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信息前沿存在”
来源:商业博客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的信息战到底怎么打?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今天,在信息战的物质领域,我军肯定难以在短时间内赶超发达国家军队尤其是美国军队,因此,“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略思维就愈加凸显出时代的正确性。随着信息疆域、信息边疆、信息边界、信息主权的现实形态愈加清晰,“信息前沿存在”的概念应运而生。非对称思维观和信息疆域理论就构成了一个新的思维支点。从这个思维支点出发,深入探讨“信息前沿存在”这个信息战的新概念至关重要。

  一、战争思维的新火花——存在的灵感

  (一)中国围棋中的博弈原理

  中国围棋博大精深,博弈论深不可测。即使现代最快运算速度的超级电脑和最优秀的程序师,都无法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的办法,制造出世界上能够战胜人类的对弈软件。而对于顶级棋手卡斯帕罗夫来说,7年前败给IBM公司的“深蓝”电脑,就意味着“深蓝”是可以战胜人类的超级国际象棋电脑。

  围棋的实战,无非包括“成空”和“走势”两种对弈形态。但正是这两种带有虚实、阴阳、奇正相间的棋势,构成了围棋的千变万化以及电脑程序的无法模仿。围棋对弈中,棋手以“势”或以“空”能否取胜,主要取决于棋手的“算”和“计”能力。这种能力,看不到形态,但观棋者却能够从对战过程中看到棋局的形势。这种形势反馈到棋手的“算计”能力,进而推到棋手的大局观、优劣观、手筋等,就构成了围棋博弈中的“信息前沿存在”形态。简而言之,日本“宇宙流”高手武宫正树重势轻实地,中国九段聂卫平重实地取胜,他们形成了围棋博弈中两个不同的“信息前沿存在”形态。

  (二)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精髓

  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十分讲究“胜策”和“奇正”,并强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战胜策”中,谋略选择的导向是“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在“先胜策”中,强调“先胜”包含着“先知”、“先算”和“先备”。在“全胜策”中,强调军事谋略最高境界是追求不需要经过残酷的战斗即获得一个双方最理想的决定性结果。而“奇正”的主体思想是“以正合,以奇胜”,通过“三十六计”的巧妙运用,改变实力的强弱转换。

  经过千百年的轮回,人们早已熟悉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中的词句以及思想,却忽视了其真正的精髓——思想存在的内在价值。而且常常站在谋略本位来看谋略。可以这样推想,谋略思想是由语句组成的信息,因为它们代表着千百年来的成功战例——信息战士们必须想起的大脑前沿事物,以至于不能不静下心让思考活动存在于他们的大脑中。因此,从第三视角来看,就会感受到,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真正精髓不在于它在过去如何精彩,而在于它在今天如何被信息战士们应用。

  二、信息战新概念——信息前沿存在

  (一)信息前沿存在的由来

  必须承认,信息前沿存在是毛泽东的非对称思维观和沈伟光的信息疆域理论的思想产物。按照信息疆域理论。信息边疆是信息空间中一种无形的、不规则的,信息战士要竭力控占的战线。从边疆理论讲,反映到战争领域,则是实体国家有形边界、综合实力所展现出来的无形边疆,如国境线、军事基地、核武器控制范围、国际影响力等;反映到作战领域,则是训练素质、兵力部署、作战决策、指挥控制、作战效能等因素的前端体现。从前沿角度讲,信息前沿形成了战略触角、作战信息的最前沿;而“信息前沿存在”则构成了信息存在于交战线上的物质形态,而且这种形态是最前沿的。例如,国家的建设规划、战争应急计划、反恐怖作战方案,以及参谋人员拟定方案的“算”、“计”能力,指挥官的指挥养成、情报获取的可靠性、战场偶然性等。对于这些看不着、摸不到,但确实“存在”的信息,我们就称之为“信息前沿存在”。

  (二)信息前沿存在的特性

  1、潜在威胁性

  美国是世界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主要生产国,这就将美军的信息前沿“存在”于其它国家军队的指挥控制系统中。而目前这种现状不是信息技术不发达国家的军队所能解决好的。

  2、大脑前沿性

  指挥所是军队和部队的大脑。只要你建设并形成指挥自动化,你就得使用美国的CPU、软件等,这样,你的指挥所就自然挂上USA的标签了。尽管你有千招万计,但你依然无法与暗处在你大脑最前沿的“芯片”们战斗下去。

