重要,包括创新能力,也包括企业的文化、领导力,也包括企业的品牌,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的辐射的效应,或者换句话说是企业的被依赖的效应,它的放大效应,它的影响力对产业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如果你这个企业不存在了,你对产业链没有影响,如果很多的企业都靠你去生存,靠你去发展,那么你的企业一定是更强的竞争力,而且有更持续发展的能力,我想这个作为企业,你的定位,你在产业链里这么一个层次,是十分重要的。
我用微软作为简单的例子,微软是75年成立,当时是很小的公司,大家可能对盖茨创建公司的历史都比较熟悉,到了08年已经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公司,不管从业务,从创新能力,对我们来讲,创新不仅仅是持续发展的一个动力,而且也是生存的必须,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创新和别的公司竞争,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和自己竞争,每出一个新的版本要比前面的版本好很多,这样大家才会去升级,如果看产业的话,昨天我讲了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就不重复了,对于微软我们也处于战略调整阶段,现在从PC的时代走向互联网时代,从更多的PC的计算走向了云+端的计算,产业模式从软件产品走向软件加服务,这样微软就需要大的战略调整,研发的调整,微软我经常说不是一个PC公司,微软是一个软件公司,在PC的时代是PC软件公司,在互联网时代是互联网软件公司,我们的定位是在互联网大的平台上面,软件的平台,软件的一种服务。
在中国,我们的投入相当大的是多方面的,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在美国之外,规模最大的、也是机构最完整的研发中心,有技术研究,大家可能听说过微软,核心产品的开发和产业的合作,也有合作,有市场销售,在中国我们全职员工达到5000多人,还有5000多名聘用的员工,加起来上万人,发展速度是最快的。
整体来讲,我们不仅仅在深化,在加大我们的研发,我们更重要的是希望和产业一起去成长,通过战略投资,软件的外包,技术的授权转让以及人才的培养,比如说我们去年的外包的数量,我们的项目给国内的企业已经将近1亿美金,把七项技术授权转让给国内的小的公司,我们培养了1万多名架构师。
最后我想讲一下软件产业的一些优势和挑战,特别是中国软件产业的一些机遇,优势我就不讲了,刚才我讲了人才,创新是国策,巨大的内需市场,挑战规模效应是目前的问题,我想讲两点我自己认为是大的问题:
第一个是缺少架构师,缺少有国际化视野的软件项目管理人才,更缺少的是CTO,其实很有意思,中国的软件企业不缺少CEO,怎么样把战略落实,怎么样开发产品,使企业有生命力,怎么样去定位,另外一点我讲这句话可能不是特别受欢迎,我觉得软件的外包,服务外包、产品外包,ITO、BPO都是很大的产业,给我们的软件产业提供很大的机遇,但是中国的软件产业的根本和脊梁应该是软件产品是技术,特别是面向自己市场的核心技术,大连是一个特别适合做软件外包的城市,但是很多地方做软件外包其实并不是它的优势,而且如果过分的强调软件外包往往会失去自主创新或者核心竞争力这么一个优势。
另外一个,在软件外包上也有不同的层次,最低的一个层次是利用人工,利用程序员去做项目,第二个层次是开拓业务,一方面做项目,一方面做解决方案进入新的市场,第三个软件外包的层次是要有更多的核心可以重新的一些技术,在一个多月前我印度四大公司的老总都坐下来好好谈了一下他们和微软的合作,我觉得他们十万人的公司已经上升到第二或第三的层次,所以他们的利润率已经到了40%,更高,大连的外包企业还是在10%左右,这样的话,没有价钱去做外包是缺少生命力的。
如果我是一个投资者,或者我明天开一个公司,我会在哪些方面呢?我觉得可能是四个领域,移动和嵌入式系统,很清楚中国是最大的移动式家电市场,最大的工业制造市场,这个越来越数字化,越来越智能化,数字化加智能化是嵌入式软件,第二个是互联网服务,过去五年中,中国互联网主要面向消费者,改变了生活的方式,我觉得下面的五年到10年,互联网将改变业务的方式,真正的走入企业改变流程,第四个是垂直的行业,刚才各位也谈到了,现在国家在工业化,工业化本身不需要信息技术,可以说两化融合,信息化怎么融入到信息产业,为信息产业提供了机遇,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最后是资讯和服务,外包是重要一个机遇,但不是全部,如果看下比较发达国家IT产业的布局,基本上软件硬件的服务是各三分之一在中国硬件是70%,软件20%,服务10%左右,所以说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时间关系我就讲大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