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体制转换资产整合造就投资机遇
来源:西南证券 更新时间:2012-04-15

 
  投资摘要:
  国防科工委撤销,航天、航空、船舶和兵器等国防工业将并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此次变革预示着我国各军工集团将加速股份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未来几年,军工领域将开始新一轮大规模的资产证券化、整体上市的高潮,各子行业内相关上市公司重组与资产注入值得关注。
  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运载火箭研究院(航天一院)正在酝酿将火箭研发、制造、试验等相关资产组成火箭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登陆A股市场,加上现有的以小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为主业的中国卫星,航天科技集团在整个卫星产业链条的资本化布局日趋完整。航天科工集团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也将启动再融资计划,具体会注入什么资产到上市公司,目前还不明朗。我们认为,注入的资产更有可能是优质民品或者军品配套资产。
  随着中国商飞公司的挂牌成立,一航和二航两大集团的整合也将加速推进。除了加快现有上市公司增发的进程,一航集团正在实施航空发动机和航载设备类资产的上市运作,按照专业化整合的思路,初步形成发动机、飞机、重机和航载设备等极大资本运作平台。二航集团直升机、教练机等飞机业务发展较好,继教练机资产完成注入后,直升机资产的整合也将被提上日程;而汽车业务盈利能力和前景堪忧,亟需整合。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南船)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北船)是我国造船业的两大主干将,南北船整合现阶段暂无契机和需求。中船集团尚有长兴岛二号线、广州龙穴岛项目以及沪东中华、广州黄埔和文冲造船厂等优质资产,将会持续注入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中船重工大规模的资产重组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随着中船重工股份公司的揭牌,其上市指日可待,将改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无船舶制造上市公司的局面。
  重点关注航天通信(600677)、西飞国际(000768)、洪都航空(600316)、中国船舶(600150)和广船国际(600685)。
  一、政府机构改革引发板块重组大潮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防科工委撤销,核电工业划归国家能源局,其余国防工业并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这是继1998年之后,时隔十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又一重大变革。
  此次变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预示着我国各军工集团将加速股份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将会有更多的军工资产通过股份制改造最终实现首发上市,或者是现有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方式实现军工优质资产的注入;另一方面,也必将加快军工集团利用现有军工产业链上的核心上市公司进行整合重组、做大作强的进程。
  整个军工领域整合重组涉及近万亿的资产规模、近千余家企事业单位,未来几年,军工领域后续资本运作需求巨大,将会开始新一轮大规模的资产证券化、整体上市的高潮,各子行业内相关上市公司重组与资产注入值得关注。这其中我们重点关注航天、航空和船舶三大军工领域。
  二、航天领域:产业链条迅速成型
  1、航天科技:卫星产业链条的资本化布局日趋完整
  航天科技集团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发射,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等业务。目前,集团旗下拥有中国卫星、火箭股份、航天动力和航天机电四家A股上市公司。
  去年配股完成后,中国卫星公司小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平台基本建立,产业链日趋完善。从全球整个卫星产业发展趋势看,卫星制造与卫星应用服务能力的联系日益紧密,"一站式"的服务正成为大型航天公司努力追求的境界。在此大背景下,作为公司大股东--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唯一的证券市场平台,本着做大作强平台上市公司的思路,未来不排除五院将适宜商业化运作的通信卫星等大卫星制造资产注入到上市中。往更广阔范围看,作为航天科技集团的重要资本运作平台之一,公司还会有继续收购、整合集团卫星优质资产的机会。
