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银川市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序 言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5—10年是我市加快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指导和动员全市人民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规划由《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组成,以中央和自治区的规划建议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是“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十五”时期的回顾与总结

“十五”计划实施期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8.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20726元,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4.93亿元,年均增长21.3%。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6亿元,年均增长31.8%。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的比重为48.1%、52.3%。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3.2∶44.8∶42调整为6.6∶45.1∶48.3。实施“兴工强市”方略成效明显,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3%,初步形成了煤—电—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发酵及生物制药、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机械电器制造、新材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奶牛、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6.6%。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4%,旅游人数和总收入年均增长14%和16.6%。房地产开发和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销售面积785万平方米。

(三)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对行政区划进行了重大调整,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市区公用设施敷设范围达到110平方公里,比“九五”末增加58平方公里。大规模开展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道路长度达到420公里,新增129公里;日供水能力50万立方米,新增6万立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90%,提高4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45平方米,增加4.0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4.2%,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四)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撤销行政审批许可事项92项。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农业税免征。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入,初步形成了多元的城市建设投资格局。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努力构建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的机制和平台,加大了对东部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同国外的交往合作也不断拓展,成功举办了“中国光彩事业银川行”等大型招商活动。五年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917项,实际到位资金169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77亿美元。

(五)注重统筹兼顾,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10项,累计投入科技经费6700多万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突出“两基”攻坚,加快“普九”步伐,实现了移民地区普九目标;完成了二中、六中、十二中、二十二中等一批重点中小学新建项目,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市区提前2年普及高中教育;积极创办职业教育中心,各类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扩大,民办教育快速发展。新建扩建了市中医院、市二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机构,大力拓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城乡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显著提高。实施“少生快富”工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40.6万人。新建改造了银川体育馆、湖滨体育馆、宁夏体育馆、市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体育文化设施,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1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全国性大型节庆活动。

(六)关心群众利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2元,年均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3493元,年均增长5.2%;移民地区的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全市养老、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2万人和33.2万人。实施了“放心食品工程”,加快了康居工程建设,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7平方米,比“九五”末增加了7平方米。

第二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又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困难与挑战。

(一)面临的新机遇

(1)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上升期,经济全球化继续推进,全球性产业结构大调整,使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2)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将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特别是把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东部地区部分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这对我市发挥优势,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3)全国煤电油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给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我市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4)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城镇化呈加快趋势,为增强我市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5)自治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使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随着“兴工强市”方略的全面实施,引进了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产业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特别浓厚。这些都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前所未有的最好的发展基础。

(二)面临的新挑战

(1)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转移与城镇居民就业矛盾相互交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加大。(2)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宜居城市、发展社会事业和增加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市级公共财政构成很大压力。(3)金融企业进入股份制改造阶段,为消除金融风险,降低不良贷款和保证资本充足率,放贷慎重,加之我市民间资金较少,社会融资环境偏紧,政府筹资能力面临新的考验,企业融资更加困难。(4)我市缺乏关键人才和有较高素质、专业化技能的劳动者,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吸收和消化能力较弱,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严重制约着我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发展。(5)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投资强度大幅提高,并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领域,与我市主导产业类同,而且在价格、运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对我市形成较大竞争压力。(6)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进入高发期。我市有10多万生活水平较低的移民,以及城市低保户等低收入群体,促进和谐发展的任务很重。

第二章 战略目标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自主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兴工强市、特色建市、人才兴市、依法治市、生态优先”五大方略,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加快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抢抓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奋进而不因循守旧,勇于迎接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既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注重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四是必须坚持和谐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五是必须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营造和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机制性活力。

第四节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2010年发展目标

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550元,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基本建成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0亿元,年均增长13%,力争比2005年翻一番,经济总量占自治区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560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亿元,年均增长12.5%。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灵武市跨入“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力争跨入“中国百强县(市)”。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全市总人口160万人,非农业人口达到110万人,城市化水平接近70%,市区公用设施敷设范围135平方公里,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基础设施较好、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与国内外经济互动的开放格局。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7亿美元,其中出口7.3亿美元,年均增长12.5%。

