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国坦克界的权威;
他,哈军工一期全优生,从戎50余载,从事坦克研究50个春秋,所有国产坦克装甲车无不倾注有他的心血;
他,承担并完成国家、军队重大科研课题60项,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五项;
他,主笔的论证报告受到军委和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军委、总部的发展规划;
他,古稀之年担任国家重点工程——我军最新型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顾问,该坦克出现在国庆50周年阅兵大典上,成为中外军事家关注的焦点。
步入李蕴学的卧室,你会为眼前所见惊诧不已。不足2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满了不同时代、不同型号的国内外坦克和装甲车模型,成了一个小型坦克装甲车博物馆。书架上则是厚厚一摞为《军事百科全书》撰写的有关坦克装甲车词条的文稿。谈论起他所倾心的专业领域,他那宽阔的脑门闪闪发亮,眼睛也在镜片后面频频放光。他掰着指头畅谈世界著名坦克的历史发展沿革,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参数,如数家珍,诸如美国的M1A1、英国的“挑战者”、以色列的“梅卡瓦”、德国的“豹Ⅱ”等等,由于“储备”很足,如同一个容量很大的电脑,你只需敲打一个按键,便能得到一连串思想显示。
圈内人称李蕴学为“那一代人的顶峰”。自我国开始研制坦克起,迄今为止50 个春秋,他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国家、军队重点科研课题60项,先后获得国家和全军的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五项。有人比喻说:李蕴学的工作经历随便撕 ,就是我军坦克的一段发展史。
铸剑岁月
李蕴学是四川资阳人,1950年2月,进入西南军政大学学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赴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李蕴学见识了坦克这个集攻防于一身的庞然大物的巨大威力。那是在第五次战役后的正洞西山的战斗中,我坦克部队数十辆T-34坦克开足马力冲向敌群,刚才还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不可一世的敌军立刻乱了阵脚,迅速溃败。这是李蕴学第一次亲眼看到我军坦克参战,这一场景给他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于是,1953年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后,李蕴学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工程系。四年后,时任军委装甲兵技术部部长的孙三将军去学院挑人,在李蕴学的毕业答辩会上,一眼看中了这个英姿勃发的全优生。一出校门,李蕴学就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担负了制造国产坦克的重任。
当时,国外均采用机械性能好、抗弹性能高的镍铬装甲钢制造坦克车体和炮塔,而我国镍铬资源缺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蕴学和同事们不得不在做饭之前先种下锅的米。他们和工业部门一起反复论证分析,终于炼成了可以铸造车身、炮塔以及传动齿轮等的系列无镍铬钢,其性能达到了国外同期坦克用钢的水平。无镍铬钢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坦克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立足于国内,令国产坦克大批量生产、装备部队成为可能。
在研制无镍铬钢的同时,他和战友们跑工厂、下部队,收集第一手资料,再搞总体布置和方案设计。从论证、设计、试验,到样品的研制,几经反复。特别是跟车收集数据,车到哪里人到哪里,崭新的样车都“耗”报废了,人也瘦了一圈。那时,他忘记了节假日,忘记了岁月的更替和季节的变换,连春节也是在火车上度过的。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使我国坦克国产化。终于在国庆10周年前夕,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代坦克面世,并以雄伟的姿态出现在天安门的国庆大典阅兵式上,它标志着我国从此开始摆脱靠缴获和购买洋坦克装备部队的历史。李蕴学手摸着第一代国产坦克,刚过而立之年的汉子激动得热泪盈眶。