  3、可大、可小、可实用性

  可大,是反映国家、政治集团之间的信息资源、空间的多少以及相互信任程度,如法德俄与美英在解决伊拉克危机中利益之争。可小,是在微观的、具体的事件中,双方对抗的“思维对抗”等,如在防止计算机内部暗藏“后门”芯片上的对抗想像力和设计力。可实用,是作战中开拓性分析判断、决策实施程度,如战场情报系统的超常布势、兵力部署中的应急程度、指挥控制中的预想方案等。

  (三)信息前沿存在的分类

  信息前沿存在分为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可见性层面以及一个潜形层面。如果说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面是针对正在从机械化走向信息化的传统型军人的分类,那么,潜形层面则是针对已经是信息战士的军人们分类。潜形层面是基于信息空间中隐形存在形态而言的。如果说,相对于现实空间来说,信息空间由物质空间(信息平台)和数据空间(信息)组成,那么,潜形层面指的是数据空间的数据流和数据操控部分。从本质上讲,信息空间是由无限数据洪流组成的物质世界,确切地说是由电路的“开”、“关”形成的“1”、“0”构成的数据洪流世界。而在数据洪流世界中,如何操控数据洪流运转,将数据的能量如何存贮、转向、迸发出来的层面,就是我们所说的潜形层面。

  (四)信息前沿存在的案例

  信息前沿存在自古就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烽火台体系。只不过,在信息战形态更加明显的今天,专业性越来越强而已。

  1、在作战领域内构成战场感应的触角

  在作战领域,信息前沿存在决定着关键的时间、关键的地点、关键的“信息流”运用艺术的高低。

  战场感应能力直接决定着战场情报的真实与准确程度。而触角则犹如海蜇的“触须”那样,代表着战场感应能力的最前端。一有风吹草动,则中枢能够迅速获知有猎物上钩。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之所以在人们意料不到的时间和地点“意外”开战,那是因为它的战场情报触角已经伸及到伊拉克各领导人的寓所中。这样,美军由高技术战场侦察系统、地面特种部队、伊拉克反政府力量等构成的“信息前沿存在”战场形态,就决定了美军敢用第3机步师这样小的部队,直指巴格达。“全图战争”这种看着对方的一举一动打对方的战争,就是伊拉克战场上“信息前沿存在”形态的最佳描述,而“精确闪击战”则是机械化战争时代最后的称呼。在“全图”环境中,战场感应的触角除了上述各情报力量(系统)外,还有指挥官的情报感应的触角。因此,触角本身也包括两个方面:有形的触角和无形的触角,而最前沿的则是指挥官的信息判读、做出决策并行动的大脑本身的思维触角。

  2、在思维较量中成就指挥控制的质量

  信息前沿存在既决定了作战环境透明的程度,又能够直接成就指挥控制的质量。墨子斗公输班(鲁班)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兵棋推演案例,墨子通过此法之所以避免了宋的灭国之灾,其实就是因为墨子有守城之计——这样的威慑因素。而墨子毁公输班的云梯、掘壕等策略的“一步一动”的招式,通过虚拟世界中的指挥控制程序告诉公输班:如若攻战,则必失败。尤其当墨子告诉他“我的学生们早就在城墙上等着你”时,更令公输班感受到对手指挥控制的高超而一筹莫展,随之向楚王建议取消攻战。

  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兵力部署上按照“信息前沿存在”的原理,紧紧抓住巴格达这个战略目标,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南实北虚,虚实结合,构成四面围攻态势,并一步步地将伊拉克军队压向巴格达。这样的兵力布署(方方面面的实际“信息”),这样的紧急(萨达姆大脑中大脑中最先想的东西——前沿),这样的四面围攻形势(实实在在“存在”的压力),直接决定了他指挥控制的紊乱(质量)。

  三、信息前沿存在——真正的震慑力量

  (一)由实体前沿存在到信息前沿存在——边疆的延伸

  今天,美国按照《海权论》思想将自己的战略触角伸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从而构成美国战略力量的实体前沿存在形态。其它国家要想获得战略力量配置的同等优势,必须以时间、科技、实力、谋略等逐个的轮换,这也是美国为什么强大的理由。苏联人曾经企图遍布基地与美国对抗,但最终换来的是苏联的解体。苏联人的错误不在于他们的努力,而在于他们对解决问题思维模式的固守。按照“加速度”原理,你若要赶超对手,必须要有最大的加速度,而且必须付出时间的代价。这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双方科技、国力等比拼的是实现目标时间的长短。这就是“量变思维”模式。竞争的结果是,优势者依然是优势者,劣势者仍然是劣势者。在短时间内打破僵局的唯一办法就是寻求思维模式的突破。对应的,“质变思维”模式应运而生。“量变思维”和“质变思维”最大的异同在于解决问题的思维参照系不同。前者强调“按照现有的成功模式解决”,后者强调“按照别人没有的思维模式解决”。我们优选“质变思维”模式。在“质变思维”模式中,必须讲究思维的奇正和巧妙。典型的原则就是“如果不能打败对手,那就震慑对手”

