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到IT企业介入探索市场化运作,迅速升温的农村信息化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市场化运作为何被寄予重托?它又将遭遇哪些暗礁?
【上篇】 企业搭车农村信息化
在广东
省采访时,当地信息办的一位专家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海岛上住着几千户居民,他们世世代代都光着脚。有一家鞋厂率先上岛,游说居民们穿鞋。很快,这家鞋厂就撤下来了,老板摇着头说: “岛上没有穿鞋的习惯。”另一家鞋厂又来到岛上,这次,老板免费给居民们发鞋。一年以后,习惯穿鞋的居民再也不愿光脚了,他们纷纷找老板买鞋,这家鞋厂很快在岛上占有绝对市场。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培养农民穿鞋的意识,就要有后来那家鞋厂老板的魄力。”这位专家说。
农村信息化和其他领域不一样,天生“贫血”,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资金缺乏,要想在贫瘠的土地上结出信息化的硕果谈何容易?因此,农村信息化从一诞生起就依靠政府“输血”长大。
然而,这一现象在2006年开始改变。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深入,政府探索农村市场化的力度开始加大,模式不断翻新,有越来越多的IT企业开始觉醒,搭车农村信息化。这些市场化运作模式具体是什么,背后又埋藏着哪些隐患?为此,本报记者深入广东、湖北等地,探求农村信息化如何从“输血”走向“造血”。
“两三年前,只有我们少数几家公司做农村信息化的时候,感觉非常孤独。” 英特尔中国大区新兴业务发展部经理周力说。2005年7月,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英特尔中国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开始了政企互动共建信息化体验中心的探索。这也是英特尔全球“世界齐步走”计划(the World Ahead Program)在中国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它被命名为英特尔“世界齐步走,信息高速村村通计划”。
广东移动也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签署了全省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框架协议,其中一个具体项目就是推进农村信息化。2006年上半年,广东移动推出了“农信通”平台,为全省农民提供了2亿条免费短信息服务。
2007年,越来越多的IT企业开始进入农村信息化,从政府一方唱独角戏,到政府搭台、IT企业唱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农村信息化似乎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蛋糕。
掘金农村市场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袁国清介绍: “2003年,广东省正式启动山区信息化工程,从一开始,广东省信产厅就在探索政企互动模式,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参于。”到2005年,参加的企业有广东移动、英特尔中国公司和TCL。2005年10月,由三家共同出资的全省首个乡镇信息化体验中心在惠州市惠东县落成启用。后来,中国电信、爱立信也加入进来,爱立信捐助1000万元用于支持梅州山区信息化建设。
据了解,目前,企业参与市场化动作的模式有两种: 一是企业直接出资,用于建立信息化培训中心和体验中心,如广东省的模式; 二是以捐赠或者以成本价出售的形式提供相关产品,如正在全国如火如荼推广着的信息化大篷车。4月23日,微软向河南省政府捐赠了两辆信息化大篷车,每辆车上装有16台电脑,并配有一个培训教师,大篷车走到哪里,针对农民的培训就进行到哪里。
同一天,微软捐赠的“河南省漯河市信息化培训基地”也正式揭幕,容纳了50台配有网络连接的电脑。 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IT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的目的不尽相同。微软、英特尔等跨国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不仅实力雄厚,而且目光比较长远,更加看重承担起社会责任,并重视政府关系维护和品牌形象塑造。英特尔也因为对农村信息化、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贡献,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奖”。
当然,本土企业的实力不如跨国企业雄厚,它们在投资项目、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希望能获得支撑其长远发展的利润。襄樊神农信息科技公司是具体负责湖北省襄樊市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的公司,在建立信息服务站的时候,出于成本考虑,公司用DIY的电脑代替了品牌电脑,还向农户提供售价200元左右的“神农通”手机。如果试点顺利的话,农用手机等硬件设备也将成为收入的来源之一。襄樊神农信息科技公司的控股方——湖北神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还打算在北京注册一个无属地的公司,这样,公司将来能够开拓的市场就更广阔了。
