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建设应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
来源:农村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农村信息化建设,不在于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有多么先进,而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能真真正正的解决农村和农民朋友的问题。 

  信息化事业的政策导向性非常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提出的同时,全国各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热度就直线上升。有热情总归是好事,毕竟,地处数字鸿沟彼岸的广大农民兄弟迎来了信息生产、信息致富的一线曙光。但是,仅有热情还不见得能办成好事。尤其对于占据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地区差异极度不平衡的广大农村而言,还得坚持实用主义,更不能脱离中国大多数农村和农民的实际。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农村获取外界信息,还都是主要依靠村头的一个高音喇叭,每天早晚各转播一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再就是村领导或乡里广播站喊个通知什么的。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逐渐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手头逐渐有了一些钱,开始有了收音机;到了90年代,黑白、彩色电视机、电话先后进入农民家庭;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看上了有线电视,用上了手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脑知识的普及,在城市家庭平均电脑保有量达到2台以后,电脑和互联网也把信息化时代的春风慢慢吹向了广大农村。各地农民朋友也开始自发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学习使用电脑,使用互联网。

  在这个信息就是生产力,信息就是财富的时代,为了用信息帮助农村致富,帮助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国移动适时的推出了手机业务和互联网信息传递相结合的“农信通”项目,为全国各地广大农民朋友服务。

  农信通项目通过短信、语音、互联网等方式,提供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市场供求、价格行情等信息,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保障农务畅通,推进农村信息化。

  无论是通过移动电话定制的方式,还是通过登录农信通项目官方网站--农村信息网(www.12582.com)的方式,农民朋友都可以有针对性的得到跟自己生产相关的,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农业信息。而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较传统的农村信息传播方式更快捷更便利,农民朋友的信息的自主选择权也更大,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农民朋友需要什么信息就能提供什么信息。

  实践表明,推进农村信息化,一方面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另一方面,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成功的切入点往往取决于两大要素: 一是信息传播渠道是否经济便利; 二是信息是否对路。因此,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就应该像中移动“农信通”项目一样,切实的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就像农民兄弟的秉性一样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