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数字城管”五年规划通过评审
来源:深圳特区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本报讯】(记者 刘伟 李亚男 通讯员 李桐杰 朱晓琳 文/图)“该规划在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上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在优化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为全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起到示范作用。”

  昨日,在福田区政府的主持下,由中科院、武汉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香港理工大学、深圳市社科院院士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福田区“数字城管”五年规划》,并给予高度评价。福田区委书记、区长李平会见了专家组。

  福田区副区长黄华强表示,“数字城管”五年规划是打造“数字福田”的一项重要内容。

  拓宽“数字福田”资源空间

  长期以来,福田区委区政府对政务信息化建设十分关注,是全市六区中第一个“电子政务试点区”。2006年10月12日,福田又成为信息产业部授予第一个“数字城区”试点。

  据了解,“数字福田”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务信息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经济领域信息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信息化、信息产业的推进、信息环境的逐步优化。同时,还将重点实施“四个计划”:“信息强政”计划、“信息惠民”计划、“信息兴业”计划和“电子商务”计划。

  “数字福田和电子政务是推进福田区社会服务信息化,加强政府行政能力,营造高效便民政务服务环境的重要内容。”福田区副区长黄华强表示,“数字福田”拓宽了资源空间,提高了行政效能,优化了辖区环境,提升了中心城区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城管”五年规划则是打造“数字福田”的一项重要内容。

  强调以网络建设为核心

  有专家指出,“数字城管”突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城市管理的内部管理与业务管理等方面,拓展城市管理数字化范围,实现城市管理的静态变为动态、滞后变为适时。

  福田区城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五年,该区将着重建立发现及时、响应快速、处理正确、监督有效的“数字城管”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工程、综合管理平台和业务处理系统建设,共18项主要任务。

  具体说来,基础设施工程以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基础,以网络应用为核心,为连接市、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安全、快捷、稳定的通信传输保障。同时,建设“数字城管”中心数据库,为调度、指挥、决策提供全面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服务,推进“数字城管”与市区其他政务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和双向互动。

  实现内部监督决策支持

  “数字城管”基础设施建立起来后,后期管理是体系能长期运行下去的关键。因此,在福田区“数字城管”五年规划“路线图”中,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被放在重要位置。

  据了解,在此平台中,福田区将强化指挥调度,实现信息汇集、信息反馈、指挥调度等环节的网络化、可视化、数字化及互动式的调度指挥模式。同时,加强行政绩效的电子评估和监督,全面考核各部门、各岗位的行政执行能力,为行政效能监察建立长效机制。

  此外,提供多种手段对各部门、各业务系统的历史数据、图表、报表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形成现状分析报告,建设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城管与市、区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换,等于是给城市管理加装了‘千里眼’,便于提高政府部门对城管问题的处理效率。”专家解释说。

  完善业务信息化管理

  建立“数字城管”绝不仅仅是做摆设,而是重在落实,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质量。因此,作为“数字城管”的最后一步,业务处理系统建设至关重要。

  据了解,首先在区电子治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福田区未来五年将完善“数字城管”视频监控系统,为城管综合执法、森林防火、“三防”等方面提供客观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实现动物防疫检疫、畜禽产品检测及动物防疫机构、经营饲养机构,以及环卫保洁、巡查、物资发放、公共设施、环卫设备、垃圾站的信息化管理。

  记者注意到,福田区“数字城管”五年规划特别强调了对应急系统的整合建设。比如,在水务管理上,建立节约用水单位、管网清源单位的地理基区管础数据库,对区管泵站、闸门设施进行远程监测和自动控制。另外,建立区、街道、防汛设施管理机构的“三防”应急指挥系统,加强水情信息、气象信息、地质灾害等电子化监控。


  记者观察

  城管“独唱”到“合唱”之变

  本报记者 刘伟

  福田提出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先锋城区,在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上,自然要走在全市前列,建设成为深圳最干净、最美丽的首善之区,从而体现其排头兵作用。

  对福田而言,只有打好“环境牌”,才能成为高端产业和高素质人群聚集的“洼地”,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年来,福田区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成效显著:实现“鹏城市容环卫杯”九连冠,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国家绿化模范城市”达标检查,梅林一村荣获“国际最适宜人居社区”银奖和“最佳健康生活方式奖”第一名,在全市首创街道综合执法“7+1”推进机制,滨河路“穿衣戴帽”工程成为全市典范。

  不过,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大量流动商贩和恶劣的执法环境,单靠城管部门一己之力,单靠执法人员的人海战术,单靠群众的举报,显然力不从心、难以治本,必须跳出固定的工作思维定势,在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上创新,变城管一家“独唱”为多部门、多系统“合唱”。

  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是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难题。福田区勇于创新,决定向科技化、数字化要转变,于2006年6月率先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标志着福田区城市管理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使城市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适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促进了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福田区城管部门提供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数字城管”系统运行以来,城管监督员采集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占97.06%,是城市管理问题的主要的信息来源。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也提高了。另外,系统运行第一年,城管事件结案率就已经达到了99.85%的高比率。

  福田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虽然福田区“数字城管”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总体上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未来几年,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从扩大覆盖面,加强管理深度,解决突出问题三个方面着力。

  的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福田区委区政府提出“阳光理政、依法治区、创新奋进”的工作思路,这就要求各部门、各项工作,必须公开、透明,坚持制度唯上,勇于改革创新。只有做到打好前仗,主动找差距,研究问题,提出新举措,才能把好“方向盘”,找到“参照物”,做到未雨绸缪,形成长效机制,开创大奋进的工作格局。

  从这点看,福田区敢于先行先试,在全市各区中率先编制和实施“数字城管”五年规划,并请专家把脉,等于是在自加压力,自设标杆。福田此举无疑将全面迅速提升中心城区的城市管理水平,并将对其他各区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全市全面展开“数字城管”工作积累有益经验,“合唱”出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管理现代化、国际化的新乐章。


  名词解释

  “数字城管”五年规划就是要全面实现管理对象数字化、管理的过程数字化、管理监控手段数字化、管理绩效评估数字化,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条块分割、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使城市管理从过去由城管部门的一家“独唱”,变为各部门协调一致的“大合唱”。

  相关新闻

  “数字城管”

  提高工作效率

  两年来案件总结案率达99.92%

  【本报讯】(记者 刘伟 李亚男 通讯员 李桐杰 朱晓琳) 自2006年6月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建立“数字城管”系统以来,实现了城市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适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据介绍,福田区“数字城管”流程共分信息收集、宗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等7个环节,比原有流程减少了4个环节。同时,还建立了评价体系,有案件未处理、案件超时处理、投诉案件等3项指标,涵盖了25个区属部门。

  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了城管水平和执法效能。据了解,系统运行第二年,案件总结案率为99.92%,其中事件结案率为99.97%,部件结案率为94.54%。更值得一提的是,事件个案平均处理时间由最初的160.34小时缩减为2.32小时。

  为何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能带来如此好的成效?福田区城管局负责人分析到,数字城管模式将全区划分881个单元网格,294名监督员分布在网格内巡查,主动收集案件信息,改变了过去坐等投诉、重点巡查的局面,让城市管理问题能更多地暴露出来。同时,多元化的群体参与也是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

  此外,系统运行后,城管监督中心强化监督职能,全面推行电子监察手段的应用,实时监控、“红黄牌”预警等电子监察手段的引入,将事后监察的软约束变为事前、事中监察的硬约束,加大了工作透明度,使得各部门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