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纪实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侯婧姝 本报记者 马北北

    作为首都北京中心城区之一,北京东城区是国内外交往的重要场所和展示首都国际化形象的重要窗口。尽管只有25.38平方公里的区域,但是,东城人追求文明和谐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歇。

    2005年,东城区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3年来,秉承“以人为本、共铸文明”的理念,东城区以奥运为契机提升文明程度,以发展为动力推进文明创建,以服务为突破促进成果共享,以市民为主体培育品牌活动,不断巩固和深化文明城区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以奥运为契机提升文明程度

    东城区既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组委会所在地,又是20多家签约饭店、奥运新闻中心所在地;再加上辖区内名胜古迹、历史遗存众多,还是北京城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结合奥运筹备,东城区提出了“奥运我参与,奥运我受益”口号,一项项改善城市环境的举措接连实施,一系列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活动竞相开展。

    夏日有枝繁叶茂的绿树遮阴,傍晚有淡淡的花香袭人,北二环城市公园,这个围在古城边缘的绿丝带,已成为市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然而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危房交错、环境脏乱的城中村。

    除了北二环新添的近5万平方米绿地,东二环商务区长达4000多米的绿色景观线、地坛园外园、菖蒲河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精品园林绿化让东城被绿树与鲜花装点。

    从崇文门到雍和宫,大街两侧的门脸都悄悄起了变化,传统中透着现代,古朴中透着时尚,形成了“十里银街”这一繁华的商业集群……

    在奥运会自行车比赛线路将经过的南北河沿大街,沿街店铺、院落清一色“长城灰”仿古面砖,整齐的“拍子式”门脸……1.78公里的南北河沿大街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

    胡同里,青砖铺地,新木吐绿,修复如旧的砖雕,朱漆剥落的大门,老北京的韵味没变,脏乱破的状况却改变了。近两年,东城区已完成了32条主要大街、248条胡同的整治。

    然而,变化最大的当属东城的特色街区。南新仓,原本古老孤独的百年粮仓,在合理的规划和整修后,正以其无法替代的魅力迎接着四海宾朋。南锣鼓巷、国子监……这些特色文化街区在市民的生活中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批规划设计和建筑造型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现代化建筑在东二环、王府井、金宝街等地区陆续建成,也正成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文明的崭新符号。

    而一系列“奥运我参与,奥运我受益”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市民公共文明素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6年,“践行荣辱观、树立新风尚”主题宣传日活动在王府井大街举办,率先在全市拉开了“迎讲树”的序幕,数十万群众参与进来。1年多来,“践行荣辱观、建设新东城”先进人物报告团,100支“知荣辱、学做人”少年先锋队,中小学生“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少年先锋岗相继成立;“道德风尚我传承”、“奥林匹克我参与”、“公共秩序我示范”三大行动以及“五好五不”宣传教育相继展开;在社区中,“公共文明论坛”、“礼仪在东城,文明进家庭”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荣辱观日益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市民的具体行动。

    仅两年,“指路大王——谢亮服务点”、“孙茂芳志愿者服务中心”等一批志愿者服务品牌就在东城叫响,东城区还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东城区公务员志愿者服务日”。

    如今,东城区市民学校总校、街道市民学校中心校、社区市民学校为主体的市民教育三级网络已经形成。每个周末,“国子监大讲堂”都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聆听。在每个社区的图书馆,《盘点东城》、《聚焦东城》等30多种区情教材和35万余册、18个系列的《市民教育宣传手册》读本,帮助更多居民了解东城,了解礼仪与文明。

    以发展为动力推进文明创建

    东城区完善并确定了未来5年的经济发展思路——“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两业”,即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建设“三区”,即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和雍和科技园区;着力实现“六个跨越”,即在信息化建设、教育卫生改革、和谐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经济结构调整、古都风貌保护与危改六个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继续实施“三大举措”,即良好环境的吸引力、总部经济的吸纳力、城市精品的辐射力。其实,这是一个已经坚持了5年多的发展战略。按照这一战略,东城区经济建设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

