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以信息化助推广西经济发展纪实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08-06-29

 记者江东洲 
   向广大农民提供包括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等11大类专业涉农信息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信息大餐”;
  “邕城菜篮子”工程提供南宁市各个农贸市场的水果、蔬菜、家禽等价格信息、供求信息及养殖技术,让南宁市民感受新鲜的“数字生活”;

  到广西旅游的游客可通过12580查询旅游线路、预订酒店、订往返车票,轻轻松松成为“本地人”……

  从2006年开始,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提出并积极推进信息化“八项工程”:即“移动电子政务”工程、“信息化培训”工程、“通信文化产业”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应急通信”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爱心移动”工程、“绿色信息通道”工程。

  两年来,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把移动信息化的触角延伸到政府、企业、农村,深入到爱心捐助、应急通信保障、区域合作、信息化培训等诸多领域。这项旨在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助力新广西,涉及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庞大工程计划,迅速在广西范围内落地开花,并成为推动广西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又一个亮点。

  2008年,对广西来说,大事、好事连连,自治区迎来成立50周年大庆,以信息产业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举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正处在前所未有、风生水起的高速发展机遇期,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迫在眉睫,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信息化服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站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大潮的浪尖潮头,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

  连接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为民铺平致富路

  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一直是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中,农村正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培养新型农民、区域协调发展,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近年来,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中,结合实际,以“提高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助力农村信息化”为主题,大力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将移动通信网络和服务体系向农村下沉、延伸,使移动信息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民。

  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投入了70多亿元用于农村基础网络建设,中国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广西100%的乡镇,行政村覆盖率达95%以上;加快农信通平台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向农民发送各类农业生产信息和农产品产销信息,开辟了“信息扶贫”的新方式;设立村级代办点8000多个,形成“一镇一店、一村一点”的农村渠道服务能力,推出“神州行新农村”系列优惠资费,大力推广低资费的“农信通”产品,使“三农”信息化产品惠及了广大农民客户,让更广大的农民朋友享受优惠的资费和业务服务等。

  目前,中国移动在广西有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8%,为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还积极与自治区科技厅、气象局、地市农业局合作,围绕农户的产供销、农村政务管理和农民关注的民生问题等信息需求,整合各级涉农信息资源,形成并推出了“农信通”服务。“农信通”通过短信、语音、互联网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市场供求、价格行情等信息,保障农务畅通,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差距,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在著名的“香蕉之乡”浦北县大成镇金街村,移动手机客户达到850多户,普及率达30%以上。移动电话的便捷功能在群众中口碑相传,使手机成了当地蕉农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以前,受到天气、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香蕉价格不稳定,经常要外出多方打听价格。如今只要一通电话就可以轻松了解各地的收购价格,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达成交易,提高了香蕉销售效率,也改善了蕉农生活。

  目前“农信通”业务已经为全区近100万客户提供专业涉农信息服务,更多农民可以通过移动信息平台获取信息,开辟致富之路。

  提供广泛实用的信息平台———企业农户皆欢颜

  长期以来,很多广西本地企业和农户,尤其是制糖企业和蔗农,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有限,因此,仅仅为他们提供信息通道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如何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针对广西的产业特点,尤其是针对广西作为中国制糖产业基地的特点,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广西推出了“甜蜜通”业务。基于优质的无线网络信息平台的“甜蜜通”业务,为糖厂、蔗农、运输商三方提供了短信沟通的信息平台,使糖厂与蔗农间由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到现代的信息化沟通,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头疼事,农民省钱、省心,企业省事、省力又高效,实现了糖厂和蔗农的信息沟通,使农民和企业都得到了实惠。

  自从2006年3月昌菱“甜蜜通”0123489短信平台开通后,位于上思县的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糖厂有限公司便成功实现了糖厂与蔗农间的信息对称,实现了快捷、有效、及时的信息沟通。

  受益最大的是蔗农,以前砍完甘蔗后,蔗农要从跟车至糖厂过磅、结算,要从家到糖厂往返十几次,每年仅路费、食宿费等方面就得花几百元。如今就不用了,昌菱糖厂会把所有信息发到蔗农的手机上,在家就知道所有信息。而且由于蔗农甘蔗砍下后能及时运到糖厂,糖厂再也不用吃陈旧甘蔗了。据统计,自从有了短信业务后,昌菱糖厂出糖率平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每个蔗农平均增加了300元钱。

  去年,前来出席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蒋耀平欣喜地评价说,希望“甜蜜通”的成功运作模式能在全国农村移动电话覆盖的地方推广。

  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还将继续加快农村网络建设并加强网络维护,力争2008年实现99%%行政村覆盖率,确保农村基站可用率达到99%%以上,大力推广低资费的“农信通”产品,进一步打通农产品产供销环节,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更广泛和更实用的信息平台和信息应用。

  信息化和工业化加速融合———“小投入换来大效益”

  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成为亮点之一。特别是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服务被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

  目前,广西经济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快速道,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自身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条件。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趋势的加快,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充分发挥移动信息专家优势,以信息化促进广西大型企业的生产发展。