科技教育优先发展,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中小学布局合理,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00元,年均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70元,年均增长5.5%,其中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达到2500元。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稳定在2%左右。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居住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2008年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要以迎接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契机,建设一批对我市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建设项目,完成一批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争创国家卫生城市、节水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人居奖的目标基本实现。届时,我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新区建设初具规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力争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部分预期目标。

(二)2020年远景目标

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上在2015年左右达到全面小康低限水平,比全国平均预期提前一个五年规划期。按可比价格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经济总量增加9倍。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逐步转向技术带动型,基本完成工业化,社会就业较为充分,城乡差距拉大趋势基本缓和,农村居民普遍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80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80000元,年均增长9.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6亿元,年均增长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全市总人口发展到20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80%。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民族团结、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第三章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兴工强市”方略,发展“一强五优”,即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积极培育发酵及生物制药、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机械电器制造、新材料、羊绒等五个优势产业,带动整个工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工业经济实力的壮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两强多优”,即以发展蔬菜瓜果和奶产业为重点,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视发展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繁荣。

第五节 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

充分发掘资源优势,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煤炭开采、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四大核心产业。建设鸳鸯湖矿区、灵武矿区、横城矿区等大型矿井,煤炭年生产能力达到8000万吨;完成马莲台、灵武、灵州电厂续建,新开工建设水洞沟、鸳鸯湖电厂以及宁东煤化工工业区热电厂,电力总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同时建成兰州至灵武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宁东至天津东±500千伏直流外送工程及宁东换流站,实现宁电东送;开工建设煤炭间接液化煤化工项目,建成52万吨煤基烯烃、21万吨煤基二甲醚和一批煤基甲醇项目;加快推进宁东煤化工工业区、水洞沟综合工业区、七里沟高耗能工业区的建设。将宁东基地建设成为产业优势突出、技术先进、功能设施完善、环境优良的煤—煤电—煤化工产业一体化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

围绕化肥、橡胶、石油采炼、氯碱及深加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行业,建设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扩能改造项目、中石油宁夏炼化公司扩建、捷美集团第三套大化肥、银川佳通轮胎公司1000万套半钢和150万套全钢子午胎及航空、特种子午胎等一批重点项目。争取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2010年石化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

发挥能源优势,积极发展耗能相对较高的产业,重点发展电石法聚氯乙烯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制品等。

第六节 积极培育五个有一定基础的优势产业

(一)发酵及生物制药产业

利用本地区的气候、煤炭、电力、玉米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玉米淀粉及其深加工、生物制药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和生产。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特色产品,逐步建立独具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发酵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人用、兽用抗生素,扩大红霉素生产规模,开发红霉素衍生物,把银川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红霉素生产基地。大力开发泰乐菌素、VB12、莫能霉素、黄霉素以及以阿维菌素为主的生物农药系列。扩大味精、赖氨酸、淀粉、谷氨酸生产规模,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基地。2010年发酵及生物制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二)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

充分发挥“回族之乡”品牌优势,培育和丰富清真食品、清真餐饮、穆斯林用品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清真品牌的影响力,把银川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以生产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牛羊肉、乳制品、调味品、保健品等清真食品,挖掘穆斯林风味小吃,打造宁夏清真菜系,建设清真餐饮一条街,建立清真餐饮名店,并以现代化连锁经营方式走出宁夏。以民族服装生产企业为骨干,大力开发饰品、日用品和工艺纪念品等穆斯林用品,培育灵武羊绒制品、宁夏滩羊服饰等品牌。逐步开拓中东、中亚、东南亚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2010年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

(三)机械电器制造产业

充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特别是技术优势,不断提升机械电器制造产业的创新能力,培育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发展对建设专业化配套生产体系有促进意义的中小型企业,努力把银川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和全国知名的数控机床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数控机床、重型精加工铸件、轴承、仪器仪表、电工电气、起重设备等优势产品,实施小巨人机床公司扩产、共享集团重型精加工铸钢及风电机组生产、长城机床公司技术改造、大河机床公司搬迁、天净集团电力设备制造、西北轴承公司和富安捷轴承公司扩产、起重设备公司起重机、冶金设备及减速机生产等一批重点项目。2010年机械电器制造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四)新材料产业