参与了信息产业部农村信息化山东试点的海尔集团计算机本部一位负责人表示: “对广大的农村用户来说,海尔家电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如果能让农村消费者首先接触、了解海尔电脑,就能让海尔电脑的品牌在农村消费者心目中占据先发优势,这会给海尔电脑进军农村市场打下很好的基础。”据了解,目前海尔的渠道布局中,3000多家海尔专卖店中的2000多家都分布在县一级以及较大的乡镇,海尔品牌在农村具有一定基础。
短期获利是个坎
英特尔、微软、海尔、移动等知名国内外企业都已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投入到农村信息化工作当中。并且,目前的状况是,IT企业更多的还是处于市场投入期离真正受益还有一段距离。
超卓电子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德庆县的TCL专卖店。2006年6月,TCL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合作,把信息服务站开进了专卖店。专卖店主管吴杰斌介绍,在信息服务站建立之前,TCL没进过农村市场,属于从零做起; 仅仅一年工夫,TCL就在德庆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
然而,市场份额的增长并不能代表PC厂商的利润也实现增长,超卓电子一个月TCL电脑的出货量是30台左右,但是,从2005年到2006年,TCL向山区信息化捐赠了近500台电脑。“参与这个项目需要厂商有很大的勇气,要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眼光。在这个项目里,TCL除了获得品牌形象外,就几乎没有其他利益了。”TCL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大区行业经理李华说。
海尔今年向农村信息化投入了2000台电脑,除了提供给信息化大篷车的几百台电脑,政府给了一个成本价外,其余电脑都是以捐赠形式提供。但是,据说这个成本价比海尔电脑单纯的材料成本还低200~300元。此外,海尔还认购了几辆大篷车,并给予培训费用上的支持,据估算,这一年投入就在500万元左右。“目前这个投入还在海尔的承受范围内,但说实话,我们也并不清楚未来会怎样。”海尔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说。
襄樊神农信息科技公司的控股方是一家民营企业,承受的经济压力相比也更大一些。眼下唯一能看到的收入,就是从农户定制襄樊移动“农信通”短信服务中获得的分成收入。据说,今年“农信通”定制用户有望达到5万个,以每月2元包月费计算,公司一年可以收入84万元。相比首批350万元的投入,这笔钱也只是杯水车薪。那么,公司会不会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呢?公司负责人婉转地表示,“就算我们不做了,也会有其他看好农村信息化市场的企业接班”。
虽然农村信息化并不是个立竿见影的买卖,但是很多厂商还是抱着为长远目标考虑、为农民服务的心态参与其中。对农村信息化来说,厂商的纷纷加入无疑是件好事,但并不是企业介入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企业与资金涌入之后,政府该如何引导资金的有效投入?如何在服务“三农”的大前提下,协调不同企业为同一个目标整合资源、更好地合作?在探索农村信息化长效发展机制上,各方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下篇】农村信息化热潮,是虚?是实?
IT厂商的参与让农村信息化的推广成本更低。
在近一个月的实地采访过程中,本报记者也目睹和归纳了如下隐忧。
信息服务站为何“退烧”?
“其实,轰轰烈烈建立起来的信息服务站最少在目前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一位在农村深耕多年的政府官员这样对记者说。
从去年开始,上到政府下到企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信息服务站也作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载体而被各地普遍采用: 从县到镇、再到村,电脑浩浩荡荡地铺到村委会。
信息服务站作为“火种”将信息化延伸到了农村,然而,它是不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制胜法宝呢?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记者发现,各地的信息服务站普遍比较冷清,电脑空置率较高。有的信息服务站配备了近十台电脑,但是每天来上网的人不过十来人。很多站长也表示,摆放的电脑很少有被人全部占满的情况。
记者还发现,从县到镇、再到村,电脑空置程度也不一样。县信息服务站人员相对较多,再加上县服务站多半承担着人员培训的职能,因此利用率较高。而越往基层,信息服务站越冷清。在村一级,越穷的村子电脑空置率越高,有的电脑被锁在村委会,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电脑刚刚进村的时候,都是被好奇的农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为什么新鲜过后,信息服务站的热度就“退烧”了呢?
