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原则及着力点探讨
来源:理论前沿 更新时间:2012-04-14

李晓东
 
  [摘要]  政府的有效性最终要通过政府的执行力来体现。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把握六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  政府管理;  政府执行力;  原则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进“执行力”,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充分表明新时期建设和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提高政府执行力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提高政府执行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建设高效、责任政府,充分履行政府职能,确保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提高政府执行力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基本要求是: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和政府各项方针决策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能力、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实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政府有效执行的前提与基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完善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评估与反馈制度,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要明确规定各类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行政决策责任制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决策、执行与监督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运行机制。

  (二)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行为的基本准则。只有通过依法行政,才能使行政行为更规范、行政执行力更强。要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需赔偿。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公民权利,及时起草或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解决实践中迫切需要立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确保执法公正。要进一步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执法质量评价体系、执法责任考评体系和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和制约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全面正确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途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和适度分离的要求,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责权限,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凡是不该由政府管的事,坚决不管;凡是应该由政府办的事情,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不折不扣地办好。各级政府要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和配套方案,加强督促指导,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

  (四)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这是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都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为确保政府执行的正确和顺畅,必须将行政决策及执行的全过程都置于法制的、民主的、公众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要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制度,努力实现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按照建立健全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把提高政府执行力作为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节约政府的重要抓手。

  二、提高政府执行力的着力点

  随着世界范围的公共行政改革不断推进,各国都把提高行政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力求通过提高行政执行力有效解决政府效能问题,通过提高政府公信力解决政府诚信及与公民的关系问题。一定程度上说,政府执行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成为在现代化进程中评价政府优劣的重要尺度。当前,我们提高政府执行力应着眼于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执行理念。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承担着贯彻执行上级政策、制定本地区或本单位战略决策的任务。因此,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关键首先在于各级政府的决策层。各级领导应带头更新执行理念、强化执行意识,坚持一手抓决策、一手抓执行。要重视调查研究、学习思考,力求决策科学民主,保证战略和计划切实可行。要努力建设执行文化,引导执行行为,整合执行资源,凝聚执行能力,真正做到了解民情、代表民意、凝聚民心、汇集民智,把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

  (二)强化执行力量。各级干部起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组织协调、执行管理的作用,是政令执行的主要承担者和责任人,也是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重要环节。要形成各种有利于行政执行的理念和氛围,促进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作风的转变,使公务员自觉意识到:执行是一种压力,一种纪律,一种激励,一种作风,一种合力,增强公务员的目标感、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使其在工作中讲政治、重行动,讲原则、重结果,讲速度、重质量,确保政府在强有力的执行中实现自己的决策目标。

  (三)优化执行效能。创新执行方式、优化执行效能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有效途径。要完善执行组织体系,科学配置执行权力,优化和规范职能部门的设置;要构建有效的执行流程,规范行政程序,形成有序合理的执行步骤,避免执行失范和执行偏差;要建立高效的政府资源配置机制,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保证执行的重点部门、重点任务及关键环节的资源获取优先权;要采用先进的执行技术、手段和方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四)实施绩效管理。实行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强化政府绩效意识,实施绩效管理,将政府执行力落到实处;要用科学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来引导行政资源的配置,激发和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将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与绩效管理结合起来,用绩效作为评价和考核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执行力的基本尺度,为提高和强化政府执行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推行行政问责。推行行政问责制对于提高行政执行力尤为重要。要落实各层级、职级所承担的责任,制定清晰、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的执行目标。按照权责一致、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有错必究的原则,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要规范行政问责的主体及权限,解决由谁来问责、谁来监督的问题;规范行政问责的客体及其职责,明确责任种类及责任追究方式;规范行政问责的程序,实现行政问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执行力责任评议、警示、奖惩制度,不断完善考核的程序、标准和办法,强化经常性的监督。

  (六)提高公务员素质。公务员的执行能力决定着政府的执行能力。要培养教育公务员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和执行的坚定性、创造性、群众性、高效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以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使执行效益最大化。要通过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公务员执行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为提高政府执行力提供人力支持。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第7期半年制中青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