国庆阅兵后,由于苏方的违约,原定让李蕴学等人去苏联对口读博士的计划搁浅了,组织上遂指示他们到黑龙江拖拉机厂搞发动机设计,在实践中锤炼学习。李蕴学没有觉得委屈,因为他知道拖拉机与坦克是“近亲”,坦克实际上就是“拖拉机加炮塔”。苏德战争期间,苏联最大的拖拉机厂就是最大的坦克制造厂。所以,在坦克上原本就蕴含着人类的一种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文化:战争与和平。为了和平李蕴学苦苦追寻着拖拉机与坦克的某些共通之处,积蓄着作为军事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没过多久,一纸电令又召唤他回到军工岗位。从1962年到1974年,他对夜视、炮长观察、水中潜渡、三防系统运用于国产坦克进行总体论证;1958年到1989年,他先后参加了5种装备系列型谱规划论证、9种坦克装甲车辆型号论证、9种坦克装甲车辆整车或部件的设计和研制、4次整车或系统的大型试验。总而言之,他带领课题组在我国第一代轻型坦克、二代中型坦克、二代主战坦克、装甲指挥车、我国最新型主战坦克、21世纪初的几种新型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和技术攻关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挑战苏美权威
号称“陆上猛虎,水中蛟龙”的水陆两栖坦克,以其具有“地球表面全方位机动”的独特战斗力,成为坦克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为研制我国第一代63式水陆两栖坦克,李蕴学和战友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水陆坦克初始样车在水上航行时,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常常出现“扎头”、“上水”的现象,这样战车极有可能沉入水底。李蕴学和战友们站在苏州太湖的战车上,眉毛拧成一个疙瘩,潜心思虑着如何能使战车昂起头来,并平稳、高速地航行。他们先后组织了阻力与速度、出入水、推力、浮态和航态等一系列试验。最后通过对水上推进与航行阻力相关因素的研究和拖模试验,终于找到了动态失衡的症结所在,并通过以下四种办法根治了这个“疑难杂症”:通过优化整体结构使浮心和重心的位置恰当,有一个良好的动倾角,从而使战车在航行时保持良好的浮态;通过改变总体线型、添加防浪板等方法减少阻力;优化设计喷水推进器,提高推进器效率;适当地加高车体,即提高“干舷”,以提高抗风浪能力和抗沉性。
水上航行的问题解决了,战车的火炮威力问题又提上了日程。原计划安装口径76mm的坦克火炮,装甲兵首任司令员许光达大将最后拍板决定:上85mm火炮!这是一个大胆的、颇有气魄的设想,因为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水陆坦克上也只是装了76mm炮。苏联权威理论明确指出,火炮的后坐力不能超过车重。装上大口径火炮,火炮后坐力远远大于车重,坦克在水上射击时会不会“坐”到水底“煮饺子”,成了大家担心的问题。李蕴学带着试炮小组为此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试验。从南到北,自秋而春,不仅在陆上打,而且在水中跑海上试,他们积累了近百万组数据,足足盛满三个木箱子。最后李蕴学得出结论:弹丸在炮管里运动的时间非常短,来不及造成后坐,就已经出膛了,不会影响坦克的安全性和射击的精度。他还将后坐力和车重的关系抽象成一个写满四页纸的方程。但是,他自己苦苦推算半年多,却没有得出结果。最后请来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看后说:“能解!”经他一点拨,李蕴学茅塞顿开。苏联的权威理论被这个初生牛犊给彻底否定了。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正式定型列装,在当时,其航速和火炮口径以及新颖的水道夹层设计等战技性能,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63式水陆坦克是一个典型的自力更生的产物。通过研制63式水陆坦克,专家们渐渐树立了不唯上、不唯书,不盲目迷信权威,用试验来检验真理的观念。就其本身来说,63式水陆坦克不但对后来的水陆坦克设计,而且对所有坦克装甲车辆的设计都有借鉴意义。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向在国际坦克业独领潮流的美国卡迪拉克·盖奇公司,在众多的坦克生产国中寻找合作伙伴,借以改变因昂贵造价而导致萎缩的坦克市场。找来找去,独独相中了中国的59坦克底盘,提出要和中国合作生产一种新坦克——“美洲豹”。59坦克底盘是全世界价格低廉,性能可靠,而且生产已趋成熟的产品。双方达成协议后,中方遂派专家赴美协商合作计划。美方的坦克权威拉思克想考考面前这位中方首席专家。没料到题目出来不到两分钟,李蕴学就不慌不忙地抽出一支笔,在纸上列出了一组数字和坦克草图,十分肯定地报出了答案。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是中美技术合作的关键环节,没有半天时间是算不出来的。就连中方其他代表也半信半疑,都替李蕴学捏一把汗。为验证结论正确与否,美国坦克权威叫来了助手沃特曼,让他将数据输入电脑。十多分钟后电脑计算结果出来了,与李蕴学的计算分毫不差。坦克权威竖起大拇指说:“OK,我的电脑比不上先生您的大脑!”