  这样,如果能够将己方的信息震慑能量存在于对方的信息疆域中,尤其是信息疆域的能量集聚中心点上,就足以令对方延伸到我方国境线上实力边疆形同虚设。目前最成功的信息前沿存在例子就是美国人自己。美国人将自己的CPU以及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存在于世界各国政要、指挥官以及军队的计算机中。这种震慑力真正构成了美国的边疆延伸——将已经优势的实体前沿存在上升到信息前沿存在。

  (二)触及心脏地带的利刃——不寒而栗的阴影

  《西游记》中,最精绝的不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而是他如何钻进别人的肚子里,令对手不得不折服的故事。尽管对手极不情愿,但当猴子左蹬腿右打滚时,那种触及心脏地带的痛楚,会令所有的对手不寒而栗,乖乖屈服。美国人正是现代信息战中的孙猴子,英特尔的CPU、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既令人爱,又让人怕。当你上到互联网时,你以为你保密得天衣无缝,殊不知,要么通过CPU的某个电路,要么通过操作系统的某个小软件,你电脑中的秘密荡然无存。而这两家公司都有CIA和美国军方的特别人员进驻,以便于将特制的CPU和视窗系统卖给他们感兴趣的国家或者地区。社会主义中国正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国家。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以“空手道”来保证他们的信息前沿存在。一方面,美国大叫“台湾不得独立”;另一方面,美国军火商明目张胆地卖给台军先进武器。这种两面派的手法表面看似明白,背后实则包含着诸多的精彩,体现了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前沿遏制”而形成的信息前沿存在形态。目前,随着美台军事交流的深入,以美军作战思想武装起来的台军正在演变成缩版的美军,临界点就是“数据链路”系统于某个时间装备给台军。这样,台军完全可以借助于美军强大的侦察预警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战力的“质化”提高。在台海问题上,美国影响力的始终存在,实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那“触及心脏地带的利刃的阴影”。

  (三)信息前沿存在的最高境界——思维存在制胜

  冷静地想一想,什么是这世界上最令人可怕的?是核武器,是强大的军队,还是其它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实,这些看得见的东西并不可怕,因为人们已经知道如何对付它们了。“如果打不败你,我可以威胁你”,那么,最令人可怕的就是这些威胁之词。你想不到,在某天某地会发生某事,以及“他”在想什么,准备干什么?这些才是世界各国对恐怖主义普遍恐惧的真正缘由。偶尔,有一二封来自互联网上的恐怖威胁之信,但联想到他们制造了马德里大爆炸,死伤那么多人,法国警方宁愿相信这些事是真的,而认真地大动干戈。

  那么,真正可怕的东西正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在这个范畴内,思想是最具穿透力和最具杀伤力的东西。你拥有尖端的核武器,但操纵这些核武器的士兵是同情敌方甚至是热爱敌方的人,那才是真正令人恐惧的事。美国公民约翰·沃克成为塔利班士兵令许多美国人恐惧不安而痛心疾首。当沃克经历了美国价值观熏陶后仍然接受拉登的“圣战”思想,这才是美国人最可怕的梦魇。9.11事件令美国人悲痛伤心的,莫过于恐怖分子用美国民航机,载着美国公民,以“美国制造”的特殊武器,撞击美国人心目中的“圣楼”。所以,拉登“针对美国的恐怖思想”才是美国人最可怕的恶梦。正是这种“思想存在”直接导致了美军战略思想的改变。而反恐战争中,尽管恐怖分子人数不多、飘忽不定,根本构不成什么象样的作战形态,但时至今日,其袭击的能量一直是美国兵的梦魇。

  但是,思想存在仍然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因为它们多多少少露出了马脚,各国仍然能够应付得了。真正最可怕的是潜藏在恐怖分子脑海中恐怖思维。可以相信,拉登不会亲自参与马德里大爆炸,他只需要闪一下爆炸的想法,让手下人去做就行了。甚至他什么也不用想,因为有手下人替他策划、组织、实施。所以,他只是一个精神支柱,一个思维的寄托体,他的生与死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他开创了能够改变全球政治形态的“恐怖主义思维”以及由此繁衍而生的恐怖思想、方案和行动计划。