首先,为什么农民对信息服务站的态度由“热”转“冷”?“这取决于两个问题,一是有没有激活农民应用信息化的意识; 二是有没有为农民提供真正有效的信息。”广东省新兴县信息中心主任伍绍雄一针见血地指出。
伍绍雄将农村信息化分为蔓延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他认为,尽管农村信息化近两年来蓬勃发展,但是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还比较薄弱,仍处于蔓延期。“对农民要有一点耐心,对我们自己的工作也要有一点耐心。” 伍绍雄说。
那么,信息服务站有没有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启蒙农民需求意识呢?本报记者在连续三年的深度采访中发现,信息服务站发挥的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它开启了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为农民提供了有效的市场信息、种植信息,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村务管理。然而,随着农村信息化的向前推进,信息服务站不能仅仅停留在“启蒙”阶段,还必须发挥更大的价值。
“现阶段农民对信息化的应用还处于模仿阶段,没有进入理性阶段,需求不明确。我们应该更深层次地挖掘农村消费需求,找准应用结合点,从而激发出农民应用电脑的渴望。”TCL的李华这样说。
由此可见,农民对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没有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是信息服务站遭遇尴尬的首要原因。那么,服务站用不用一下子摆这么多台电脑?用不用搞“一刀切”的形式,每个地区平均分配呢?
在采访中,许多企业表示,农村信息化的形式过于单一,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政企互动的发展空间,局限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随着通信运营商、硬件厂商的加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也趋于全方位,信息服务站应该尝试突破老一套的电脑查询,进而开拓多种服务功能。
当然,记者也发现,今年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在趋于多元化,譬如“信息化大篷车”这种流动培训教室的新形式。
“信息服务站要对症下药,不能搞平均主义,应该从应用最为迫切的地方做起。”一位信息化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
“并不是所有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信息化的迫切需要。”襄樊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喻奎说。在农村,只要有一两个人会上网,了解市场、价格信息后,其他人马上就知道了。所以,信息服务要从需求最为迫切的地方做起,这也是襄樊试点决定优先选择在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乡镇以及种植、养殖大户家中设立信息站的原因。在广东,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记者在所到访的清新、德庆、新兴三个县,都看到了信息服务站与当地与农民协会、龙头企业捆绑在一起的例子。
信息服务站会“变味”吗?
在某地,记者在一家开在电脑专卖店里的信息服务站看到这样的情形: 专卖店的二楼是专门用来让村民查询信息,并进行信息培训服务的,政府还为此配备了6台电脑。让人奇怪的是,楼上的信息服务站冷冷清清,楼下的门店却挤了不少人,店员忙于应付前来咨询买电脑的顾客,没有人把村民往楼上引。
店主向记者坦承,迫于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他必须考虑销售量。为了节省成本,承办信息服务站后,他都没有增加人手,店员也很少能有空闲帮农民上网。
把信息服务站开在电脑专卖店,这本来是市场化运作的良好探索,可是,如果经销商只是利用信息服务站的人气来提高自己的销售量,而忽视了如何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信息服务站就会失去原本服务农民的初衷,而成了一个空壳。
抓住当地种植大户的示范效应,把信息服务站开在农业协会在全国也有多种探索。然而,记者在某地农业协会采访时却发现,政府调拨的3台电脑都成了协会的办公用品,锁在了办公室里。这样的信息服务站是不是已经“变味”了呢?
信息化项目为什么会在市场化运作中“变味”?这是由于政府和企业双方的目的不能统一。伍绍雄认为,政府的目的是最大程度上让农民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而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过程中难免带上商业色彩。如果双方利益不能很好地协调,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就会遭遇挑战。
正如广东省清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清波所说: “政府给养始终有断奶的那一天,只有走向市场化运作,农村信息化才有新的生命力。”市场化运作是农村信息化不可回避的一道坎,那么,如何能保证信息化项目沿着既定的轨道健康发展下去呢?