  另外,集团所属的运载火箭研究院(简称航天一院)正在酝酿将火箭研发、制造、试验等相关资产组成火箭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登陆A股市场。上市相关方案正在组织论证,今年将制定完成。拟议天津火箭产业化基地为基础,将中国现有12种火箭涉及到的各个研究试验生产单位进行重组和改造,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我国的火箭事业。该公司上市后,与现有一些与火箭相关的上市公司相比,将是我国A股市场唯一的拥有完整火箭产业链条的上市公司。
  运载火箭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的火箭研制单位,研制的12种长征系列火箭,基本上满足了不同用途卫星的要求。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腾空近百次,将我国自行研制的70余颗空间飞行器送入预定轨道,成功发射了28颗外国制造的卫星。相比于卫星制造领域,运载火箭这块更具国际优势,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天津火箭产业化基地主要承担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研制工作。新一代运载火箭将使航天运载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把25吨重的航天器送到近地轨道,能把14吨重的航天器送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而且是无毒、无污染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产品,可全面提升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满足我国未来20年至30年内航天发展需求,也将使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同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进入空间能力基本相当,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实现了我国航天运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从卫星产业整个产业链环节分析,卫星产业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服务四个领域,其中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服务两个环节属于卫星应用产业范畴。至此,航天科技集团在整个卫星产业链条的资本化布局日趋完整,未来在集团整体上市时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以现有上市公司为平台将进行一系列的并购整合,不失为更实际、更有效的选择,也为日后集团的整体上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航天科工:整合重组最有看头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导弹武器系统为基业,以军民两用信息技术、卫星与卫星应用、能源与环保以及成套设备为主业。旗下拥有航天通信、航天长峰、航天科技、航天信息、航天晨光和航天电器六家A股上市公司。各上市公司具体再融资进程见下表。除了已完成首次增发的航天晨光和航天电器,其他四家公司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重组、收购动作和意向。
  航天通信的增发计划增发不超过6000万股,将全部投入某型武器系统集成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已获得证监会批准。公司此次的定向增发将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品链,军品业务将会在公司收入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扭转公司主业不突出的尴尬局面。除此之外,公司今年还计划对两个以上目标企业实施并购工作,继续优化、完善其业务结构。就在不久前,航天通信与科工集团达成意向协议,收购其持有的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公司66.52%的股权,该公司产品主要以车载电子信息系统集成和特种车辆研制为主。此次收购有利于完善航天通信现有导弹集成系统和军用通信设备制造的产业链,相关资源整合后,将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和提升业务实力。公司在科工集团导弹资产运作平台的地位日益显著。
  航天科技经过短暂的停牌后,已公布了非公开增发的预案,拟收购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航天三院)相关民品和军民两用资产,与我们之前的预期基本一致。由于科工集团整体体制改革和产业调整政策的不明朗,航天长峰的再融资计划仍没有明确的预期。按照航天科技资产注入的思路,现阶段集团也不大可能注入核心军品资产给航天长峰,更有可能是民品资产或者军品配套资产。
  航天晨光继去年成功完成增发后,不久前公告拟出资585万元收购航天信息持有的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14.74%的股权,并将出资3100万元对其增资扩股,航天晨光合计持有的股权比例达到52.5%。同为科工集团旗下的航天信息也早有意绝对控股重庆新世纪公司,也曾拟对其增资。在此次"争夺"中,航天晨光最终胜出,摘得"动中通"。