  因此,可以说,从行动、计划、思想到思维依次向深层推论,思维的存在才是最可怕的事物。思维存在了,就有思想产物不断诞生并被人群接受,从而应用于行动。这样,相对于行动体系来说,思维早已存在。这种存在就构成了信息前沿存在的最高境界——思维存在制胜。

  (四)由“势”到“空”——信息战方法论

  以往,信息战总是被限制在信息空间中,以所谓的对“认知体”的攻防来描述信息战目标指向,以信息的攻击与防御来描述信息战的基本样式,其实,这正是犯了以“量变事物”来思考“质变事物”的大忌了。试想,你用农业时代的作战思维思考信息时代的作战思维,岂能进步?因此,信息战的方法论必须倡导由“势”到“空”。

  先打造信息前沿存在这个“势”,再形成实体前沿存在这个“空”,是信息战中“转换劣势的常规思考方法”。这个方法是基于信息的能量观来设计的。今天,人们通常认为信息是存贮、促发、转换能量的事物,却没有认识到,信息自身是有存在形态的,而且直接具备了强大的能量。除了广义的信息概念外,狭义的信息是指流动于信息载体上的数据洪流。而信息载体由信息设施、信息设备以及操纵人员组成。这样,由数据洪流加上信息载体就构成了信息空间。假如我们是《黑客帝国》电影中的信息战士,我们身处在今天这个信息空间中,这时候,你还认为信息自身没有能量吗?一个驱动程序可以驱动电脑中的某个设备,一个指令可以格式化整台电脑,甚至摧毁整个网络。那么,对于驱动程序和指令这样按照人的意志编制而成的代码型“数据”,以被驱动设备作为参照系而言:数据是有能量的,进而可以说,信息是有能量的。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网络指令可以直接改变核武器发射的方向,就知道,这样存在的能量对于战争发动者来说,是多么恐惧的事情。因此,必须要打造这个“势”。一旦开战,则迅速令其转变为决胜的“空”。

  当然,信息战方法论还不仅仅专指上述,真正的要点就是打电力,因为电力是信息战的命脉。加拿大的电力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恐慌,台湾倒下的几根电线杆,令股指下跌。因此,中国信息战方法论必须有自己解决问题的特色,而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四、信息前沿存在应用——建议性解决方案

  (一)战略——延伸中国的信息疆域

  中国既然没有能力通过基地的扩展将自己的实体前沿存在于对方的国境线边缘,那么,就要寻求在信息空间中将自己的战略前沿延伸到对方的信息疆域的思路:

  1、通过“灰色体系”延伸中国的实体疆域纵深

  思想影响力范围、互联网以及其它信息产品构成的现代信息社会的“灰色体系”。以互联网而言,赢得信息前沿存在优势的大战略是采取跨越战略及早实现“互联网中国”的目标。而对于现实情况是,目前中国是一个准信息大国,而不是一个信息强国。现阶段,我们拥有众多的网络用户,而且随着英语交流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利用互联网的交流功能足以构建并加强我们的信息前沿存在形态。

  历史上,民众对民众的交流,足以改写一个国家的战争发动能力和战争进程。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民众向美国民众发送的电子邮件可以使众多的美国民众反对战争,从而构建出“反战”的信息前沿存在形态。同时看到,民众间的交流不是国家政策和国家领导人能够随意阻止的,例如,为了切断南联盟黑客发动的网络攻击,克林顿总统曾一度试图阻断南的网络端口,但因为美国商人的反对以及情报搜集用途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2、通过庞大的市场延伸中国的价值疆域

  当我们确定了建立“互联网中国”这个战略目标时,中国则拥有更加广泛的市场。如果说在工业时代,人口众多既是一个优势,也是一个劣势。那么,在信息时代的市场定义中,人,才是真正的市场,人口众多则体现了庞大的市场优势。而且,市场在今天拥有了双重解决能力。你可以制裁我,但你同时失去了我这块市场。因此,中国的市场不是被动应付型的,而是主动吸纳型的。我们可以对友好的外国商人敞开大门,但我们坚决对支持“台独”的商人关闭发财梦想。这就是中国的市场价值新理念。

