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确立导向性尤为重要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蒋磊宏

 
  调查与现状吻合度高
  由复旦大学牵头,全国17所高校共同参与讨论的《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经过3年多的调查研究和讨论,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成果。尤其是课题组关于“高校信息化实施情况与应用效果”的分析总结,参与讨论的许多专家都认为,与我国高校当前信息化的现状有很高的吻合度。比如,调查发现以下一些情况。

  第一,当前高校信息化实施效果的主要体现是:提高图书资源、电子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对师生员工的服务质量;帮助学生和教师获得更多的学习与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学习交流空间;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帮助教师和科研人员获得更多的科研信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强学校基础数据的管理等。

  第二,目前学校信息化的驱动首先来自于教学要求;

  第三,E-mail、教务系统、数字图书资源利用的应用效果占据前3位,而在行政、科研、人事管理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

  第四,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的教务教学工作比重远远高于行政、科研和后勤工作的比重;

  第五,比较而言,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校更好地适应外部变化、提供更多的科研协作机会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要少一些;

  第六,信息化对科研工作的支撑程度远低于对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促进作用;

  第七,决策支持系统、后勤工作信息化应用程度最低;

  第八,相对于技术设备管理的规范,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程度要低得多;

  第九,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程度远高于信息化部门和项目管理规范。学校整体绩效考核体系也要好于信息化部门和员工绩效考核;

  第十, 最近几年学校在系统维护投入、信息化人员培训投入方面不理想;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效果仍低于学校和师生员工对信息化的需求。

  这些定性的调查结果比较明确地提示我们,中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差距比较大,还需要加倍努力。

  提供依据是主旨

  本研究课题建立了一个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体系,试图通过一些定量的指标考察中国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管理信息化和信息化保障体系,每个二级指标还设立了若干定量的考察项,几乎涉及到高校信息化方方面面的因素。

  但有一个问题比较难以解决:课题组深刻地认识到,高校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对教学、科研的积极作用,应该更多地考察对师生员工学习和科研的效果,但影响因素多,难以量化。

  我们认识到,在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现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比软件先进和齐全;二是,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配备超前于实际应用的开发和运行。

  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大量的资金用于最初的容量建设,以满足多年以后才会出现的需要。而瞬息万变的IT设备技术使得这些设备在真正需要派上用场时却已经过时,并要支付昂贵的维修服务费用。因此,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要兼顾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导向性更重要一些。

  在这方面,广东省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检查的做法值得借鉴。《广东省高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包括信息网络管理机构设置、校园网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应用状况、信息化应用等4个一级指标和70多个二级指标,多数指标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并加以专家现场面对面考察和指导。

  在现阶段,指标体系应更多地考察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关注职能部门和师生员工的切实感受,以信息技术切实解决高校教学(学习)、科研、管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评价一所大学信息化程度的标准。

  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对此已经有所关注,如在考察主干网带宽的同时,考察带宽的利用率,在考察图书馆电子资源总量的同时,还考察电子资源的浏览情况和下载情况。但如何将许多无法量化的因素考虑到指标体系中来,还需要研究。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本课题所建立的《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其目的不是为了对高校进行评估,而是为高校和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化工作的参考依据,促进中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为了将体系建立的更加合理,需要对当前中国高校的信息化程度开展相当多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需要得到各高校的支持。

  (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