  重庆新世纪生产的主导产品"动中通",主要安装于各种功能不同的特种车辆上,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高回报率的特点,将在政府及国防信息化建设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此次控股重庆新世纪,将有利于航天晨光提升公司特种车产业结构,增强公司车辆产品的自有核心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司特种车辆产业。
  航天信息最终无缘重庆新世纪,这也体现了集团对其定位思路,航天信息还是要专注于信息技术领域。目前,航天信息税控系统和IC卡等主业已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很难再有太大的突破,将来肯定还要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查看了集团现有企事业单位状况,发现华迪计算机公司也是以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三大主产品为主业的信息技术类企业,与航天信息业务很相似。因此,我们认为,公司也将会在合适的时机启动增发计划,收购集团符合公司发展思路的相关信息技术类资产。
  三、航空领域:整合提升民用航空产业水平
  1、大飞机助推一航、二航加速整合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并正式挂牌。中航商飞公司是大我国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随着中国商飞公司的挂牌成立,一航和二航两大集团的整合也将加速推进,方案将很快浮出水面,至少会是个总体思路。目前最有可能的整合方案是两大集团合并,并按专业化思路成立发动机、航载设备、直升机、教练机、军民用飞机等各大平台。
  航空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主要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组织结构,形成了总承包商、系统分包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等相结合的生产供应体系。大企业是航空产业的主体力量,拥有少数强大的总承包商和一批有实力、有技术专长的专业供应商,是保持航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在更远的将来,随着大飞机研发过程的结束,参照波音的成长思路和业务结构,一、二航整合后的军民用飞机业务很有可能并入大飞机公司,形成一个产业链完整、生产干支线民机和军机的综合飞机制造商。
  大飞机项目已经确定了一航旗下沈飞、成飞和西飞和二航旗下的哈飞和陕飞五大集团为主要制造商。五大集团相关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飞机各机体分部和航载设备企业将极大受益,建议关注即将完成发动机资产借壳上市的西航、复合材料国内领先的哈飞股份、以民机机体为主的西飞国际以及中航光电、一航凯天(计划上市)等连接器和航载设备等相关上市公司。
  2、一航:做大作强平台上市公司
  一直以来,依据"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通过资本市场,按照业务板块进行专业化整合、并购重组、注入优质资产,逐步做大做强现有上市公司。一航旗下拥有西飞国际、贵航股份、力源液压、中航精机、中航光电、成飞集成六家上市公司,形成了集团在不同业务领域的资本运作平台。除了去年底才上市的中航光电和成飞集成,前四家上市公司均已启动资产注入和增发方案。中航光电和成飞集成作为集团在连接器和模具相关业务领域的整合平台,后续仍有运作需求。
  增发完成后,西飞国际和沈飞、成飞分别成立合资公司,一航旗下西安、沈阳和成都的民机制造力量整合到一起,西飞国际成为"一航民机"平台。在一航2008年峰会上,一航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力度把西飞国际上市公司打造成"一航飞机"平台。从字面上理解,不再局限于民机,而是飞机,应该包括军机在内。因此,我们认为,西飞国际作为一航的飞机运作平台,未来将持续整合集团的军用和民用整机资产。
  另外,一航旗下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借壳S吉生化上市正在进行中,西航集团的发动机核心资产即将进入资本市场,欲更名为"航空动力",成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上市公司。作为一航集团在资本市场又一重要布局--发动机整合平台,上市后的西航有望持续整合一航集团旗下沈阳黎明和上飞、甚至整个航空业的发动机相关资产。
  同时,一航也在加快旗下非上市资产的重组整合。2008年3月26日,由原一航所属成都航空仪表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一航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挂牌成立,并计划花一年左右时间实现公司军民品的整体上市。凯天电子是中国航空制造业机载设备骨干企业,是飞机大气数据系统、飞机数据集成系统等航空电子、航空仪表及传感器的科研生产基地。
  3、二航:飞机业务前景看好,汽车业务整合在即