  通过这样的理念,以及庞大的中国市场,我们可以对那些企图发动战争,又想赚钱的国家和地区说“不”。而在这个“不”字声背后,我们要延伸中国阻止战争的信息前沿存在的价值疆域。可以相信,中国最终会拥有世界第一数量级的网民,就等于拥有了世界未来最大的网络市场。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通过“商品—价值观”的双向导引原则,来实现延伸我们价值疆域的目标。

  3、通过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延伸中国的战略威慑疆域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倡导他们的“全球信息路线图”。一方面,他们积极与中国合作,推销他们的信息产品,另一方面,他们通过推销运动,积极地改造中国的信息化形态——促使西化倾向更加严重。尽管如此,中华文明的魅力远不是那些怀有阴险目的的群体可以随意抹杀和歪曲的。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中性”、“仁和”、“谦让”上。这本身就是代表着人类“四海大同”的良好愿望。伊拉克战争给爱读《孙子兵法》的美军上了一堂大课,已经让美国有识军人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无限能量,从而使克劳塞维茨的“绝对战争论”无法躲藏游击队的炸弹袭击。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有最新的战略思想诞生,用我们思维所铸造的价值体系来影响和左右世界,以思维制胜,以文明制胜,延伸中国的战略威慑疆域。

  (二)战役——构建“1+n”的信息战场

  1、打造真正的信息化部队

  今天世界各国军队在打造信息化部队时常常选择一个传统部队进行改造并试验,如美军第4机械化师,既有传统部队的特性,又有数字化部队的特性。客观地讲,这种按照传统部队的思维参照系所建造数字化部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部队,主要应用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中,因此,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试验后,仍然在伊拉克战场上穷于应付。近几年,美军开始打造“联合特遣队”、“中型部队”,但仍旧是基于传统部队向数字化部队过渡的思路实施改造的。

  打造真正的信息化部队要求我们按照信息战的思维体系,以信息战士的视角来看待如何打造中国的信息化部队。宜有二个思路:一是必须执行全新的建设思路。这个思路是革命性的,而不是改造版的。就是按照信息战场的要求打造一支在体制上、编制上和装备上与传统部队截然不同的信息化部队。二是必须配备好懂得数字化建设的信息指挥官群。信息士兵,尤其是信息指挥官对于部队的建设至关重要。如果大量选配那些仅仅经过信息化知识的基本改造后的传统指挥官群承担重任,将会使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部队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2、构建“1+n”的信息战场

  “1+n”的信息战争是指1个指挥控制中心,n个信息前沿存在部队,以及n个信息前沿存在布势。这样,采取扁平式的集中控制模式,势必将n个布势,通过n个信息前沿存在部队,联结成一个作战能量集中的、架构松散的、整体作战效益最高的战场信息前沿存在形态。

  以目前的集团军架构打造这样的信息战场是有困难的,因为我军现有的集团军是基于机械化形态设计的,因此,构建“1+n”的信息战场必须以信息化军(或者是数字化军)为基础进行。以军为最大的信息化战场战役军团,走跨越式建设道路,就可以避免美军数字化建设的一系列失误。例如,在作战功能上,中国的数字化军既可以打大规模战争,也可以打“非线式”的反恐战争。当采取“1+n”新型的数字化军在封闭的环境中短时间内实验成功后,我们就可以复制推广。而对于传统型集团军部队,则采取信息化改造思路,最终使其适应于信息化战场。

  3、实现信息交战中的能量控制

  信息交战中,因为能量可以直接迸发,因此,对于以信息为打击能量流的控制将更加复杂。信息交战中的能量控制包括交战思维的控制,如类似于海湾战争中美军对逃跑伊军在伊科公路上大规模杀戮思想的控制;还包括对打击目标的控制,如能打击对方的指挥官,就不要打击对方的士兵群;还包括对交战战场的选择控制,如能够在信息空间取胜就将交战的能量流限制在信息空间中。这些为了减少交战杀伤力和减小交战破坏力举措并非“宋襄公”之举,而是适应了信息交战中的非杀伤要求。当然,信息交战的能量控制对于我方来说,就是如何将敌方的信息能量导引到敌方目标上,如干扰、截断、摧毁敌军的信息载体,运用特种部队摧毁敌方的战场电力体系、信息流中枢体系、信息控制体系、硬打击体系,而令敌军成为瞎子、聋子,虽有先进装备,却是废铁一堆。由野战军的侦察特种部队和地方游击队构成的信息前沿存在部队,是担负对敌方信息能量进行控制的主体部队。

