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跻身北京科技条件平台重要位置
来源:农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快到午饭时间了,北京农村科技服务港接到门头沟区雁翅镇芹峪村农村科技协调员彭德生的紧急电话,反映协会27家养殖户近10万只30龄的雏鸡不同程度存在咳嗽、打呼噜等病症,而且陆续有死鸡出现,养殖户心急如焚。

  农村科技服务港立即组织农科院有关专家尽快赶到现场。专家们在了解了发病前饲料和用药情况,分析雏鸡粪便及鸡舍周围环境,对病死鸡进行了现场解剖后,排除了禽流感等传染性疫病的可能性,给养殖户吃了定心丸。专家还抽取血样带回实验室分析,指明了病因,及时提出解决措施,遏制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为养殖户避免了巨大经济损失。

  像这样的事情只是农村科技服务港及时解决农民科技需求,促进科技成果推广的其中一例。农村科技服务港正是凭借快速推广农村实用科技成果的优势而跻身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是针对首都中长期专项的科技条件需求,由北京市科委逐步完善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研发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农业与农村建设等领域的公共研发条件服务平台后,形成的具有北京特色的“领域平台集簇”。它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和首都科技条件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首都科技地位、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作用的重要战略举措,它以“落实科技进步法、促进首都科技资源共享”为指导,以联盟化和信息化为手段,促进科技资源条件开发、共享,发挥科技条件平台服务于科技重大专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支撑作用,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到2010年,首都科技平台将整合100亿元可供开放的科技条件资源,为服务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发挥更大效益。为促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近日北京市科委对具备条件的单位进行了授牌仪式。到目前在各个领域已授牌的平台达20家,其中包括北京农村科技服务港和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

  农村科技服务港是一个集公益性、中介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平台,以构筑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工作主线,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服务对象,通过成果推广、技术培训、下乡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科技港自成立以来,本着“打造科技惠民的公益性服务平台,解决农民科技需求,促进科技成果推广”的服务理念,在京郊推广了大批的实用农业科技成果,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这次被授牌的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创建于2005年,是由北京市科委倡议发起,联合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农委,同时联合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及北京地区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建设。依据北京资源优势和特色,育种平台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依托,联合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出模式”、“出成果”、“出人才”为目标,变小规模的封闭研究为大兵团式开放研究,变单一目标为复合目标,变政府各管一摊为统筹协调,建设开放、创新、高效的共享网络合作研究模式。

  三年来,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已有二系杂交小麦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超级玉米品种选育及中国玉米DNA指纹库、蔬菜抗旱育种公共创新平台建设、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等项目入驻育种平台。现有7家政府部门、9家企业、20家科研院所、12家大学参与平台建设,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达到420名,共选育小麦、玉米新品种38个,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