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已成基本形态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全军军事训练科学发展座谈会综述

  刘孝华 刘春江 陈雷 吴弟伦

  初夏时节,来自四总部机关,各军区、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训练部门及部分部队、院校、训练基地、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专家齐集武汉,带着全军上下对军事训练科学发展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成果,以前瞻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探讨训练转变的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共谋军事训练科学发展大计。
 
 
 

  新世纪新阶段,军事训练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必须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有为地推动军事训练科学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对军事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军事训练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训练是治军之基,强军之要。军事训练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军事实践活动所不可替代的。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不仅能够依据联合制胜机理,有机融合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和各种作战力量,有效聚合物质、能量、信息,生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的体系作战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整合转化功能,能够有效地将军队建设各分系统和诸要素集成为统一的完整的军事体系,把各项建设成果融汇起来,将潜在的战斗力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对未来战争的“预实践”作用越来越强,军事训练正逐步跳出尾随战争的训练模式,训练场已逐步成为“第一战场”,通过模拟逼真战场环境,科学设计未来作战行动,使训练真正成为未来战争的“预实践”。

  军事训练处于什么历史方位,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当前,我军军事训练正处在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起始阶段。推进训练转变,是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现代战争的强制性要求,是大势所趋,不是想不想“转”、愿不愿“转”的问题,而是非“转”不可、必须“转”好的问题。实现训练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对推进训练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知难而进,奋发有为,以持久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持续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开创军事训练的新局面。

  推动军事训练科学发展,前提是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时代特征,遵循军事训练发展的基本规律

  新世纪新阶段,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已成为我军军事训练的基本形态。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实质是为适应信息主导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作战对手和信息化特征明显的战场环境,进行的掌握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知识和技能、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的实践活动。其核心是通过提高军事训练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在生成和提高战斗力中的主导作用,根本目的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成为军事训练的基本任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成为军事训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一体化联合训练为重点的整体训练成为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任务多样化和分工专业化,使训练内容方法的多样性日益凸显;管理目标、方式和手段的发展,使训练管理更趋精确化;新装备大量列装和训练的科技含量增加,使军事训练对保障条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等等。

  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必须善于发现蕴涵在军事训练诸要素中决定军事训练发展变化的本质必然联系,准确把握军事训练科学发展的指导规律。

  始终将提高军队履行使命的能力,作为军事训练科学发展的不懈追求。军队的能力需求在哪里,军事训练就应该跟进到哪里。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始终是军事训练的主体和核心任务。提高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成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

  技术进步强制性地改变着作战训练的方式,揭示出军事训练发展的科技推动规律。坚持科技兴训,推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聚焦,提高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是军事训练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折射出军事训练发展的滚动递进规律。应把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按纲施训作为一个闭合的回路有机衔接起来,以深透的理论研究确保实践探索的科学,以科学的实践探索形成有效管用的成果,并及时把点上成果推广普及到面上部队。

  体系的完整性和要素的关联性,决定了军事训练发展的系统变革规律。必须系统设计、科学统筹作战训练与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统筹部队训练、院校教育与民兵预备役训练,统筹战略战役训练、合同战术训练与战术技术基础训练,统筹主要战略方向训练与其他战略方向训练,统筹各军兵种训练与联合训练,促进军事训练科学发展。

  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体系,是推动军事训练科学发展的主体工程。必须持续深化改革,实现军事训练诸要素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构建体现时代特征、适应战争发展、符合使命要求、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科学体系,是军事训练科学发展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标志。必须随着对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逐步完善。

  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内容体系。训练内容是军事训练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在军事训练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直接影响训练方法、手段、管理、保障等其他要素的发展。推进军事训练科学发展,必须首先创新训练内容,这既是训练内容在军事训练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的,也是历史昭示的重要经验。有什么样的任务,就要开展什么样的训练,这是军事训练亘古不变的法则。因此,构建信息化条件下训练内容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把基于能力和任务的内容设全,使训练内容的适用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必须始终坚持以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为目标,以创新联合训练内容引领诸军兵种训练内容改革,实现各军兵种、各层次训练内容的紧密衔接和有机融合;必须始终坚持以提高官兵综合素质为根本着眼点,系统研究信息化条件下遂行军事任务对官兵能力素质的新需求,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新领域。

