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王军荣
天,浙江温州40个市直部门600名机关干部工作电话、办事服务热线以及温州市行政审批管理中心各办事窗口电话,全部在新闻媒体和网站上向社会公开。温州市民看到这些电话后,都很惊喜,他们说:“有了这份‘通讯录’,我们遇到困难就可直接打电话了,不用再查来查去,方便多了。”(6月21日《钱江晚报》)
公布机关干部工作电话并不新鲜,仇和在昆明还规定,各县(市)区、各部门“一把手”,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开亮相,作出公开承诺,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一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副处级以上干部,要公布姓名、职务、分工、工作电话,制作《市情手册》摆在书店出售……相比之下,温州的电话公开步子迈得还是慢的。
机关干部电话公开对于市民来说,是欢迎的。因为这意味着办事会更加的方便。我不是温州人,不太知道温州市市民到政府各部门办事是否方便。报道中说,温州市民看到这些电话后,都很惊喜。这惊喜是不是市民真的惊喜,还是记者同志想象的。我们不好说,不过,他们的说:“有了这份‘通讯录’,我们遇到困难就可直接打电话了,不用再查来查去,方便多了。”可见,以前市民不太知道政府各部门的电话,办事是查来查去的。这至少说明了一些市民办事确实不方便。本来,让市民拥有政府各部门的电话并不难,何苦要市民查来查去?这足以说明了政府的工作还做得不够。政府是为民服务的政府,现在连公开一个工作电话,都能够让市民惊喜,这难道值得称赞吗?政务公开,我们已经搞了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已实施一个多月了。市民想要弄个机关干部工作电话、办事服务热线以及温州市行政审批管理中心各办事窗口电话,都要用“惊喜”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究竟是高兴还是应该惭愧?
电话公布了,市民担心能否坚持?温州市作风办还特意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说长期不接听电话的将按照机关效能建设的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参照要参照的条件。何谓长期不接听电话?多长时间才算是长期?接个电话并不难,接电话的态度好些也容易,但办事是否就顺利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政府工作人员接听电话多大的事,没有必要搞得紧张兮兮。政府要做的是严格制度,真正能够让市民“好办事,办成事”。如果违犯规定,就无妨严惩。在公开电话上打转,实在是太小儿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