  二航以飞机和汽车为两大主业。作为我最重要的教练机和直升机研制生产基地,二航在国内垄断地位无可撼动,飞机业务前景值得长期看好。其中,教练机业务全部集中于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洪都航空于今年年初启动了增发程序,收购洪都集团与飞机研发、制造相关的全部流程生产线,包括出口型L15高级教练机批生产能力建设、国外航空产品转包生产技术改造和K8飞机该进行扩充批量生产能力建设等项目。收购完成后,洪都航空将成为我国产品线最全的教练机生产企业,几乎垄断国内的教练机市场,一些出口机型业绩和口碑也非常不错。
  二航拥有我国两大直升机生产基地--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和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昌河集团主要负责中重机型的研制,而哈航集团主要负责轻型直升机的研制。哈航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哈飞股份目前业务正处于新老更换的时期,一旦集团新研制产品定型批产,未来2~3年公司也将很快启动增发程序;集团与欧直合作的直15型直升机已提前两年完成研制,最早09年首飞,做为我国亟需的中型直升机,市场前景非常值得看好。往更长远看,二航的直升机业务未来肯定要整合在一起,但未来以谁为主导,还要看哈飞股份和昌河的博弈;我们认为,作为二航旗下唯一的直升机资产上市公司,哈飞股份在未来集团资产整合中的地位更具优势。
  另外,以发动机零部件转包为主业的成发科技,大股东在股改时也曾承诺择机注入集团的优质资产,公司整体搬迁已经完成,估计资产注入将很快被提上日程;但考虑到成发集团现有资产状况,我们对可能注入的资产并不是十分看好。
  汽车业务以及其他一些多元化业务,盈利能力和前景均令人堪忧;如何整合旗下的汽车业务已经成为二航集团的当务之急。年初,东安动力重组终有结果,控股股东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拟以持有的东安动力限售流通股2.518亿股投入到新组建的合资公司,中航科工附属公司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其部分汽车业务资产作为出资,东风汽车公司则以现金出资,建立合资公司,出资完成后,合资公司成为东安动力的控股股东。
  中航科工是二航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旗下囊获了二航几乎全部的汽车资产,也是二航汽车资产整合的运作者。哈飞汽车、东安动力和昌河股份是中航科工的三个主力企业,其中,东安动力则为中航科工旗下汽车公司的佼佼者。
  就此,借助外部力量推动重组,东安动力和哈飞汽车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会考虑到昌河股份的归属问题。昌河股份的归属,是和东风合作、还是并入长安汽车或者其他主体?具体结果还需要中航科工、国资委以及地方政府、铃木公司之间进一步磋商。可以肯定的是,昌河汽车不可能单独生存下去,集团未来会通过对外合作的方式减少对它的介入。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对于整个汽车业务二航集团最终也将会逐步淡出,至少会减少直接的介入。
  四、船舶领域:发展相对成熟、区域间整合尚待时日
  1、南北船整合暂无契机和需求
  我国造船行业的两大主要集团公司以长江为界划分,长江以南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俗称"南船";长江以北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简称"中船重工"),俗称"北船"。中船集团主要集中在10万吨级以下的船舶制造,其长兴基地和龙穴基地将开发10万吨级以上的船舶制造;目前大型船舶制造厂主要都集中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从地理位置来看,目前我国造船业已形成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其中,中船集团拥有长江口和珠江口两大基地,中船重工主要拥有环渤海地区。
  在央企整合的大背景下,关于南北船整合的预期也一度被提起。但从现阶段来讲,我们认为,南北船的整合还不现实。即使是率先开始整合的航空业至今也无方案出来,从相关的信息看,整合难度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航空业的整合也有大飞机项目的推动;而且在几个军工领域中,船舶业发展相对成熟,因此船舶业暂无这样的契机和需求。我们更应该关注的还是南北船各自集团内的资产注入和整合动作。
  2、中船集团:资产注入实现外延式增长更可期
  目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旗下有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和中船股份三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属于造修船企业,而中船股份属于船配企业。在实现集团核心民品主业整体上市的战略思路下,相关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实现外延式增长的预期强烈。