发挥能源优势,依托现有基础,加快推进有色轻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重点发展焦碳、电石、稀土金属、复合水泥、镁合金、铝箔、镉镍电池、球状氢氧化镍等产品。争取成为全国较大规模的镁合金、铝合金、钽铌电容器生产基地。2010年新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

(五)羊绒产业

扩张总量,提升档次,不断增强羊绒业市场竞争力。扩大羊绒加工生产规模,力争2010年全市无毛绒产量达到3000吨,占世界无毛绒总量的40%左右。加快推进羊绒精深加工,提高羊绒、羊绒纱、羊绒衫、羊绒面料等产品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羊绒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转移和提升。不断提升羊绒工业园的规模和档次,提高羊绒企业密集程度。2010年羊绒工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建成世界知名的羊绒生产基地。

第七节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一)蔬菜瓜果产业

以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效无公害蔬菜瓜果产业,加快开发沿山、沿河两个蔬菜瓜果产业带,把银川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培育大中型蔬菜龙头企业5—8家,年成交量20万吨以上、年交易额4亿元以上的大型蔬菜瓜果批发交易市场2—3个,重点建设20个蔬菜专业乡、6个万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7个工厂化育苗基地,建成市级蔬菜瓜果科技示范园区10个、区级5个,建设无公害蔬菜瓜果检测中心1个、检测点5个、配送中心50个。2010年蔬菜瓜果播种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1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50万吨,产品无公害化率达到95%以上。西甜瓜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产量达到4亿公斤;建设长红枣基地、枸杞生产基地、葡萄生态带各10万亩,形成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特色蔬菜瓜果产业区。

(二)奶产业

通过扩大养殖规模,提高鲜奶品质,壮大龙头企业,把银川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奶源基地和奶制品供应基地。提高奶牛科学饲养水平,加快奶牛品种改良和自繁自育,提高整合乳品加工能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建设高标准集约化养殖小区,加快品种改良,引进优质奶牛冻精50万份,实施胚胎移植5000枚。推广科学养殖,建设饲草加工配送中心6个,建设区级奶牛养殖科技示范园区10个,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国家级奶牛养殖科技示范园区1—2个。大力提升奶品加工的水平和层次,依托龙头企业研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产品3—5个,提高市场竞争力,真正把奶产业建成我市的朝阳产业。

继续发展粮食、畜牧、水产、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清真牛羊品牌,建设生态观光渔业,建立花卉基地,提高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第八节 提升旅游产业

以整合旅游资源为重点,以“西北风情”旅游品牌为龙头,全面建设贺兰山东麓旅游带、黄河旅游带和“塞上湖城、回族风情”旅游区,把银川打造成西北旅游目的地城市和西北休闲度假中心城市,使旅游业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优势产业。重点建设西夏王陵、影视城、贺兰山岩画、阅海公园、水洞沟、自驾车旅游基地等景区和项目;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环境;加强宣传促销力度,提升我市旅游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继续办好以汽摩节为代表的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实现规模化、产业化。2010年接待游客达到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亿元。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和提升商贸流通业、运输业和餐饮业,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第四章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九节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60万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建设功能完备的现代节水灌溉体系。全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壮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启动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优良品种、动植物保护、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培育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010年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例达到7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8∶1,培育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30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0家。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开拓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逐步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强化管理,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切实维护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大移民地区扶贫开发力度,多方面、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具有较高效益的特色农业,促进移民地区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十节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职能,合理设置乡镇机构,突出引领经济发展、服务群众需要、管理社会事务三大职能,着重实现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式三大转变,切实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努力把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成“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法治政府。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县乡财政收支范围,明确划分县乡事权和财权,提高县乡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完善土地二轮承包,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益,同时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开发和综合利用土地,增强农业自身发展动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增强支农服务能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重点解决政策规定以外的农民隐性负担。

