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委书记的“网络行政”之路
来源:人民论坛 更新时间:2012-04-14

 符 永 《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3期)

 编者的话 他是一名备受网友关注的县委书记,关注点是他在网络行政方面的大胆探索,他就是中共海南省临高县委书记符永。2006年,在网络上以实名及真实身份出现的他,饱受质疑。熟悉他的人却说,以他“思维敏捷、干练从容、喜干实事”的个性,一定会运用好这种更先进的沟通方式,为当地百姓做更多的实事。他本人始终认为网络行政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必然要求,将为打造阳光政府贡献巨大力量。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两年来,他坚定地抵住各方质疑和指责,拓宽网络行政渠道,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2006年3月8日,我实名在天涯虚拟社区上“登陆”,霎时间,各路“网客”的帖子便蜂拥而至,或怀疑,或质疑,或嘲笑,或叫好,但更多的是指责。指责者认为县长实名上网是作秀,不是好县长好公仆,有捞取政治资本之嫌。怀疑也罢,指责也罢,我终究“挺”过来了,并以真诚和宽容赢得了“网客”们的最终接受与肯定。

    由网络社区转向政府网站建设

    2007年7月,临高政府网站正式成立。我们办网站的初衷是:让临高政府网成为政府和百姓联系与沟通的平台,通过它去面对社会,面对百姓征求建议,了解民心民意。但让我意料不到的是,网站如今成了县委县政府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的重要载体,成了群众获取政务信息、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特殊有效方式,成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

    县级政府网站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绩效评估中,绩效得分低于部委网站、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和地级政府网站,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县政府网站的决心。在日常的政府网站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五个方面:

    信息公开。发布政务信息就是向社会公开政府工作,让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这是政府门户网站的首要功能。始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便民利民”的原则,尽可能的扩大信息公开范围。

    网上沟通。政府网站是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通过建立“论坛”、“书记对话”、“县长互动”、“乡镇书记镇长热线”、“局长热线”、“百姓心声”等栏目,及时听取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要求及社会呼声,县领导和各镇各部门领导都以实名上网并及时答复和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从而化解矛盾,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网上办事。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县领导在网上做出批示,要求或责成督查组或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督查和解决,并将督查和解决的过程与结果及时在网上反馈,让整个为民办事过程阳光透明,全程接受群众的监督,力求达到群众满意的目标。

    网上监督。实行民主监督,是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开设了“政风行风”专栏,在网上公布监督部门、监督电话等,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民主监督手段,促进政府公职人员保持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

    对外宣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全面展示临高风貌与发展优势,宣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致力提高临高知名度和树立临高发展新形象,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临高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网络行政让我们受益匪浅

    首先是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推行网络行政以来,县政府的工作职能确实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在不断增强,政府部门的工作效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县委县政府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好事,让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其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推动了干部队伍建设。临高政府网为临高民众与政府直接对话提供了快捷通道,让民众与政府“零距离”。群众的问题、呼声可以直接反映到县委县政府那里,而且群众们也很惊喜地看到,只要他们反映的问题是真实的,政府都及时地给予回应并加以解决。这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共产党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政府还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府。网络为群众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开创了一种新的舆论监督形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监督对于推动临高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干部的作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临高政府网为推动临高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临高政府网引来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也在关心着临高的发展与未来。我曾在网上发帖征求意见:临高县内的非法网吧和露天音乐烧烤园相当多,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如何治理?很快即有网友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努力通过这个平台招商引资,已经有好几批人到临高实地考察,具体投资项目正在酝酿中。”许多网民(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者)都针对临高的发展提出许多极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县委县政府做出发展决策的参考。

    对网络行政的理论思考

    临高县的网络行政尚属起步阶段,进一步推行和规范网络行政,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努力完善:

    一是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这是进一步推行和规范网络行政的前提。要多跟各级干部分析社会新形势,分清网络行政的利益关系,让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网络行政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从而自觉地成为网络行政的主体。

    二是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力度。要把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经费预算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保障经费投入,为推行网络行政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此外,进一步完善对电子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信息输送的新鲜、畅通和安全。

    三是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力度。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电子信息系统专业队伍是网络行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通过“外引内培”、安排编制、待遇从优的途径和办法,引进、培养和留住专业人才,为推行网络行政提供人才保障。

    四是加快网络行政的制度建设。网络行政的推行和规范呼唤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建议国家和地方的立法机关要进一步完善与网络行政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履行法律的高度,要求各级政府推行和规范网络行政,监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网络行政行为,严肃追究不依法推行网络行政的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的责任,以达到依法行政、高效行政、阳光行政的目的。

    (作者系中共海南省临高县委书记)

   

    观点延伸

    一些领导干部对网络“怕”在哪?

    一怕被指“作秀”。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求“稳”不求“变”,与其在网络上倍受关注,不如埋头做好工作。

    二怕驾驭舆论能力不够。匿名性、平等性、即时性是网络媒体的主要特点,一些干部担心自己万一不小心说错了话,或者表达的本意被网民曲解,会很快被无限放大,百口莫辩。

    三怕浪费时间,无法掌握真实信息。网友的建议意见,绝大多数是合理有益的,但也存在一部分不够理性、不真实的声音,一些干部担心自己,或自己所在的部门、分管的领域“中招”。

    四是对自己不够自信。对前沿科技技术的把握不足,对信息安全掌握不够,担心学习能力不足,不足以掌握和应对技术层面乃至网民反映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能力。

    五怕一些不愿公开的事情在网络的放大镜下被曝光。

    (记者 康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