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逐渐成为中国海军战斗力提升倍增器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前年秋天,一场演练在某军港举行,多个舰艇编队同时出航。面对突如其来的繁重任务,该仓库立即派遣所有专业小组靠前保障。由于保障的军械装备器材种类繁多、数量不一,有的专业小组忙得晕头转向,有的专业小组在完成本专业保障后,因“隔行如隔山”只能袖手旁观,任务险些没能按时完成。

    信息化海战的战机稍纵即逝,快速保障能力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这事给他们敲响了警钟:“和平时期,保障不到位,舰艇可以推迟出航,战时则会延误战机、影响整个战局的进程。”

    该仓库任务逐年增加,人员编制却减少12%,如何才能提高装备器材的保障效率?党委“一班人”认识到:必须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素质全面过硬的复合型保障人才队伍。为此,他们将保障人员按专业技能划定为初、中、高3个级别,在进行“分类分级”培训的同时,大力开展跨专业交叉培训,提高官兵的综合能力素质。目前,该仓库80%的官兵具备了多类军械装备器材的保障能力。

    前不久,数艘舰艇紧急出航。在仓库主任黄定东率领下,某专业小组一套人马承担起5类以上弹药和器材保障。在码头,平时需要用5个小时的保障任务,他们只用了2个半小时就全部完成。

    前不久,南海舰队某舰艇训练中心进行实弹考核,参训的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多艘舰艇需要弹药补给。接到命令,该仓库值班人员打开“军械装备器材保障信息系统”,根据保障的舰艇型号,很快核算出准确的保障数据。10分钟后,满载弹药的保障车队快速驶向指定地点。

    该仓库保障舰艇型号众多,储存的装备器材多达上百种,而且处于流动状态。以前靠手写笔记的“人工作业”,浪费人力物力不说,保障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有时还影响舰艇出航。

    信息化海战的快节奏,要求军械装备器材实现精确保障。去年,在上级机关的帮助指导下,他们建起“军械装备器材保障信息系统”。同时,他们在每个储存仓库建起可视化系统和二维条码数据库,实现了器材收发的动态精确管理。

    仓库政委黄家高告诉记者:电子“管家”,不仅能对储存的装备器材和保障对象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对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保障方案都设计得周密细致。采访当天,恰逢一批重要军械装备需要紧急转运。记者看到:由该系统自动生成的保障方案,不仅精确到军械装备的具体型号,而且还精确到保障地域的环境气候、水流潮汐。

    去年初,某新型驱逐舰的红外测试仪发生故障,急需更换。该仓库将包装尚未拆封的新仪器送上舰,技术人员对其通电检测发现:该仪器内部元件已受损,达不到规定的性能指标。啥原因?原来是储存过程中,保管人员没有及时对该仪器进行充电放电维护而导致的。

    红外测试仪是舰艇射击的“眼睛”,没有它,作战时就无法对目标实施跟踪。此事让仓库官兵们深刻认识到:“装备更新换代了,保障观念也要及时更新。我们不仅要确保器材表面完好,更要保证内部性能良好。”

    近年来,红外电子、光学仪器、干扰设备等高科技装备器材日益增多,对装备保障提出了新要求。保管人员不仅要做到“一口清”,收发准确无误,更要懂得各种器材的维护保养知识和存放要求,确保器材随时处于良好性能状态。

    针对驻地高温、高湿、高盐,储存的军械器材极易出现锈蚀现象,去年3月,该仓库购置了30多套装备检测仪,在储存仓库内建起专门的器材保养工间,定时对储存器材进行检测、诊断和维修保养。每次器材出库前,他们都利用检测仪器对其一一“体检”,确保装备器材保持良好性能。

    去年盛夏,一场大规模联合演习在南海某海域举行,急需弹药保障。恰在此时,某水警区一批军械器材运抵仓库,需要紧急转运。一时,该仓库自身的保障力量无法满足任务需求。最后,在某旅官兵的配合下,他们才完成了这次保障任务。

    联合作战呼唤联合保障。此事让他们认识到,当战时保障需求量陡然变大时,自身有限的保障力量很难满足应急需求。为此,他们针对不同保障力量在联合保障中的难题,进一步完善了23个战备预案,开展了10多次联合演练。去年,他们先后与海军陆战队、某水警区、某军械技术保障大队等兄弟部队“强强联合”,组建起联合应急保障队,在自身保障力量不足时,相互进行紧急支援。此外,他们还积极与驻地政府联系,建起由140名民兵组成的“支前保障分队”,重大演习任务时,帮助部队进行联合保障。

    联合保障催生新型保障模式,该仓库保障能力成倍提高。前不久,参加演练的某舰艇编队停靠码头,进行相关弹药和装备器材补充。半小时后,由该仓库官兵和地方“支前保障分队”组成的保障车队迅速赶到,展开保障。很快,舰艇编队又驶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