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将建全国最大的食品安全信息库
来源:法制日报 更新时间:2008-07-03

  

  记者 潘从武 记者今天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获悉,从即日起,新疆率先在国内正式启动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全区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食品安全信息库,食品的各种安全信息都将录入该系统信息库,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食品的安全信息,假冒名牌产品及过期食品难以进入市场,此举将有效提高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的监控能力,提高监管效能。

  据介绍,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系统就是把所有食品的信息录入数据库,用包含全部索证索票信息的“一单通”替代传统的书式进货台账,通行于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完全实现信息化。“大备案”是该系统的主要形式,“一单通”是主要特点。“大备案”就是要求做到一家备案,下一级批发和零售环节共享备案资源,由此可以产生包含有全部索证索票信息的“一单通”替代传统的书式进货台账。商品(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实现了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把索证索票和建立台账制度的要求限定在批发商,做到管住批发、规范零售,降低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本。这将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事后监管为事前监管。

  据记者了解,新疆全区共有1万户食品生产企业,其中70%是小作坊。全区有13万户进行食品批发、零售的经营户,经营的食品有3万余种。实行电子监管后,新疆将建立全区完整的食品准入和食品安全基本信息数据库,工商管理部门、经营者、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系统、电话、短信查询。食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价格、是否过期、是否假劣产品等信息一目了然,极大地方便了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近期,新疆工商系统将对所有的经营者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并录入区内大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商、代理商等信息。

  新疆工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食品安全关系到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是保障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疆在全区流通环节实行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可以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全区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的监控能力,提高监管效能。

  新疆工商局消保处相关负责人说,以前食品类投诉一直很多,很多市民对于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并不清楚,工商部门检查时也难以查到这些食品的来源。食品安全信息库建成,之后,市民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网络三种方式查询各类食品的真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