第十一节 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补助。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以县为统筹单位的农民大病医疗统筹制度;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扶持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农民健康的能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贫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县乡村道路建设,逐步健全交通网络,建立乡村道路养护机制,努力提高乡村道路通达率和完好率。继续完善农村电网,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改善20个乡镇、97个行政村的饮水条件,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加大农村清洁能源、环境整治、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县城和村镇建设。规划建设工矿型、交通枢纽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的小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带动非农产业发展的作用,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和县城、中心镇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重点抓好通贵、丰登、良田、镇北堡、洪广、立岗、望远、李俊、临河、宁东等城镇示范点。以实施“塞上农民新居”五年建设计划为契机,实施以绿化、洁化、改路、改水、改线、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程,改善农村公共设施条件。

第五章 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功能

围绕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功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集聚辐射功能,为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第十二节 优化城市布局

突出塞上湖城、回族风情、西夏古都三大特色,合理调整城镇空间结构,明确城市功能分区,优化产业布局。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范围由市区拓展到整个市域,促进市辖区与两县一市协调发展。市域城镇空间总体结构向“轴向集聚、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东西为灵武市—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发展轴,南北为贺兰—中心城区—永宁发展轴,形成兴庆—金凤、西夏、灵武—宁东、永宁—望远、贺兰—德胜五个组团。兴庆区建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中心;金凤区建成为行政文化及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西夏区建成为文教科研基地及石油天然气化工、机械电器制造基地;永宁县、贺兰县围绕望远工业园、德胜工业园聚集人口和产业,大力发展发酵及生物制药、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等,建成银川的卫星城;灵武市主要发展能源化工、羊绒产业。全面加快新区的开发进度,重点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体现现代都市品质、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建筑,到2010年基本建成有特色、高品位、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第十三节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银川市在辐射区域内的交通枢纽功能,积极争取和协助完成河东机场二期扩建、太中银铁路建设、包兰铁路银川段复线改造、火车站货场迁建、大古铁路扩能改造。优化市区道路交通网络,建立城市立体交通,建成绕城高速公路,完善城市主次干道、城市支路网和人行过街设施,继续实施小街巷改造,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道路资源使用效率,市内交通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线网,加快场站设施建设,迁建南门汽车站,规划建设新区长途汽车站,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发挥大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作用。2010年市域公路总里程达到47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2公里,一级公路115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加快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建第七、第八水厂,新增集中日供水能力20万吨;建设第五、第六、第七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40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建设第二、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日中水回用量达到11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大于20%。新建西夏区垃圾中转站,规划建设永宁县、贺兰县收集站,完善小型转运站,提高处理和利用水平,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垃圾卫生处理率达到95%以上。

继续推进城市电源建设和电网改造。调整完善供电网络结构,提高城市电网综合自动化水平。完成城市中心区主要街道架空线入地,重要设施和特殊行业争取做到双回路供电。城网供电可靠率接近100%,电压合格率大于98%。

第十四节 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升完善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大力拓展生产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注重金融、保险、中介、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及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增强对一产、二产的支撑作用,实现生活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并重的第三产业结构形态转变,形成特色鲜明、业态丰富、内涵深厚、辐射更强、适应中心城市高层次服务职能需要的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加快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商贸流通设施,依托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便利条件,建设河东航空物流园、银古公路物流园和西夏铁路物流园;加快兴庆市场带、西夏物流中心的建设整合,提升新华街中心商业区发展层次。鼓励发展以连锁经营为重点的新型业态,引导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向社区、农村发展,改造现有社区、农村商业网点,开拓农村市场,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方便、安全、实惠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农改超”项目,形成竞争有序、业态多样的综合批零商贸体系,促进商贸物流业向规模化、网络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银川成为西北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

高度重视房地产业发展。合理调节土地、房屋供应总量及供应结构,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适度增长。优化调整住宅区空间布局,新增住宅建设总体布局向金凤区、西夏区倾斜,控制兴庆区房地产开发。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鼓励建设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住房货币化分配进程,保持适度的经济适用住房规模,继续推行面向困难群体的廉租住房制度。切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测。

积极促进金融保险业发展。培育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银政、银企联系与合作制度,进一步提高金融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建设,不断提高担保能力,同时积极开发商业性信用担保,探索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继续推进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加快信息业发展。大力整合网络资源,构建全市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使银川成为自治区信息网络中心。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政府公众网、科技信息网、经济信息网及基础数据库建设。发展电子商务,重点建立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交易安全系统。推进企业信息化,实施骨干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第十五节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以“五创”工作为载体,按照“建管同步、建管并重、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的原则,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建立起市、区、街道、居委会“两级政府、四级管理”的体制;加快城市管理立法,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继续完善和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市管理。搞好城市资源综合开发,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有效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用事业改革,促进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设施的产业化运作,逐步扩大市政设施有偿使用范围;统筹安排土地供应,确保土地收益。