思想的力量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李蕴学主要从事我军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陆军军兵种装备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完成研究课题40多项,撰写研究报告500多万言。他主笔的论证报告受 到总部和军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总部、军委的发展规划,成为最高统帅部在坦克领域的思想库。李蕴学的权威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50多年没离开过坦克,设计、论证、试验、生产都干过,是个通才。而且他记忆力惊人,开过的会、写过的纪要、军委总部的命令、指示、坦克部队的装备现状、各种文件技术数据都在他脑子里装着。他还密切注意国外的相关信息和新技术,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雷达,捕获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号”。几十年来,他写下了数千万字的笔记和心得体会。丰富的阅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的支撑,使他的武器装备论证既具有宏观把握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现实可行性。
总体论证的理想模型往往与现实是一对矛盾。为此有的科研部门和制造生产部门常常拍桌子,在需求与可能之间争论不休。通常说来,一件优秀兵器的诞生,是一个完美系统和现实之间的妥协。但是这种妥协,绝不是知识分子在理论设计上的妥协,而是完美和现实在某一时间、空间上所达到的最优的契合。研制出的兵器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它必须是最适用的。李蕴学就能够把这个火候把握得非常好。一方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同时又不失灵活性。他论证之严密,观点之鲜明,事实之确凿,以及身为权威在学风上的平易近人,让大家不由自主地趋同。因为李蕴学清楚各方的家底,想要什么,为什么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关节在哪里,有形的无形的,说得让人心服口服。有人说:想糊弄李高工真是太难了!
——在他主笔的装甲兵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和计划设想论证中,十分注重占有论据资料,注重广泛地吸取来自广大科技人员和部队指战员积累的我装甲部队的实际使用经验,摸清了现代装甲兵的运用特点和装甲兵装备发展的规律,并从我国的经济能力、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具体情况出发,明确提出以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为目标,按照系列化和通用化要求,制定坦克装甲车辆发展的系列型谱。在论证方法上,早在80年代初期就率先运用了定性分析与计算机定量模拟分析相结合的装备结构优化设计,即不求某些单件武器的最先进,而是着眼于加强诸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特别是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电子对抗能力和野外生存等诸多能力。由于论证目标和结论符合我军的作战方针和原则,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切实可行,经总部报告中央军委,军委以文件的形式批复并付诸实施。
——在他主笔的装甲兵武器装备发展方向、重点、体制系列论证中,他客观地分析了我军装甲兵武器装备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装甲兵的发展方向和需要突破的重点。这份报告创造性地将全军待发展的各种装甲装备按照不同的技术特征进行优化组合,为我军坦克装甲车辆首次勾画出清晰的发展蓝图。其研究成果按要求上报总部后,被纳入了全军的装备建设纲要中。
——在全军军用履带车辆底盘系列论证中,报告遵循了中央军委关于“精兵、合成、高效”的建设思想,从整体优化出发,在合理简化系列品种的前提下,来满足各军兵种提出的共性或通用性的要求。
装备的组合化、通用化、系列化等“三化”问题,备受中央和军委领导的关注。早在七八十年代,小平同志就多次指示,要认真研究解决装备型号杂乱的“烂摊子”。其中,装甲车辆的底盘系列化问题已十分突出。据报告统计,在美、德、法、俄、英等装甲装备主要研制国家,履带式装甲车辆一共有近500个型号,但由于走了“车族化”的发展道路,他们的“车族”数量并不大,总共有37个车族,就是说每个车族平均就有13.3个车型。对照我军情况,当时我军现役的履带式装甲车辆中,已形成了11个车族,但平均每个车族只有6个车型。我军的车族化水平低下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军工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严重制约着部队的战斗力和保障力。报告通过对全军各部门的履带车量的需求分析、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将各式各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组合化设计,提出了用4个吨位级别的4种基型底盘,就可以覆盖约60种装甲装备的发展需要的构想,从而大大简化了原有的品种系列。按此方案推行,不仅能缩短各种装备的研制周期,节省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而且十分有利于装备的使用和战时的维修、后勤保障。其后据此制定出了相应的国标军标颁布实施,从而使我军80年代以来的装甲装备走上了高效益的发展道路。