  发展促进战斗力高效增长的训练方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创新训练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发展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方法,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探索战斗力生成的最佳途径,促进战斗力高效增长。基地训练、模拟训练、网络训练,资源融合、训练效费比、实战化程度高,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主要训练方法手段。近年来,我军基地训练、模拟训练、网络训练发展较快,但使用效益不够高。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完善使用机制,扩大应用范围,使其由辅助手段向基本手段、由单一运用向复合运用、由提供简单条件向提供复杂条件发展。作战形式决定训练方式。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与之相适应,必须深入探索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跨军兵种集成训练和作战体系集成训练的方法路子,努力实现作战要素科学组合、作战体系有机融合、作战效能高度聚合。对抗训练是提高战斗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应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下专业技能对抗训练、首长机关指挥对抗训练和实兵对抗演练的方法,逐步走开实战化对抗训练的路子,让部队在对抗中感知战场、学会打仗。

  推行科学规范的现代军事训练管理。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内容多样、对象多元、分工细化,以往经验式、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训练发展的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理顺管理关系,优化管理流程,推动训练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势在必行。应针对训练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和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调整优化训练部门机构设置,建立权威高效的训练领导管理体制,加大训练统管力度,实现训考相对分离。应积极探索和完善依法管理、目标管理、精细管理的方法路子,创新管理模式,推动训练管理由经验指导向科学指导转变。以构建考核评估标准体系为重点,应以完善考核评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推进考核评估组织形式、方法手段改革,增强训练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加强以信息化条件建设为重点的训练保障。没有信息化的物质保障条件,就不会有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应持续增大训练投入,建立与国防费同步增长,与武器装备建设和作战训练任务协调发展的训练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以复杂电磁环境为重点的信息化改造步伐,逐步构建武器装备操作、作战指挥和实兵战术演习“三位一体”的模拟仿真体系,建设安全稳定的信息网络,丰富信息资源。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打破目前各军兵种自成体系、层次重叠、重复建设、互不交融的保障结构,改变小、散、全的保障格局,扭转资源配置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局面,推行集约化、区域化、社会化保障,变单一的专业化建设为综合型多功能建设,变封闭式保障为开放式保障,变粗放型保障为精确化保障。

  随着战争形态的演进和军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把重心转向联合训练,已成为军事训练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要求生成和提高以信息主导、体系对抗、联合制胜为标志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因此必须把训练重心转到联合训练上来。

  我军联合训练总体上还比较薄弱,主要是联合训练的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实兵联合训练开展较少,既缺乏组训经验和人才,也受到武器装备、保障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强调把训练重心转到联合训练上来,就是要求各军兵种、各层次训练都围绕联合训练展开,为生成和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服务;既不能好高骛远,照抄照搬外军模式,也不能浅尝辄止地搞一些多军种“拼盘式”貌合神离的“联合”。现阶段,我军联合训练应以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担负主要战略方向作战任务的部队、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新装备部队为主要对象,重点提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部队联合行动能力和联合作战保障能力。

  推进军事训练科学发展,必须下大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联合训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推动联合训练的有效落实和深入发展。联合训练的组织模式,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需要不断探索,渐进式发展。当前,应明确联合训练组织领导体系和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规范联合训练的内容、程序、方法、管理和保障等;完善相关运行机制,以任务统筹、协调控制、联训联保、检查督导、考核评估为重点,落实联合训练计划管理、组织实施、训练保障和质量监控,积极探索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训练组训方式。安全威胁的多元化决定着使命任务的多样化。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并对做好战争准备、提升军队作战能力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业已成为军事训练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国家安全利益的不断扩展,面临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凸显,为军事训练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牵引。必然要求军队的能力不断提高并“多能化”,也必然要求军事训练不断发展并“多样化”,从而实现国家战略利益所及,军队战略能力即能到达。

  军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支柱,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已成为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重要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军担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包括反恐、维稳、处突、维权、维和、抢险救灾等六类,对部队的快速反应及时到位能力、联合行动能力、专业处置能力、依法遂行任务能力、装备物资持续保障能力等,也提出新的特殊要求。

  有什么样的任务,就要开展什么样的训练,这是军事训练亘古不变的法则。应深化理论研究,搞清国家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厘定军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界限和范围;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协同、保障等,探索军地信息沟通、指挥编组、任务区分、行动协同、联合保障的方法;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方式,制定行动预案,为部队训练提供指导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