  中船集团尚有长兴岛二号线、广州龙穴岛项目以及沪东中华、广州黄埔和文冲造船厂等优质资产。长兴岛二号、沪东中华注入中国船舶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广州龙穴岛基地、黄埔和文冲造船厂如何注入还不明确。如果以三大造船基地的区域划分上市公司,以外高桥收购长兴岛基地的模式分析,那么,广州龙穴岛基地、黄埔和文冲造船厂都应该注入广船国际。但从业务上看,文冲船厂更适宜注入广船国际。综合来看,文冲船厂注入广船国际最具实施性,而龙穴基地和黄埔船厂的归属问题暂难判断。
  另外,我们认为,中船集团不可能把造修船资产注入中船股份,而旗下辅机生产资产还有南京绿洲机器厂、华南船舶机械厂、九江船用机械厂等,都有注入可能。但目前,在搬迁还未结束的情况下,资产注入暂提不上日程;而且在我国船配业整体实体不强的情况下,注入的资产能多大程度上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也有待商榷。
  3、中船股份:再度试水资本市场
  中船重工大规模的资产重组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随着中船重工股份公司的揭牌,其上市指日可待,将改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无船舶制造上市公司的局面。中船重工股份公司将主要经营船舶配套产品技术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和租赁,铁路货车及其他业务。中船重工此次预打包上市的是船舶配套企业,而中船重工的船舶配套科研生产能力,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涉及到柴油机、锚绞机、救生艇、舵机,以及吊机、齿轮箱、增压器、螺旋桨等诸多产品;中船重工设计制造国内首台智能型5RTflex58T-B柴油机和世界最大功率的智能型7RTflex58T-B柴油机,而且承接了国内最大锚绞机和舵机的制造合同,还实现了大型船用曲轴的批量生产。如果集团上次优质资产进入股份公司,那么相比于中船集团旗下的以船配为主业的中船股份,中船重工股份公司的实力更强;但目前还不确定上述资产有多少会进入股份公司。
  五、重点关注公司
  1、航天通信(600677)
  军品制造业务将为重点
  公司目前主业为军品制造、纺织品制造和商品流通三大块。公司军品业务主要有军用通信设备和近程轻型防御导弹武器系统总成及配套,重点军工资产包括沈阳航天新乐、成都航天通信和绵羊航天通信;去年年底公司完成了对沈阳航天新星的剩余股权收购,持有沈阳航天新星100%股权,保证航天新星能够顺利承接军品任务;杭州总部负责总体研发。非军品业务主要是商品流通和纺织品制造,公司不会在非军品业务上过多投入,不作为业务重点。
  盈利能力提升还看军品业务
  主营业务中仅有军品业务还保持着较高的盈利水平,毛利率高达36.81%,而且也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公司此次的定向增发将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品链,研发其他型号的超低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增发完成后,军品业务将会在公司收入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扭转公司主业不突出的尴尬局面。除此之外,公司今年还计划对两个以上目标企业实施并购工作,进一步扩大军品业务规模。
  估值与评级
  估算08年、09年和201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5元、0.60元和0.90元,按公司目前股价为17.30元估算,08年、09年和10年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49倍、29倍和19倍。考虑到公司未来几年军品业务的高增长,以及公司可能实现的土地收益(萧山纺织厂和沈阳新乐土地资产),给与"持有"评级。
  2、西飞国际(000768)
  飞机整机制造商
  西飞国际的整机概念主要体现在MA60支线飞机和军机的制造上。目前MA60飞机已经成功进入国外市场,国内市场也在逐步打开。公司现有总订单(包括意向订单)约为123架,预计大部分订单将在未来2~3年消化。现价段交付主要在国外,明后年开始国内订单会逐步增加。整机概念另一方面就是军用飞机的制造上,比如装备于我军的轰六和飞豹系列飞机,空中加油机和预警机也全在上市公司内,集团正在研制的其他保密机型制造也将会由西飞国际承接。
  民用航空零部件制造
  公司的民机零部件制造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承担ARJ21飞机几乎全部的零部件加工业务,ARJ21飞机将于今年首飞,明年首架交付,目前订单已达到173架;二是国际航空转包业务,主要是为波音、空客等国际航空巨头提供飞机机体结构件,今后,成飞、沈飞以及西飞将以统一的品牌承接转包业务,一段时间内转包业务将会是支撑公司发展的稳定的现金流。
  承担大型军事运输机研制
  随着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围绕大飞机,西飞国际被赋予了很多猜想,目前已基本确定,西飞国际将承担大型军事运输机的制造,也会是民用大型客机零部件的主要供应者。西飞国际肯定会受益于大飞机项目的实施,但实际效益的显现不可能是短期的事情。
  估值与评级
  估算08、09和1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5元、0.73元和0.84元,目前股价为23.05元,则08、09和10年PE分别为42倍、31倍和27倍,估值水平仍不具优势。考虑到未来MA60飞机、ARJ21零部件产品制造的大批量化,将来大飞机项目的强力支撑,我们更看好西飞国际中长期的发展,建议"持有"。
