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
 

 
 
  主要目标

  ●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示范区

  ● 引领全省科学发展的“首善之区”

  ● 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 跻身亚洲重要城市行列,整体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三二一”产业发展优先次序,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加快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宜居城市

  以“生态优先、宜居为重”为总要求,深化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研究,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在引导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纲领性作用,构建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卫星城和小城镇组团发展、相互协调的城镇体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发展战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我市建成全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特作如下决定。

  一、把广州建成全省“首善之区”,是继续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把广州建成全省“首善之区”是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要战略部署。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提出的关系我省长远发展的重大命题,是统领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主题。把广州建成全省的“首善之区”,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全省发展大局,进一步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作用,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城市化发展新目标、新定位,以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自觉行动和具体实践,在全省科学发展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2.把广州建成全省“首善之区”是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此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多年持续快速发展累积下来的问题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相互交织,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改革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发展水平相比,我们仍有较大的差距。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我们只有坚持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引领,切实增强“首善”意识,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才能推动广州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当前尤其要针对发展目标视野的局限性继续解放思想,破除传统地域思维定势,拓宽世界眼光,增强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胆识和气魄;针对人口资源环境制约继续解放思想,破除片面追求总量、速度的观念,               (下转A2版)


  力争用5到10年的时间,努力把广州打造成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示范区,引领全省科学发展的“首善之区”。

  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精心打造“广州服务”品牌,把广州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把建设创新型城市放在经济建设战略任务的首位,以“广州创造”提升“广州制造”,建设创新型广州。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具有广州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世界眼光谋划广州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以梯次定位引领梯度发展。

  创新规划理念,实施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生态优先、宜居为重”为总要求,构建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卫星城和小城镇组团发展、相互协调的城镇体系。

  (紧接A1版)突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积极探索效益优先、生态优先、富民优先、节约优先的发展新路;针对结构性矛盾继续解放思想,破除对工业化的片面理解,确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着力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针对体制机制障碍继续解放思想,破除僵化思想和既得利益格局的束缚,着力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增创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新优势;针对关系社会公平和民生福利的突出问题继续解放思想,破除“重物轻人”、重生产轻分配、重效率轻公平、重经济增长轻民生福利的思想,更加突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核心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

  3.把广州建成全省“首善之区”是抓住新的重大战略机遇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大城市群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蓬勃兴起,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快融合发展,为广州提升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提供了新的机遇。2010年亚运会为广州提高国际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提供了难得契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快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步伐。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4.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建成全省“首善之区”为引领,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着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国际竞争力,着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着力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发展人民民主,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建设宜居城市,着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5.主要目标。力争用5到10年的时间,基本建立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努力把广州打造成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示范区,引领全省科学发展的“首善之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跻身亚洲重要城市行列,整体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显著下降,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宜居城市环境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加快转型,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现代化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更加完备,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花园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新优势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开放型经济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社会更加充满活力。

  ——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市得到全面落实。

  ——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服务型政府基本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三、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

  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三二一”产业发展优先次序,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加快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6.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实施产业融合、布局优化和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精心打造“广州服务”品牌,把广州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做大做强空港经济和海港经济,充分发挥广州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加快推进广州空港、南沙和黄埔三大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亚洲现代物流中心。加强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加快发展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和广州科学城金融创新服务区,促进金融保险业集聚发展,积极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着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发展壮大总部经济,着力打造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加快中央商务区、临港商务区、会展商务集聚区及其延伸区建设,着力打造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咨询、网游动漫、影视传媒等创意产业,着力打造区域“创意之都”。大力发展信息、科技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大力推进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优化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