    东城区领导者意识到,随着发展的深入,仍需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细化研究和准确定位。为此,从去年开始,东城区启动了全区资源调查,对全区土地、房屋和机关办公用房、国有企业经营用房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结合经济发展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和二次规划的研究论证。立足于现有楼宇,东城区对全区148栋商务楼宇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入分析,确定了进一步引导主导产业进入的思路。在对全区文化资源的调查中,了解掌握了区域内2835个文化产业单位的基本情况,确定了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地区,研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探索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途径。

    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东城区着力在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城市环境、社会管理、商务服务等方面优化发展环境。有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企业纷纷进驻东城。

    如今,王府井商业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雍和科技园区,三个重点建设的经济功能区呈现出梯度发展的态势。

    王府井商业区,在升级战略实施后,翻修一新的主街步道和完善的市政设施,使其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机更新。东二环交通商务区,16个总部大厦已有6个竣工投入使用,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特色日趋明显。雍和科技园区,良好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不断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使其具备了高端创意平台的操控力,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三区域在发展空间上相互呼应,在产业上功能互补,在服务上有机衔接,成为东城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和明显的发展成效。

    以服务为突破促进成果共享

    近年来,东城区致力于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06年,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中心整合了全区32个部门的229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许可审批和行政服务,还能对市民、旅游者提供贴心的服务。推开一扇门,办32家事,过去一个月跑不完的手续,现在一个工作日就可以办完。2007年,东城区市民中心和东城区民间组织指导服务中心成立。市民中心、民间组织指导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三位一体,为政务服务、政社合作、政民互动搭建平台。

    东城区一向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2007年以来,图书馆、文化馆改造工程相继启动,积极扶持600多个群众文体团队、300多个“社区特色文化细胞”的发展和13个体育生活化社区的建设,塑造了地坛文化庙会、王府井文化广场、周末相声俱乐部、奥林匹克社区体育文化节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群众文体活动品牌,让群众走出家门15分钟便可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

    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制约了许多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此,东城区深入推进学区化管理,探索建立公共教育资源动态平衡的新机制,将全区10个街道划分为5个学区,开放课堂、师资共享、设施共享……“资源共享、合作互助、优势互补、义务共担、双赢多赢”的学区化管理模式被喻为“抚平教育不均衡切肤之痛的良方”。依托学区化管理,东城区还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市民学习基地”,学校的图书馆、操场、游泳馆、体育馆等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学区内社区居民开放。

    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6年,东城区率先在全市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全区设立4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从医院医疗服务系统中分离出来并相对独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一年投入2800万元,社区医生不再挣房租、搞创收。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搭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创建新的监督评价体系,使居民步行300米即可放心地享受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百姓社区就诊费用下降了一半。

    为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东城区在全市率先构建了数字化社会救助模式,将全区近两万名困难群众的基础数据采集到一个数字信息平台上,使26个救助单位的76项救助业务得到全面整合,逐步实现救助对象全覆盖。自2007年开始,东城区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方案,由政府出资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政府出台10项优惠政策,使全区“零就业家庭”全部脱零,实现了就业服务全覆盖。

    除此之外,东城区坚持每年为群众办20件重要实事,菜市场建设问题、“一户一表”改造、煤改电、平房解危排险……一系列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得以解决。2007年,围绕风貌保护和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老旧平房修缮试点工作在东城如火如荼地展开。一间间老旧平房在政府出资整修后变成了整洁明亮的新房子。

    以市民为主体培育品牌活动

    东城区始终重视发挥好市民的主体作用,针对不同的群体,挖掘、培育和树立了不同的品牌,营造出全民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品牌活动之一是“蓝天工程”。一张“蓝天工程卡”、一本活动手册,东城区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此改变。

    品牌活动之二是“和谐社区宣讲队”。一年多来,宣讲队累计开展1000余场宣讲活动,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百姓的流动课堂”。

    品牌活动之三是“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2007年8月,东城区与市文化局、市文联举办的首届“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开园,181项民族文化艺术品、21家老字号、8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尽显风采。

    品牌活动之四是“感动东城”公德人物评选。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届“感动东城”公德人物评选让东城人为身边的榜样深深感动。

    品牌活动之五是“市民文明风采大赛”。“好邻居”评比、文明礼仪原创小品大赛、来京建设者才艺展示……每一年,11项风采大赛展示了东城人的精神风貌,形成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处处有参与”的良好氛围。

    如今,东城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繁荣,城市环境越来越美丽,生活条件越来越舒适,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古老的城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