第十六节 强化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系统建设,建立起处置有力、保障有效的应急指挥平台和专业队伍,全面提高应对各种灾害和紧急事件的能力。建立配套齐全、功能合理的防洪工程体系,实施病险水库加固除险、生态治理等工程,城市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建设以预防干旱、暴雨、沙尘暴等气象灾害为重点的预警预报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效果。大力推进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完善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管理,完成各项抗震设防规划和工程加固任务。按照相对分散、布局集中的原则,加强人防设施规划建设,做到“长期准备,平战结合,综合利用”。加强消防设施建设,提高消防装备水平,建立现代化的火灾报警、通讯指挥和急救、应急体系。建立灾害保险机制,鼓励企业、个人参加灾害保险,增强全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第六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观念,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把加快发展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十七节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广泛调动全社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积极开展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新建工业项目以及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要努力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布局。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能力和循环利用率,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处理中心。2010年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0%,建设3—5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生态示范县区(市)。

第十八节 努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实施更加严格的资源环境政策,实行资源的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材节能。依法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制度。统筹安排城乡土地资源,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科学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以及城乡、工农业用水;广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中水回用率,逐步推行分质供水,力争2006年实现国家节水型城市目标。努力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及光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积极推广节能建筑、节能用品。

第十九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达到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合理、环境质量良好、生态良性循环、城市清洁优美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加强环境管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工业污染预防和治理力度。严格环境预审和评价制度,坚决停上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加快对冶金、电力、化工、造纸等严重污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禁止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产品进入我市。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严格制定环境排放标准,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使用比例,优化城乡能源结构;加强水源地管理,确保饮水安全;加强噪音的监管和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严重危害群众生活的环境污染问题。2010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工业废气消烟除尘率达到100%;城市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空气质量二级天数达到300天以上,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6%,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大于60%。

第二十节 加强生态建设

努力保护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城乡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大封育保护力度,提高自然生态修复能力。加快城市大环境绿化,构建城市生态圈,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目标。继续实施银西防护林、退耕还林(草)、灵盐台地防风固沙、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大国道、省道、铁路及市区骨干道路绿化力度,使我市生态环境总体上得到改善。加强水系建设,凸显“塞上湖城”特色。全面建成并完善城市水系连通工程,重点实施景观水道向南延伸,鸣翠湖、阅海公园、小西湖的改造完善,北塔湖、宝湖、鹤泉湖、三丁湖等湖泊湿地的保护性开发。2010年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化覆盖面积1600公顷,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50公顷。

第七章 深化改革开放 增强发展活力

第二十一节 推进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全面推进效能建设,强化效能监督,认真受理效能投诉,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廉洁法治政府。强化政务大厅职能,创新运行方式,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探索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行政行为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科学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决策公示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提高考核的透明度、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建立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国有资本运营体系,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科学的分类考核制度,探索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并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实现国有资产总量增加、布局优化、质量提高。

(三)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未改制企业特别是自治区移交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步伐;帮助和指导已改制企业不断创新机制,优化企业产权结构。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思路,初步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体制,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一套适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各类岗位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用人机制。

第二十二节 努力营造创业环境,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大力宣传创业精神,培育和弘扬创业文化,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在全市形成浓厚的创业观念和良好的创业机制,调动起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民创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银川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消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性、体制性障碍,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按照“扶强、促中、育小”的思路,加大对非公有制优势骨干企业、科技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改革步伐、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从数量扩张进入转型和提升阶段。

第二十三节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近联、远引、外拓”的方针,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优势,按照“平等、自愿、合作、共赢”的宗旨,建立和完善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机制,进一步加强在媒体宣传、公共安全、交通旅游、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商贸物流、农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壮大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及环渤海湾为重点地区,以我市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领域,选择具有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多种方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合理选择承接沿海地区向内地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引进和吸收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效果。

