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速报带来的信息化启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国家信息中心 单志广

 

    6月14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日本东北地区也发生了强烈地震,但并没有造成大范围的人员伤亡。究其原因,日本政府推行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日本自2007年9月开始启动紧急地震速报制度,这也是全球首个地震预警系统,地震仪在测得地下传播速度较快的地震初期微震“P波”(每秒5~7公里)后,将自动推算剧烈震动的“S波”(每秒3~4公里)规模。如果预测震度(日本标准)最大超过5级弱,那么气象厅将向震度达到4级以上的地区发布预测震度。由于两种震波之间存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差,在探测出P波后迅速发出预警,可以在S波来临之前得到几秒到十几秒的宝贵逃生和危急处置时间。

    此次地震中,日本气象厅在部分区域实现了由电视等媒体发布地震预报。气象厅在8点43分51秒预测到地震,3秒后即在电视上发布地震预报:预计4秒后将发生5级地震。

    综观中日两国地震灾害中现代信息化手段所发挥的作用与效果,许多问题发人深思。我们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是增强预警防灾和危急应对能力的必然选择

    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源于日本气象厅自“东海地震危机说”提出后的上世纪80年代,他们从那时起就开始执着于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有效的地震预报体系,并研究如何实现该系统的实际运用。

    作为全世界超过20%的6级以上地震的发生地,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把预警预报和应对危机视为同等重要,一直坚持“实现预测地震的梦想”以及“和地震波赛跑”的壮志。

    目前,日本气象厅已建立了覆盖全面的灾害管理信息网络和24小时监测系统,以确保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计算出震源、规模、是否引发海啸并发出海啸警报和预报。

    此外,日本在部分海域2000米深处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保存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在30分钟内自动计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相比之下,我国尚缺乏类似有效的地震预警和灾害评估等系统,现代信息化手段尚没有在危机预警和防灾减灾中得到充分利用。在我国今年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中,现有的信息化手段同样在危机面前苍白无力,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高度重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对各类灾害和危机的防范和预警,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在监测预警、风险评价、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等方面应有的作用。

    (二)预警信息的发布、传播与利用机制,是决定应急处理成败的根本前提

    预警信息是一种特殊的紧要信息,但如果没有类似的紧急地震速报制度,不能在第一时间把地震信息传播给公众,这个预测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日本气象厅是主管监测地震和海啸的专门机构,建立了覆盖全面的灾害管理信息网络和24小时监测系统。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地震发生后要马上把有关信息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政府、通信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并由此再迅速传递到学校、居民家、医院和船舶。普通百姓察觉到地震,打开电视或收音机,立即就能得知地震发生的详细情况。如今,日本还开设了灾害短信业务,一有震情,手机上立即会出现免费相关信息。

    从去年10月开始,日本气象厅开始面向一般市民提供5级以上的地震警报。普通市民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和专用的防灾行政无线设备接收警报,在更大的地震波来临前,保存生命,减少损失。此次地震中,在离震中500多公里的东京,居民感觉到震动前片刻,公共广播机构日本放送协会已发出警报。

    与之相比,我国目前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危急事件中,仍然存在预警信息发布决策迟缓、发布渠道不畅、利用不充分等突出问题。

    为此,首先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及时高效的预警信息发布决策机制,提高应急机制启动水平,实现第一时间权威发布有关预警信息。其次,需要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公告牌、灾害警报接收器、高音喇叭等各种手段和渠道,尽最大可能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不断增强预警信息的直达能力,保证预警信息传递畅通、播发及时,有效发挥其在防灾减灾中的预警作用。此外,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预警信息的误报,建立合理的误报处理机制,避免信息误报带来的预警可信性问题和相关负面影响。

    (三)加强全社会预警响应与应急联动能力,是实现防灾抗灾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全面有效的防震减灾,还要求全社会必须具有完备的预警信息响应能力和应急联动能力。在本次日本地震中,预警信息发布后,各种相应的应急响应自动启动:训练有素的公众很快就能采取避险措施,躲避到安全地带;核电厂、铁路等基建设施能够在接到通报后实现自动关闭;安装了信号接收装置的列车、电梯在接到信号后,可以迅速自动停止运行,并及时向乘客广播;建筑工地和医疗机构等也能够马上停止作业,减少工程人员和病人的损失。

    与日本相比,我国在对各类预警信息的响应和应急联动能力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全国范围内系统的应急体系建立的时间还很短(200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标志着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的初步建立),在实践中,应对雪灾、地震等复杂、并发灾害和危机,往往出现应急决策和综合部署的科学性不强,缺乏周密的应急机制和处理预案,整体上组织协调和应对指挥不力等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从对突发事件的被动应对体制逐渐转向主动预防和积极应对体制,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全社会的预警信息响应与应急联动能力建设,建立周密的应急机制和处理预案,特别是要加强各部门对突发性灾害和危机的综合性协调能力,强化多部门的沟通、协调、联动与配合。

    其次,要提高应急计划的制定和准备在各类信息化系统规划和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系统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纳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框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