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来源:重庆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争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秉承“厚德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院校。

  2007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渝府发〔2007〕3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尽快把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办成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本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综合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已经具备了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基本条件。现在已被正式推荐为重庆市唯一一所2008年“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候选院校,全院师生员工正团结拼搏,力争实现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奋斗目标。

  打造“重电”高职品牌,引领区域和电子信息行业高职教育发展

  党委书记孙卫平说,学院争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以重庆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发展为背景,以电子信息和兵工行业为依托,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着力打造“重电”高职教育品牌;立足重庆,面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培养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制造类服务业等领域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院长何大同说,我们的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国第一个“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的发展战略,依托重庆微电子产业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校企联动”长效机制,打造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紧密联系的五个品牌专业,创新“五环相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建成一批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筑巢引凤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实训条件建设机制和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建成集“生产、实训、研发、培训、鉴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共享性实训平台;建立专任教师到行业实践制度,建成一支“双师”素质和“双师”的专业教学团队;与重庆微电子产业园共建“应用技术开发中心”,开展技术开发和产业孵化,成为重庆市电子信息行业职业鉴定中心、重庆市职教师资培训重要基地,凸显社会服务能力;形成“渠道拓宽、以生为本、需求导向、服务社会”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经过三年建设,使学院综合实力、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影响进一步提升,把学院建设成为集“高技能人才培养、短期职业培训、应用技术服务”于一体,特色鲜明、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打造“重电”高职品牌,引领区域和电子信息行业高职教育发展。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是重庆市目前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万人规模高等职业学院。学院获得了信息产业部先进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高校管理先进单位、重庆市职教先进单位、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是中国与澳大利亚政府“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试点院校;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授予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是信息产业部授予的“全国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重庆市软件技术、机械制造高技能人才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建有“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汽车运用与维修”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市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学院的声像技术专业是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专业已建成省级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会计电算化、国际商务专业已建成省级高职高专特色专业,信息安全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营销与策划专业是重庆市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专业建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学院努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形成了“用电子技术提升先进制造业,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值现代服务业,由数码艺术发展新兴创意产业”的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开办了与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重庆支柱产业相适应的51个专业,电子声像技术为国家教改试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是重庆市高职教育示范专业,会计电算化、国际商务是重庆市高职教育特色专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营销策划是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程序设计基础》、《Java程序设计》、《电路基础》、《数字电路》、《电子商务》等5门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

  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重庆微电园、中兴通讯、长安集团等261家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场所181个,并开展了订单式培养、企业员工培训、教师顶岗实践、应用技术研发等合作内容。学院先后探索了“一条龙模块式”、“FPPC模式”、“C-TAFE”等人才培养模式,在总结“以职业能力为标准,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交替为手段,职场鉴定为保障”4C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探索形成具有学院自身鲜明特色的“针对职业岗位解析能力、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创新合作机制开发资源、依托真实环境组织教学、面向职场需求实施鉴定”的五环相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分获重庆市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三等奖;《FPPC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中国电子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现有在校生13478人,专兼职教师858人。学院占地面积1365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25万元,藏书91万册,固定资产6.02亿元;设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建筑与材料工程、会计与金融、工商管理、传媒艺术等10个系;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对44个工种进行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教育科学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科研立项99项。编写教材183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人事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学生获国家专利1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5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赛区一、二等奖14项;获市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13项,二、三等奖30余项。

  文/何敏 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