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城市”的概念最初由美国费城于2002年提出,当初是以建设基于802.11b标准的Wi-Fi无线局域接入网络为主要标志,主要实现固定无线网络接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城市”内涵在动态发展变化,不断地拓展和丰富,“无线城市”现阶段发展到,首先是以WiMAX宽带无线网络作为信息载体,可实现漫游、高速移动网络功能。其次,以宽带移动网络为依托,结合身份识别和位置定位等技术,为市政服务、商务旅游、个人生活等提供多种增殖服务,如交通车辆流量计算、移动显示等智能交通服务,应急通信、图像等各种数据承载服务;移动电子政务;远程医疗图象、声音、诊断信息的交互传输等,将为城市信息化和产业带动产生不可估量的变革作用。2007年以来,随着WiMAX技术的成熟,各“无线城市”的发展,除了Wi-FI固定无线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建设外,逐步加大了WiMAX网络的建设力度。台湾地区今年将发6张WiMAX运营牌照,内地北京已制定了150个基站建设计划,并计划2008年前建成为奥运会服务。此外,上海、成都也在积极推进WiMAX建设。这次北京的无线城市计划采用的是WiFi+WiMax(802.16d)的混合模式亡案。Wi-Fi主要提供短距离固定宽带无线接入,WiMAX(移动)主要提供移动宽带数据接入服务。
目前全世界发展“无线城市”的模式有三种。在目前无线城市的发展模式中,一般是由政府投资,设备商负责建设,但网络究竟如何运营,又采取何种商业模式,目前尚未有定论。这也为“无线城市”的长久发展打上了问号。
第一种模式,完全由政府独立建设,把无线网络作为公用事业,政府预算拨款,对无线网络进行建设和运维,向市民和游客提供免费或低价格的服务。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无线网络属于公益性质,用户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免费和低价。但很少有国家或地区采用这种模式。原因在于,这种模式存在着四大缺陷:第一,尽管Wi-Fi网络成本低廉,但要求政府每年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和运维,对于依靠税收的政府来说,也很可能会构成经济负担;第二,既然不以营利为目的,对网络的运营方,也就是政府来说,缺乏激励机制,很可能导致无线网成为“面子工程”;第三,政府公职人员对用户需求不够敏感,其提供的服务质量难以把握;第四,一旦无线网络出现问题,政府由于其工作流程所限,响应速度相对缓慢和滞后。此外,这种模式下,即使以上四大缺陷全部克服,也仍然面临运营商的利益难以权衡的问题——受政府运营的免费无线网络冲击最大的,无疑是传统运营商的“地盘”。此前,欲向市民提供免费全城Wi-Fi的法国巴黎市政府遭到法国电信“逼宫”,免费Wi-Fi被迫叫停,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而无独有偶,前不久香港几家3G运营商也要求特区政府就免费Wi-Fi和3G发牌问题做出答复。
第二种模式,由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来完成无线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不过,这种模式在目前无线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来看,似乎更加不现实。如果要让运营商提供免费无线网络,他们的惟一的动力就是增加客户粘性。但要让运营商们为主打免费的无线城市掏钱,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如果允许运营商收费,那么,无线网络收费如何定价又成了新的难题。
第三种模式是基于以上两种模式的,也是目前被较多国家采用的方式,就是由政府和运营商共同协作,建立无线城市。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作用是主导和监督,运营商负责搭建和运维。目前,新加坡的“智慧国2015”计划中Wireless@SG就采用这种模式。据新加坡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信息产业领事兼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中国司长莫文波介绍,Wireless@SG项目是由新加坡政府和3家运营商一起共同完成的,所建的无线网络已投入使用,截至2007年5月,无线宽带用户已达到42.8万人。按照合同,3家运营商将为用户提供2~3年的免费无线宽带接入。也就是说,到2009年12月31日前,新加坡居民和游客都将享受无线宽带服务。作为补偿,新加坡政府允许运营商对无线网络的增值服务进行收费。
6月25日上午,北京“无线城市”项目的运营商中电华通宣布,从6月25日起,北京将可在城区实现无线上网。此次信号覆盖开通范围包括二环、三环、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地区及望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宣武椿树、亦庄地区等,覆盖面积共100平方公里,北京的无线宽带网络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无线城市网络。下一步规划,目前完成的是一期覆盖。第二期将于2009年年底完成五环以内的城区625平方公里覆盖,普及无线宽带高速上网,技术应用已经在崇文区新世界商圈等几个地点内开始试验。到2010年年底,第三期将建设完毕,将实现北京市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收费政策:目前,中电华通已宣布在奥运会期间无线上网免费,也就是说,在一期建设覆盖范围内,任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地享受到免费的无线宽带上网服务奥运后,北京无线城市项目将正式开始运营,将实行收费政策。有4种收费标准可供选择,分别是:20元1天无限上网卡,60元5天无限上网卡,80元无限包月卡和按时间每分钟收费0.12元。之前,南京无线宽带上网业务推广期,用户上网的资费标准是0.05元/分钟。信号覆盖:目前,该无线上网项目还只是信号室外覆盖,少数室内可以收到信号;下一步将实现室内覆盖,因此,用户在室外可轻松实现无线上网。