  7.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编制和实施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软件等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环保和新能源、数字家庭等产业。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器材等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标准推进广州科学城和科学城二期、天河软件园、国际生物岛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信息、软件、网游动漫、生物及新材料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引导有条件的区和县级市建设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8.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完善现代产业链条。以壮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做强先进制造业高端环节,跨区域延伸产业链条。继续做强做大汽车产业。提升石化产业规模效益。扩大现代造船工业产能,把广州建成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继续扶持数控装备和成套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省市共建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强先进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9.立足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完善生产力空间战略布局。综合评价各区域经济社会条件、资源环境和产业集聚力,围绕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积极构建“一带六区”产业发展格局。东部产业带:整合广州开发区及萝岗、黄埔周边地区、增城南部各组团,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带。南沙临港产业区:以南沙临港工业为中心,打造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港口物流业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北部空港经济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打造空港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集聚区。中心城区总部经济区:深化“中调”战略,打造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务会展、商贸旅游文化集聚区。东南部产学研创新区:以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为重要载体,打造集教育、培训、研发、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区。南部现代服务业发展区:以广州铁路新客站-长隆-万博为轴线,打造商贸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区。东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山区自然资源为依托,打造复合型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区。

  10.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和“腾笼换鸟”步伐,推动和引导低端产业和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总部经济。把企业搬迁转移与加快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加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立产业发展与劳动力需求相协调的统计、分析、预测、评估和决策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控制人口总量,改善素质结构。制定优秀进城务工农民入户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把建设创新型城市放在经济建设战略任务的首位,确立建设全省自主创新策源地和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广州创造”提升“广州制造”,建设创新型广州。

  11.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逐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调整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支持重点产业自主创新,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增加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入。构建社会化、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评价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切实把科技行政管理重心转移到加强规划引导、制度建设、政策调控和公共服务上来。

  12.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把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更多地投向企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集中力量重点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示范工程,加大力度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企业,争取进入国家布点。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支持龙头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和工作成效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大力扶持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发挥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作用,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13.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用3到5年的时间滚动支持、分步实施电子信息、信息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数字家庭等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

  14.加强新型产学研联合,完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探索建立产学研各方利益协调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充分利用广州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智力资源与科研条件,围绕广州自主创新重点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链,规划、建设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搭建创业投融资平台,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加快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加强技术市场建设。

  15.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重要环节,大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创新型人才及团队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培养研究开发、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采取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引进各类创新人才。推进“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充分利用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等平台,引进海外各类高层次人才。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

  五、提升开放型经济国际竞争力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具有广州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升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极化作用。

  16.以世界眼光谋划广州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以梯次定位引领梯度发展。面向世界、服务全国,依托粤港澳合作,立足珠三角城市群,科学确立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在珠三角、广东和粤港澳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确立发展成为未来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中心的定位;在服务华南、服务泛珠三角、服务全国的维度上,确立建设成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的定位;在亚洲城市体系中,确立加快建设辐射东南亚以至亚太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商务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逐步发展成为亚洲重要城市的定位;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主动参与合作与竞争,力争经过20年到30年的不懈奋斗,跨入世界重要城市行列。

  17.以深化穗港澳台合作为突破口,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密切政府间在发展规划、重大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披露、规则对接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建立穗港澳金融合作区、会展合作试验区及物流、服务外包合作园区等,吸引台资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联合构建穗港澳台贸易投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和“大通关”信息平台,推进技术创新平台、研发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民间组织、中介组织和行业组织等方面的合作。

  18.推动外经贸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创新外经贸发展模式,重点提高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比重,促进加工贸易向高端转型,调整优化进出口结构,拓展多元化外贸市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强化国家级开发区、功能区在产业集聚、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辐射带动功能。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境外加工贸易和合作开发资源,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体系。支持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19.学习运用国际通行规则,更紧密与国际经济接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促进营商标准与做事规则国际化。加强对世贸组织规则、国际贸易法规特别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学习和研究,提高灵活运用国际贸易准则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纠纷的能力。加强与国外金融保险、投资并购、会计、审计、律师、信息咨询等行业性组织的联系与沟通,以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办事准则推进各类专业性行业组织及机构建设。加强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维护经济技术安全。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机制,提升风险防御能力。

  六、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

  坚持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发展依靠人民,城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增强城市亲和力、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全市人民的美好家园。

  20.创新规划理念,实施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生态优先、宜居为重”为总要求,深化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研究,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在引导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纲领性作用,构建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卫星城和小城镇组团发展、相互协调的城镇体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发展战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

