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整合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
来源:支点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王臻

当IT厂商们吹响了向下一个10亿台电脑市场进军的号角时,8亿富裕进程中的农民兄弟们将如何走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化之路?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他们为何仍难以跨越信息鸿沟?是什么造成了农村信息化试点的“发烧”和农民的“退烧”?


陈维君是四川省蒲江县鹤山果品协会的会长,他的独门秘籍是能将水果挂在树上保鲜,现摘现卖,今年的果子结出来了,去年的果子仍挂在树上。因为有技术,他总是下到附近的村里给农民讲课,“每次农民都会争抢我们带去的技术资料,甚至我看背面、你看正面,看完再交换。”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陈维君都会更卖力地讲,讲到嗓子都发不出声了。


后来,蒲江县成为原信息产业部农村信息化的试点,陈维君在四川省信息产业厅的帮助下成立了果品协会,并建立了视频教室,每个月只要3元钱,就能学到最新的技术。每一天,在技术培训教室前,都人头攒动,农民们排着队进入教室,服务的农民更多了,陈维君的嗓子也好了。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截至2007年底,99.13%的行政村已通了电话,约97%的乡镇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92%的乡镇已开通宽带。“不管东南西北风,抓住口粮不放松”,农民看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今天,对于农民来讲,没有市场信息就像没有情报无法打仗一样。


然而,是否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就能让农民跨越信息鸿沟呢?


从5月初起,记者就开始在四川、辽宁、广东、山东、河北等地的农村展开了广泛的调研。尽管农村信息化试点已在各地轰轰烈烈地推进,但经过一个月的走访,记者却发现,不少信息服务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地区把免费发放的电脑锁在村委会的柜子里,信息服务站冷冷清清;有些地区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指标”,求着农民来培训,不仅包吃包住,还要支付误工费。


甚至有的服务站,站长为了使信息站自己“造血”,将其承包给个人,农民付费上网,久而久之变成了黑网吧,最后被政府关掉。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各地信息站想尽了办法:有的服务站只有一台电脑能连接外网,其他电脑只能在内网上看资料、学习;有的服务站采取“人脸识别”,长相老实的就可以上外网,不老实的就只能上内网……如此一来,农民到信息服务站的积极性逐渐消退,上机签名本总是空空如也。


是什么造成农村信息化试点的“发烧”和农民的“退烧”?是试点还不够多吗?


在某县,记者曾经看到7个试点,县城信息化试点、“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金农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每个试点都挂着“XX示范单位”、“XX部XX工程试点”,每个试点都有不下10台电脑,可就是没有人光顾。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约有30多个部委制定了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涉及工程项目超过了40个。


试点够多,设备够齐全,农民为什么还不来呢?


“目前的问题,不是农民得不到信息,而是不能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对农民来说,学一天电脑就少种了两亩地,还有很多农民不知道信息化到底能带给他们什么。”某试点地区的工作人员这样对记者说。


“这些试点工程确实推动了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但根本上做的都是同样的事:配电脑、建信息服务站,造成了重复建设。至于如何真正服务好农民、如何开发对农民有效的信息资源,却考虑得不周全,力度也不大。”原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农业信息化专家方瑜一针见血地指出。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郭作玉认为,解决市场信息服务和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工作,都是实现农村信息化所必须做好的事情,是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任务。但在这一点上,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业信息涉及领域广,信息覆盖面宽,涉农部门各自拥有的信息资源无法建立起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导致大量的农业信息为部门所有,相对封闭且分散,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形成了一个个横向的“信息孤岛”。


记者曾在某地的农贸市场见到这样一番景象:每天有两支队伍在市场蹲点,一支是农委的,一支是信息产业局的,上午9点以前把每天收集到的最新的地区信息、农民求购信息和农贸市场信息反馈到终端平台上,同时发布到两个网站上。这样的队伍越来越多,农民反而不知道该上哪个网站获取信息。


另一方面,很多农业部门的网络是树型结构的,中央与地方的农业信息网站内容雷同,没有特色。每个网站都只跟自己的上级网站接头,不去查其他农业信息网。网站之间也没有数据交换机制,各自为政,同一信息在不同网站重复登载,各网站特色信息却无法共享,信息查找困难。农民难以从大量的非相关信息中检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也影响了农业信息的时效性。


仅在贵州省,就有农业网、农经网、教育网等诸多网站。贵州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曹国民告诉记者,在试点过程中,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所有的平台,使农经网上升为一个全省综合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信息资源开发想真正深入到服务层面,十分复杂。尽管各部门都越来越感到资源整合势在必行,最终还是谁也统一不了谁。”方瑜说。


试点建设与农民反应的巨大反差已经将资源整合提上了农村信息化的议程。如果只追求形式,而忽视在有效的信息手段上搭载有效的信息服务,农村信息化最终将沦为面子工程。


所幸的是,很多地方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开始从各种角度探索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