免费的无线接入,并将此作为评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费城是最早实行这样计划的城市,政府于2005年初开始在全市135平方英里部署无线覆盖。紧随费城之后,奥克拉马哈市也进行相同的计划,将使用1000个室外无线Mesh AP来覆盖620平方公里的城区。此外,美国波士顿,以及新加坡和伦敦等地,也已展开无线城市计划。
“无线城市”项目――免费才是金字招牌,一旦涉及收费,以台北为例:台北号称是覆盖率最高的无线城市,但台北市目前公众WiFi 付费用户仅四万人。对于投入大量资本与时间建设无线基地台的承包商来说,微薄的收入导致扭亏遥遥无期,然而,相较于ADSL的资费,WiFi目前的资费算不上贵。在台北同时也可享受3G无线上网服务。3G在台湾已经推出多年,有不少电信运营商贩卖3G无线上网卡,售价不贵,插到笔记本电脑后就可以上网。但上网包月费是WiFi服务的两倍以上,虽然 WCDMA技术的传输速率理论值仅有384K,远小于WiFi,但好处就是几乎走到哪里都有讯号。经过测试,使用3G在高速公路上一路联机两小时不曾断讯。速度慢的服务却因更全面的覆盖而收费较贵。消费者愿意花钱买自由才是真正人们想要的,而公众WiFi将面临其他广域无线技术的严重挑战。
然而与此同时,世界已经驶进了3G的快车道,“无线城市”能实现的功能,在3G网络之上同样能够实现,这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用了两个不同的网络去做同一件事,无论是在经济上角度还有使用方便的角度都不合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无线城市”和3G尚未足够发达时,由于需求不同,所面向的用户群众的不同,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不同,这些等等的不同,是“无线城市”与3G同时开花的原因,但当两者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呢?“无线城市”建网成本再低,能低得过3G网络附带做“无线城市”吗?无论是否附带做“无线城市”3G网络本身就要对使用区域进行全方位覆盖,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电信联盟近日发表报告称,全球手机用户到2007年底已超过33亿,2007年的电脑用户为10.3亿户,以手机数量与电脑数量之比为3:1,加上“错峰”效应――电脑上网的高峰为上班时间,手机上网的高峰为休闲时间,3G网络附带做“无线城市”所需增加的带宽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到了这个时段,“无线城市”所谓的建网低成本的优势反而成了他的劣势,举个简单的例子,3G网络打造的是“无线移动国家”,即在一个国家之内进行全面覆盖,而“无线城市”仅限于一个国家之中的某些大中城市,如果你是用户,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之下你会选择“无线移动国家”还是“无线城市”?答案很明显,是人都会选择“无线移动国家”。
既然“免费使用”并不是“无线城市”的一种主导的和成功的模式,在同样要收费的情况之下,“无线城市”成本又要比“无线移动国家”要高;在建网成本上“无线城市”要比“无线移动国家”高――3G网络打造“无线移动国家”只是顺手牵羊,可视为零成本建网,在规模成本上“无线城市”要比“无线移动国家”高――当3G进入普及期后,用电脑无线上网的用户要比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少得多,从品质角度来说,“无线城市”不可能像“无线移动国家”这样实施全方位覆盖,这意味着如果你在在车上的话,“无线城市”将会视地段的位置时有时无,举个例子,从深圳坐车到广州,虽然只需走短短的几十分钟高速路,如果你是“无线移动国家”用户的话,你将得到无缝的无线网络服务,但如果你是“无线城市”用户的话,恐怕有一半的时间只能用来看窗外的风景了。
“无线城市”在品质上或成本上能够与“无线移动国家”取得竞争优势的路在理论上还是有一条的,就是“无线城市”与“无线移动国家”共用WiMAX及演进,WiMAX及演进既是3G和4G的标准,又是现有“无线城市”的标准,成本上必然比用其他的3G及4G标准打造手机网络时代更低,这在理论上无疑是最佳的方案,但事实上却是此路不通,由于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关系,美国、欧洲和中国不旦想使用自己的标准,而且还在标准之争上明争暗斗,欲致他人于死地而后快,自己能独霸天下则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对手能杀死一个算一个,在3G时代,主流的标准是WCDMA,美国的两个3G标准CDMA200和WiMAX则是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中国的TD-SCDMA风头正盛,大有后来居上的意味,WCDMA与TD-SCDMA的长期演进已经确定为LTE,与移动WiMAX (IEEE 802.16e)及其长期演进版本(IEEE 802.16m)并不兼容,而事实上,到了4G时代,WiMAX (IEEE 802.16e)及其长期演进版本(IEEE 802.16m)被边缘化已经成为定局(详见拙著《欧洲与中国联手LTE围剿美国4G标准》)在2008美国无线通信展上,沃达丰CEO阿伦·萨林(Arun Sarin)提出应该把LTE看作综合性标准,把WiMAX看作LTE的一部分即LTE TDD。萨林指出,面向便携终端的互联网业务在今后将更加重要,对于业界而言,支持LTE阵营与WiMAX阵营之间的竞争并不划算,如果把WiMAX定位于LTE的TDD分项,那对于业界来说将能获得可喜的结果。阿伦·萨林的言下之意无非是说:“美国人,投降吧,继续抵抗是没用的,一旦你们投降,LTE联盟是会留你一条生路的。”
既然当3G网络发展到普及期之时,两个重复建设的无线网络纯属资源浪费,二合为一理所应当,而“无线城市”与“无线移动国家”两网之间的优劣对比又是如此之悬殊,并且“无线城市”通向WiMAX及其长期演进版之路已被中欧联手堵死,WiMAX及其长期演进版可以说是在3G无线移动网络领域里被中欧联军打得溃不成军,众叛亲离,所以,“无线城市”的结局也就毫无悬念――“无线城市”将会被3G无线移动网络构成的“无线移动国家”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