  21.立足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以空港、海港和高速快速公路、城际轨道为主骨架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打造连通世界、辐射东南亚、服务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推进白云机场扩建工程、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南沙港区扩建工程,协调推进广州铁路新客站、广珠铁路和武广、贵广、南广、广深港客运专线等建设。积极构建以广州为中心,广州至深圳、珠海为主轴的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络和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打造一小时经济圈,构建广佛都市圈。继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城市高速快速道路系统主干网,加快东部交通网络建设。坚持公交优先原则,构建城市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推进电力供应、能源保障体系、天然气利用、饮用净水及城乡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对建设宜居城市的支撑能力。

  22.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花园城市”。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制定和实施“花园城市”建设行动纲要。严格实施环保规划,完善环保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继续重点加强大气、水等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灰霾天气治理力度,加强河涌整治和水资源保护,建立健全珠江水系污染治理联防联治机制,充分发挥在珠三角城市区域大气、水污染治理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节能减排,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研究实施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的生态补偿制度。深入实施“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巩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城市林区林带和园林景观建设,力争到2010年将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5%,整体提升城市环境绿化、净化、美化和艺术化水平。

  23.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按照属地管理和责权对应原则,进一步创新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事权下放,做到责权利一致。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整合市、区、街三级城市管理资源,统筹综合执法与部门执法,实行街道综合执法,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抓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健全食品药品监管,加强食品安全动态监控,加快建设广州食品物流配送基地,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改进外籍人员服务与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

  24.建设“信息广州”,创建国家信息化示范城市。全面加快城乡信息化发展,推进政务、产业、商务、生活数字化和网络化,构建信息社会框架。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无线宽带城市和光纤宽带网络,率先推进数字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打造国际枢纽型信息港。广泛推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加快推进生产自动化、设计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国际性电子商务中心。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增强产业优势,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行电子政务,促进政务公开,推动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健全市区两级信息化管理部门,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强地方信息立法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实施信息富民、信息兴业、信息理政、网络文化四大工程和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不断提高市民信息素质,倡导数字化生活方式。

  25.以迎亚运为契机,努力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变”。实施亚运城市行动计划,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得到根本改善。巩固扩大“创模”、“创卫”成果,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城市交通、公共秩序、环保监控、市容环卫、公共安全管理。坚持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实施“中调”战略相结合,分阶段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强岭南传统建筑保护和修缮。积极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城市内部环境、建筑物外观等整治和修饰,整体提升城市形象。

  七、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6.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发展特色、效益、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生态、科普和观光旅游功能,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农村土地征用“留用地”政策,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扶贫帮困机制,落实农民财政直补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支持性收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对北部山区镇发展扶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7.加快中心镇建设,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把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道路交通建设拉动城镇化。着力统筹城乡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中心镇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构建小区域特色经济中心。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平台。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打造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在中心镇先行先试,建设城乡管理体制创新示范区。促进城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统筹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逐步把中心镇建设成为现代化卫星城。

  28.推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互动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园或工业带,建立健全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政策引导、利益分配、投资促进机制,以区、县级市和中心镇为依托建设产业转移园区,积极盘活利用低效工业用地,全面推行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高标准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依托产业和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农村居住社区,积极推进农民公寓建设,逐步推进分散农村居民点的适度集中归并,有序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

  29.深化城乡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稳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比例。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政府补贴的农业保险体系。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实行更加灵活的户籍迁移政策,深化户籍相关配套改革。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有序流转,探索宅基地置换机制,严禁违法用地。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立广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全市城乡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梯次试点,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基本框架。

  30.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城市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农。继续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整治,着力治理村镇环境卫生,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村。

  (下转A3版)


  (上接A2版)

  八、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首善之区”建设的各个环节,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31.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住房保障、就业和公共卫生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改革公共服务投资体制,放宽准入限制,打破行业垄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鼓励社会组织和社区服务机构承办公共服务项目;理顺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组织协调和公民参与的公共服务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体制改革,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以预算管理为重点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有经济优化重组,提高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效能。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政策环境,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建立健全多层次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征信系统,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和法律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和慈善公益类、社区服务类组织。

