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从国际通行的要求看,现代产业体系可以看作是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国际产业发展相适应相衔接的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的产业系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开放性、协调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规律,抢占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链变动出现了新的趋势: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先进制造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从事先进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国际产业分工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还是提升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这些年来,我国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扩散,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但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不容忽视。通过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等新兴产业,以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有助于加快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应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产业,采取不同的措施。东部地区的产业优化升级应当以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为基础,加速推动产业链向上端(研发)和下端(现代服务业)拓展,同时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中西部地区可大力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在产业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切实做好对引入企业的环保综合评估,在承接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与经营方式的创新。

  1、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产业体系建设在产业链条的配套、延伸、深化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协调。要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认真制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措施,编制产业转移目录和产业准入能耗、技术、投资强度等标准。应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按各区域主体功能制定分类开发政策,统筹全国各类地区的产业布局。东部地区应按照优化提升、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思路,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示范区建设,鼓励和支持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强石化、能源等大型项目布局和建设,增强大项目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2、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要统筹安排,把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作为重点领域,把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作为优先主题,加快突破瓶颈制约,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要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使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要使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要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上取得更大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要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总之,要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我国产业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3、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并完善相关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管理措施,自觉节能减排。要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要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4、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大力推动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和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与应用。要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生产、研发、设计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充分挖掘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加强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促进节约能源、降低物耗、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要加快服务业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要切实加快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培养、引进人才,构建现代产业智力支撑体系。应建立开放式、多层次的人才引进与流动机制。可考虑在相关的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中设立重点产业人才专项资金,并着重做好智力引进工作。要重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培养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家。要围绕国内重点产业需求,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培养直接面向产业发展第一线的关键人才。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我国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效率,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执笔:向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