  3、洪都航空(600316)
  初、中级教练机仍是目前阶段主要收入来源
  公司主营教练机、通用飞机、通用航空服务,同时承接国内航空零部件协作生产和国际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等业务。公司重点发展教练机,产品线最全面,涵盖了初、中、高级型三级产品,几乎垄断国内的教练机市场,一些出口型的教练机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和口碑。目前,公司的业务支柱是初、中级教练机,是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出口型猎鹰L15高级教练机将是公司后续发展的主要产品。
  强烈看好L15国内市场空间
  L15是新一代超音速、喷气式教练机,基本能满足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的培训工作。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作为一款出口型高级教练机,L15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明显优势。
  相比于出口型,我们更看好L15的内销机型,国内尚无可与之竞争的其他适应第三代战斗机的教练机型。L15作为唯一的选择,一旦军方立项,市场空间巨大,我们强烈看好。
  估值与评级
  我们认为在L15未有收入的情况下,公司08年、09年均不会有太多的增长。简单预测08年每股收益0.45元,按增发9800万股计算,增发后每股收益将为0.33元。目前股价为22.18元,对应市盈率为67倍,估值仍高,但考虑到增发以及L15、N5A、N5B等中长期可预见的利润新增点,建议"持有"。
  4、中国船舶(600150)
  行业龙头地位显著
  公司以船舶建造、船舶维修和船用柴油机三大业务为主业,初步具备了造、修、配完整的船舶制造产业链。造船业务分布在外高桥造船厂和中船澄西修造船厂,修船业务分布在中船澄西修造船厂和中船远航文冲,船用柴油机业务则由沪东重机及其子公司中船三井所承担。
  公司外高桥子公司收购了集团的长兴岛一号线完成后,外高桥造船公司和长兴一号线合计产能将达700万载重吨左右,拥有岸线2.8余公里、30万吨级船坞4座、600吨以上大型门式起重机8个,舾装码头6个,材料码头2个,已成为仅次于韩国现代重工的全球第二大、国内最大的造船企业(韩国现代目前拥有9个船坞,设计造船能力也是在700万载重吨左右),行业龙头地位显著。
  海洋工程领域渐成新的利润源
  2007年外高桥造船交付了国内第一艘自主设计的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拓展了高端海洋工程建造市场。长兴岛二号线将建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生产基地,由于也是民品,将来也有注入的可能。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石油能源紧缺,使得海洋石油开发活动加强,各类平台、供应船的租金和利用率上升,海洋工程正逐步成为船舶行业新的增长点。
  集团优质资产陆续注入
  集团还有长兴岛二号线、广州龙穴岛项目以及沪东中华、广州黄埔和文冲造船厂等优质资产,有望持续注入上市公司。长兴岛二号、沪东中华注入中国船舶的可能性很大,而广州龙穴岛基地、黄埔和文冲造船厂如何注入还不明确。
  估值与评级
  估算08年、09年和201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7.06元、7.86元和9.83元,给予公司08年15~18倍市盈率,合理价格区间为106元~127元,维持"增持"评级。
  5、广船国际(600685)
  液货船为主,特种船为辅
  公司以造船业务为核心,主要产品为灵便型液货船。有数据显示,公司灵便型液货船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4%,国际排名第四,国内排名第一。并且,公司已进入滚装船、客滚船、半潜船等高技术含量的特种船市场。特种船具有单价高的特点,积极开拓特种船业务有利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盈利能力。
  大力发展非船业务
  公司正逐步扩大非船业务市场,提高非船业务比重,成立了以钢机公司为核心的机电、机加、钢结构业务为一体的非船业务结构,拟将其培育为第二大支柱产业。一方面可以扩大公司的营业规模,提升营业能力;另一方面,一旦造船业不景气,也能保证公司的持续经营和盈利。
  集团资产注入或将有分晓
  对于广船国际的定位,集团一直未明确,关于中船集团对公司进行私有化和向公司注入资产两种可能的方案中,我们认为中船集团更倾向于第二种。集团很有可能将广船国际作为整合旗下中小船厂的平台,将与广船国际业务类似、位置接近的文冲船厂注入公司。
  而且极有可能今年年内有分晓,公司现在产能和场地问题亟需解决,此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给公司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估值与评级
  估算08年、09年和201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08元、2.56元和3.18元,给与公司08年18~20倍市盈率,考虑到资产注入的强烈预期,再溢价10%,合理价格区间为41元~46元,维持"增持"评级。

 庞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