首先,政府必须担负起监管的角色,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信息服务站不是交给企业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企业怎么办、办多久、如何考核,都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考核上,一方面要从人流量考核,规定服务的人数; 更重要的是考核效果,对农民进行抽样调查,从而判断信息服务站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做好信息服务站是企业的使命,只有做好了信息服务,树立好了品牌,才能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
其次,企业必须在这种市场化合作中摆正心态。企业有生存的压力,而农村信息化对于IT产业,尤其是PC市场来说还是未开发的处女地,特别需要企业能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心态。英特尔的周力认为,“企业想要短期内在农村信息化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很困难的,作为英特尔来说,今年的投入不一定马上能看到效果,最重要的是探索成功的信息化推广的商业模式; 在成功模式的基础上,才会有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最后,找到恰当的盈利机制。政府承担起监管任务,企业摆正了心态,这还不够。目前,政企合作多半是依靠企业投入,企业在别的地方赚钱来填补信息服务的成本,一旦企业亏损,势必要影响服务站的正常运转。
这样看来,只有盈利才是吸引企业继续参与的良药。如何能让信息服务自身实现“造血”,这不仅关系着信息服务的性质,也将影响信息服务的长远发展。
市场化运作能走多远?
现任TCL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大区行业经理的李华原来曾在七僖电脑负责农村信息化。2003年,广东省开启山区信息化时,七僖和方正电脑都有介入,方正负责粤西,七僖负责粤北,TCL电脑则负责粤东。后来,迫于巨大的成本投入压力,方正和七僖先后退出。“农村项目不仅要调动外部资源,还需要公司内各部门协调。要各部门为不能立马见到销量的农村项目亮绿灯,还是很困难的。” 七僖退出后,李华就作为山区信息化的行业经理进入了TCL,最后,只有TCL坚持了下来。
李华坦言,TCL的坚持一方面源于对农村市场的看重,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政府山区信息化每年3500万元投资中数百万元的PC采购大单。尽管是公开招标,TCL也希望能由于对山区信息化的支持而在采购中酌情加分。可是,从2003年到2006年,TCL在连续四年的政府采购中均落马,“这不能不说是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挫败感。”李华说。
在错综复杂的利益背后,如何确保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性成为农村信息化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政府和企业要界定好各自的角色,政府是农村信息化的引导者,扮演着引导和资源整合的角色。一方面协调各部门农业信息资源,把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农民,整合“第一公里”; 另一方面,则是与企业共同探索产业链合作机制。
企业也一定要摆正心态,在双方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探索共赢机制,让企业投身公益事业同时也有利益回馈。
广东清新县山区信息化体验中心开进了TCL的专卖店。
在2006年本报进行的农村信息化大型调查中,“第一公里”缺位成为突出问题,各涉农部门缺乏协调,导致信息资源重复浪费。今年,“第一公里”的整合在很多地方都有了实质性进展。2月,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和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等14个涉农部门联合发文,共同推进农村信息化。在广东新兴县图书馆,山区信息化与文化共享工程整合在一起,农民们在电子阅览室既能查询到相关农业信息,也能阅读多部电子图书。
如何建立起一套各方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则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整个产业链联动。“农村信息化不是一两个政府部门、一两家企业就能办成的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产业链合作,才能探索出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张清波这样说道。
“网络是农村信息化的眼睛,现在大部分农村都实现了宽带,如果依托网络整合各大IT企业,开发增值服务,并实现这些服务的自身造血功能,市场化整体运作就指日可待了。”李华分析道。然而,各大IT企业愿意整合吗?谁出面整合?这种整合是市场的选择吗?又如何开发可实现市场化的增值服务?这些仍是横亘在农村市场化面前的一道道障碍,未来漫长而艰难.
作者:何源 陈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