  从2003年开始,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为玉柴集团量身定制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让玉柴用小投入换来了大效益。这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包含:目前正在投入使用的具有显示、查询、统计分析、监控、调度等功能的GPS移动定位服务系统;已验收使用的WLAN无线办公具有无线高速访问互联网、网内数据共享、移动办公等功能;从2005初开始使用的具有群发通知、邮件到达提醒、定时发送企业内部信息功能的“企信通”等。移动信息化拓展到玉柴的日常业务与服务中,不仅提高了办公效率,实现了网络化办公,让员工体验了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和魅力,还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工作方法和观念。

  玉柴总经理助理谢裕强对此赞不绝口,“玉柴对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提供的10多个产品投入都很小,但是作用很大。比如玉柴目前使用的移动OA系统,动动手指就能获得大效益,现在上至公司领导下至员工都离不开它。”

  2005年,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与广西电网公司就电力短信服务进行合作尝试后,双方又于2006年9月签订了公用数据网信息化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广西电网公司采用移动信息平台,在全区各分公司安装了6500多台管理终端,并与公司总部指挥中心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成后,通过无线监控实现了移峰填补和行业用电转移。全区电力负荷“看得见,控得住”,对计划用电和错避峰用电实施有效监控,有效减少临时拉闸限电,达到“错峰不减产,限电不拉闸”的目的。

  传递服务及救助信息———积极助力赈灾抢险

  今年广西遭遇到了一系列罕见的冰冻和洪涝灾害。

  在今年年初桂北地区遭受雨雪凝冻灾害期间,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依托技术优势,启动应急机制,利用“甜蜜通”信息平台以及手机短信应急服务平台及时为政府、糖厂、蔗农传递服务信息以及救助信息,助力赈灾抢险,迅速稳定了灾区民心,为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前段时间的防汛抗灾工作中,中国移动广西公司通过专业优势和服务优势,助力水文气象信息的自动采集测报,为各级组织和指挥防汛抗旱部门提供了快捷准确的决策依据,在防范洪涝等水灾害对民众、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便于政府部门有针对性的发布灾情预警信息,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承建“广西灾情预警管理系统”并交付防汛抗旱指挥部、气象局免费使用,用于灾情信息发布及指挥调度,2008年以来,该系统已发送预警短信58万余条,同时各市公司利用信息化产品,积极配合各级党政部门,发送水情信息等内容的短信86万余条。为方便广大市民随时随地了解最新水情信息,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于6月14日在梧州开通了12580水情查询热线,截止到19日,市民累计拨打12580水情查询热线3100多次。

  同时,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对内也强化了信息化网络全天候监控手段,全面加强梧州、柳州、桂林等地的易受灾地区的网络运行情况监控,及时了解最新汛情,力保重要基站、传输节点站、传输中继站正常运作,努力缩短故障历时,保证移动信号24小时稳定、不间断。此外,公司利用防汛基站退服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全区基站运行情况,对退服基站数进行告警警示,坚决落实基站零退服责任制,保证高品质、高可信度的通信服务。

  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信息化服务的新使命

  随着北部湾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掀起了又一轮北部湾建设的新高潮。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研究这个重大发展战略中充分意识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之后的第四增长极,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加快这一区域的信息化进程是首选的、最快捷有效的、必不可少的。走新型发展道路,信息化是第一高地,是竞争力核心的部分。

  为此,该公司以“移动信息专家”为着力点,加快技术创新和进一步提升移动信息化网络服务能力,建立起以网络规划、建设、优化和运营支撑为一体的网络管理体系,努力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无处不在的移动通信信息网络,以最好的网络覆盖和网络信号,一流的网络支撑体系,为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信息传递基础平台,为客户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及时、最方便、最值得信赖的移动通信信息服务,让客户享受到随时、随地、随意沟通的快乐。

  目前,中国移动的精品网络覆盖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每个城镇,行政村覆盖率达95%以上。尤其是通过建设海上超远程基地、山区大功率等基地方式,彻底解决了沿海、山区等信号薄弱地区的覆盖难题,使人口覆盖率达99%以上。在北海、钦州、防城1595公里的海岸线上实现海岸线连续覆盖,沿海50公里范围内无缝覆盖,近海最远100公里以上的超远距离覆盖。同时,通过建设远洋通信技术———单边带系统,极大地保障了远离海岸作业的渔民安全系数。

  为了配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还与政府、企业、社会一起努力,共同推动落实“信息交流中心”战略构想,推进广西信息化发展。

  2006年,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与南宁政府签订“南宁市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投入不少于5亿元的资金,运用先进的移动信息化手段,在完善南宁市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加快农村信息化、加强交通智能化、服务物流信息化以及博览会通信保障与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提供移动信息技术支撑。南宁市政府将紧紧围绕“要把南宁市建设成为集交通枢纽、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为一体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要求,运用中国移动先进、快捷的移动信息化手段,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数字南宁”建设进程。这个战略合作协议包括“移动电子政务”工程,农村信息化试点工程,交通、物流信息化工程,中国—东盟博览会信息化工程建设,企业信息化工程,信息化培训工作六大方面。这一举措将成为推动南宁市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器”。

  此外,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还将继续积极参加北部湾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规划,重点做好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北部湾地区的港口信息化、交通物流信息化、海洋渔业信息化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