  (三)战术——做到“侦察+袭击=摧毁”

  1、培训机动型信息前沿存在部队

  机动型信息前沿存在部队是指集成侦察、特种作战能力的中小型作战部队。这样的部队装备的是嵌套概念上的信息战装备,从而拥有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以及强大的火力和兵力打击能力。训练这样的部队,不能够按照机械化部队的训练模式,必须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例如,美国和加拿大军队正在应用的《闪点行动》虚拟战场训练系统正是培训机动型信息前沿存在部队的软件。这个软件提供一个真实的虚拟战场系统,允许众多的海、陆、空交通工具使用视野宽广、选择性强的野战地形。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可以创建任何能够想像到的战斗环境并且从多角度去参与行动。高级团队管理系统能够使士兵有效地服从小队指挥官的命令,也能更好的调整他们任务的危险性。在这个系统中,同时包括了真实时间的模拟,还有真实的风、雨、雾、云、日出、日落以及潮汐等等。

  2、以小型部队决胜

  在信息化战场上,大型的部队意味着暴露的频度和危险性增加,遭受摧毁的可能性就增大。在大规模战争中,战术交战仍然以中小部队决胜。而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军巡逻队常常遭遇伊拉克游击小组的袭击。这样,在战线模糊、形态不确定、交战空间众多的,以信息前沿存在为主特征的战场环境上,拥有操纵强大信息能量的小型部队是决胜的基础。小型部队决胜的基础是全部作战体系的信息化——平台决胜。而平台如果按照“量变思维”模式构建,永远不可能超越美国军队。

  3、“侦察+袭击=摧毁”

  海湾战争后,俄罗斯军事专家提出“侦察即摧毁”,美国军事专家也认为,发现就等于摧毁。现在,这个战术原则相对于中国信息前沿存在部队来说,可以变成“侦察+袭击=摧毁”。其操作进程是这样的:众多的信息前沿存在部队侦察到敌方的目标,边报告,边袭击,借助于自己的力量以及整个体系的打击支援力量最终摧毁目标。也可以直接导引战略信息战力量操控这个目标的信息节点数据,使其变成我方的作战基地,信息前沿存在部队所做的唯一工作,就是俘获敌军的操作人员。

  (四)潜胜——以信息前沿存在决胜于千里之外

  1、信息前沿存在是信息战的潜质形态

  潜质是潜藏于事物内部的质量特征表述,质量越高,潜质越好。对于人来说,智商高,知识扎实,经验丰富,意味着潜质好。信息前沿存在就是一种信息战的潜质形态。一支军队具备强大的信息前沿存在能力则意味着具备强大的信息战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平时相对于敌人来说是看不清楚也看不明白的,但在战时,则能够将潜藏在隐形状态下的信息能量转换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形态——信息战的能量迸发形态。

  2、遏制战争——由潜质到潜胜

  战争的胜负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战争的实力,因此,战争的发动者通常是强势的一方,而弱势一方通常是战争的遏制者。遏制一旦成功,就意味着遏制的想法得以“静悄悄”地获得成功,我们称之为潜胜。但潜胜的真正概念是因为遏制战争的“潜在性因素”存在于敌方战争发动者的心灵中,形成一种惧怕战争后果的本能震慑,而导致他不敢或不能发动战争。希特勒在二战时没能攻击瑞士,正是因为瑞士具备可以造成上百万德国士兵伤亡的作战潜质,这样,瑞士就获得了武装中立的潜胜。对于中国来说,遏制战争必须要依靠信息前沿存在构成的信息战潜质,尽可能以不战、不流血而获得“不战屈人之兵”的潜胜。

  3、打赢战争——由潜势到胜势

  信息前沿存在体系构建成功后,则构成了打赢的潜势。具备了潜势,再加上对信息战资源和力量运筹帷幄的能力,最终就能够将潜势转换到胜势。中国打赢信息战可以参照这个思路:打造中国的信息前沿存在形态——构造中国的信息战潜质——形成打赢信息战的潜势——促成打赢信息战的胜势——实现打赢未来战争的战略目标。

  综上所述,可以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战越来越具备日益增大的能量,因此,“信息前沿存在”也就具有更多不可预知的变数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作者简介:

  童伟兵,1967年出生,陕西乾县人,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技术学院,历任侦察排长、指导员、连长、侦察参谋、作战参谋。1989年起发表学术论文150篇,1997年起以“老参谋”为笔名在互联网上致力于国防教育工作,后创办战略家网站(http://www.laocanmo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