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努力扩大外贸进出口,鼓励和引导企业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对外贸易。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的贸易,大力开拓中亚、中东、东盟等国家出口市场。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导向,以大项目为支撑,吸引跨国公司、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

第八章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第二十四节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统一,对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在技术上实施优先推进;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促进,把主攻方向放在直接引进新技术武装重点行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上,同时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配套,在引进先进技术时配套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引进、消化、创新体系和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到2010年,争取实施20项国家级“863”、“973”等科技攻关和科技开发项目,开发200项以上自治区级和一大批市级新技术、新产品,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水平争取进入国内前列。

第二十五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中心提升、城乡协调、区域联动、优质均衡”的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努力打造银川的教育品牌,构建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强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不断提升发展水平;重点办好银川二中、银川九中、银川二十二中和银川高级中学,两县一市各有1所高中达到自治区示范性高中标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继续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改造和提升薄弱学校,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银川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创建4所自治区级重点职业高中,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推进民族教育发展,创办民族特色学校。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重点扶持2—3所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和较高教育质量的民办学校。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办好银川大学,争取创建银川广播电视大学。推进教育公平,改善移民地区办学条件,建立和完善教育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体的上学问题。

第二十六节 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方略

创新人才政策和机制,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自由流动、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总量和结构合理。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强化党政人才队伍;加快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职业化、年轻化的优秀企业家;抓好科技创新人才及精通经济、金融、法律、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区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努力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社会化的人才公共管理服务系统。积极探索建设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孵化器”体系。建立和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竞争激励作用明显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改善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到我市创业。

第九章 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十七节 进一步扩大就业

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高效、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银川市人力资源市场。积极鼓励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强对城乡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的投入,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政府指导性行业分类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制度。落实鼓励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第二十八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调整并逐步提高最低保障标准。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新形式,建立农民工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制度,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的清欠力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第二十九节 加快文化建设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坚持不懈地塑造“包容、诚信、自强、创新”的文化品格,“胸有四海、信立八方、尊重规则、善待竞争”的文化氛围,“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只争朝夕、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活动。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快社区、企业、农村等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建成银川文化艺术中心、银川市文献中心等一批高标准的文化设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制,有效引导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努力培育一批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有竞争能力的文化企业。鼓励和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广场文化”品牌,推动以回族风情舞台艺术为重点的文学艺术精品的生产、出版和演出。整理发掘历史文化史料,推出一批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深刻内涵的地方志书产品。整合全市广播电视资源和报业资源,探索经营性资产的市场化运作,建立和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快群众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申办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

第三十节 积极发展卫生事业

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优先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培育社区卫生人才;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和预防保健网络建设,实现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改造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新区合理布局建设综合医院,完善市紧急救援中心功能,健全急救网络。进一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完善医疗救助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不断推进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整顿医药流通秩序。鼓励兴办多种形式的民办医疗机构,促进卫生投资主体多元化。

第三十一节 加强计划生育,促进人口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重点加强对移民地区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实施 “少生快富”工程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成全市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建设。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8%以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户口登记条件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合理流动。继续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完成银川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重视老龄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第三十二节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进一步加大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回族聚居乡镇基础条件,支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和项目。加快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清真食品管理,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重视做好散居少数民族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御非法宗教活动。

第三十三节 提高民主法制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继续抓好“平安银川”创建活动,加强以防控体系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工作,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有效缓解和疏导矛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构建各类灾害的预测预警和综合防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章 规划实施

第三十四节 政策保障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社会发展纲领性文件,是制定其他各类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产业政策,组织实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各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的指导性意见。各级政府、市属部门应积极制定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贯彻“先规划、再实施,有规划、先实施”的项目管理原则,凡列入规划中的政府投资项目,应视同立项,优先保证按规划进度实施;未列入规划的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审查批准,列入年度计划中实施。

第三十五节 组织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根据《规划纲要》制定分年度目标和任务,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进展情况。二是广泛宣传。《规划纲要》向全社会公布,并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形成人人关心和积极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三是适时调整规划。在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应及时对规划内容做适当调整,由市人民政府提出调整议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十一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全市各族人民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一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务实苦干,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