——他主笔的陆军合成装备技术发展研究论证报告,被认为是我军武器装备发展顶层设计的一项重大创造性成果。在当时,对于陆军武器装备应该如何发展,专家们众说纷纭。特别是人们受到海湾战争模式的影响,对陆军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的地位作用问题提出种种质疑。报告通过对我军面临的战略环境分析明确指出,陆军在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军事力量。报告通过对我军可能的战场环境分析与军事威胁研究和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研究,提出了陆军作战部队需要着重增强的作战能力和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的思路和基本原则,勾画出了高、中、低合理搭配,以中档为主的结构体系,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克敌制胜的装备建设手段和发展策略与建议。该项目获得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软科学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此,1997年他作为国家科技奖励获奖代表,受到江泽民主席的亲切接见。
——在他作为主要执笔人撰写的陆军及通用武器装备长远发展战略研究中,与时俱进地突出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牵引作用,构造出了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的较为精干、有效的装备结构体系,指明了我陆军武器装备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文赢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淡泊宁静
李蕴学卧室墙壁上挂着著名军旅书法家夏湘平为之题写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条幅,反映了主人的志趣和爱好。两次“火网”的经历,铸造了他的人生哲学。1951年朝鲜汉江战役,美军机械化部队穿插包剿,作为师部文化教员的李蕴学和师后勤的一些同志在敌人“收口子”之前几分钟突了出来,他们身后随即被敌炮火封锁,再也没有人从里面出来。再者就是躲过“文革”红卫兵造反派的“火网”。抗美援朝血与火的洗礼,“文革”蹲牛棚的经历,使他不为名利所动所累,一心一意为社会、国家、军队奉献。从戎50余载,当了40多年项目组组长的李蕴学,多次婉拒改做领导工作。他说:一个优秀的科研人员并不一定是个好的管理干部,我不想离开坦克,也离不了我的专业。与他同期的哈军工同学以及他原来的组员,有的当上了院长、所长、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只有他自己仍留在组长的位置上。有人问他亏不亏,他摇摇头说:工作不分职位高低,只要有工作可做,我就感到很满足很充实,就是当组员也没有什么关系。
他对己淡泊,但对于群众的事他还是乐于鼓与呼的。再说他作为北京丰台区人大代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京郊发展顾问组顾问,也有责任下情上达。他所供职的总装装甲兵某研究所位于北京丰台一条偏僻的南北走向的山岭上,围墙外面就是一处特大的垃圾堆放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为此,曾经有很多人打了多年的官司,都没有解决问题。李蕴学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定揽下这个棘手的“瓷器活”。他从宏观环境保护,法律法令条文,垃圾处理方法,还有政府职能,公民权利,城乡关系,军民关系,党和人民的关系等等方面入手,阐述垃圾场必须搬迁的种种理由。简单的垃圾处理,在这位坦克论证专家的笔下,精密得像一篇专业论证报告。如此这般,才跑了两三趟北京市,就把官司给打赢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稀之年,上级又特批李蕴学为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专家组高级专家,我军最新型主战坦克研制总设计师顾问,同时进行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他还担任军队和国家科学成果专业评审工作。他本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李蕴学,将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装甲兵科研事业。如今五洲风云激荡,为锻造我陆军突击之剑,他仍在殚精竭虑、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