  32.优化提升城市软环境,增强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打破行政分割和部门利益格局,以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为重点,优化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和人才集聚环境。完善职能分工和管理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加强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评机关、评政风等活动,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引入公众评价调查,强化行政问责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建立督察制度和网络化综合巡查制度,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构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学习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社会管理经验,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

  九、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加快建设法治城市,为建设“首善之区”提供政治和法制保障。

  33.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落实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和“三在前”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论证、技术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建立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完善重要信息披露和重大事项听证、民意反馈、社会评议、信访接待、投诉申诉等制度,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34.壮大统一战线,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活动。巩固和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拓展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健全重大事项民主协商、决策参与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强优秀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发挥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的积极性。健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和沟通联系机制,实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工程,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35.推进依法治市,提高全社会法治程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实施依法治市战略。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加快经济立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立法。健全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建立法规实施效果跟踪检查制度。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和限制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强化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完善司法工作机制,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规范司法行为,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按照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加强政法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工作力度。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36.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新时期广州人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加强现代公民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培育和弘扬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新时期广州人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推进思想理论文化创新。

  37.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继续扎实推进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有力实施“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发展和谐文化。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加强青少年道德和法制教育,广泛开展志愿(义工)服务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向学崇文新风气,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38.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遵循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鼓励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以数字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为重点,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大力推动文化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农村书屋等工程,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建立文化事业共建共享长效机制,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举办2010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为契机,促进体育事业实现新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整合对外宣传资源,打造宣传推广平台,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

  39.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挖掘和保护,打造岭南特色文化。发挥广州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的引领作用,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深入挖掘整理和传承展示岭南文化资源。保护岭南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挖掘岭南建筑、园林、书画、戏曲、诗歌、音乐、饮食、民俗和民间工艺等丰富内涵,建设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精神家园,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

  十一、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全面落实66条惠民措施及补充意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40.大力推动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均衡发展机制,巩固和扩大创建教育强市成果,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改革与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机制,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加快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特殊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41.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提高人均筹资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发展民营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急救医疗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4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者收入。全面建立与经济发展及物价增长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加快最低工资标准法制化进程。建立工资指导线执行备案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企业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企业职工薪酬制度,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收入福利水平。到2012年,力争全市城乡居民总收入比2007年翻一番。

  43.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财政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科学调整支出结构,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逐步加大对社会公益性事业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市对区、县级市财政管理体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对预算外资金使用的管理,建立绩效预算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探索涉及财政资金的审计报告向社会公开的办法和途径,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和监管机制。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加强财政监督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44.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程,实现创业富民。加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援助制度,全面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统筹城乡就业,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素质就业、稳定就业。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深入实施本市城镇失业人员(含农转居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劳动合同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探索财政补助、国有资产收益划转等多渠道社保资金筹集方式,建立统筹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体系。健全就业培训、技工教育、劳动关系协调和社会保险工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慈善捐赠机制。健全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慈善事业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性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具有广州特色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其他商品住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45.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格局。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职业制度,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社会工作人才配置机制,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薪酬保障和激励机制,逐步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推行社会工作财政扶持制度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确立财政资金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渠道地位和导向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向社会工作投入。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

  46.扎实推进“平安广州”建设,提高市民安全感。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刑事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和多发性犯罪,集中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加快开发“警务信息综合平台”,严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深入开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治安管理与城市管理、行业管理、市场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有机结合。改进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完善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维稳工作机制。有力防范、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扎实推进反恐怖斗争,做好亚运会安全保障工作,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建立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对处理机制,加快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网络,加强监测监控,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努力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设“首善之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47.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努力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认知、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48.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立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可考核的量化指标,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考核标准,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奖惩、培训的重要依据,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善于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和督促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开拓创新能力和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全面实施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

  49.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组织创新活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激发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基层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信息发布等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拓宽党员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渠道。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任期制暂行条例》,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探索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办法,逐步完善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50.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以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企业、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广泛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抓好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社区“双联双建、双争双促”活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探索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公务员的做法。健全党组织生活,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

  51.弘扬优良党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中央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我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和促进政令畅通。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以及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推进“首善之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