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马涛


        1996年,张运凯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北京邮电大学的学习使他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到学校后,我就主动跟学校校长进行了一番长谈,建议学校建设校园网。深入研究后,学校很快就决定筹建校园网。当时从各个单位抽调五个人组成了校园网筹建小组,我是其中主要负责人之一。”接受本刊采访时,张运凯回忆起当初建设校园网时的情景。

  他娓娓道来:“河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河北师大)的校园网的建设离不开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张兴华老师和北京邮电大学马严老师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CERNET将华北地区石家庄主节点设在了河北师大。”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通过学校自己铺设的光纤,河北师大已经建成了覆盖三个校区的高速校园网,并为分散在石家庄市的多所学校提供了校区间的网络连接和CERNET接入服务。

  设立基金为省内院校提供资助

  目前,河北省内已经有70多所高校接入CERNET,接入数量是CERENT最多几个省份之一。为方便兄弟院校互相借鉴学习,2003年,主节点牵头成立了河北省高校信息网络技术研究会,张运凯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会每年举办一次网络技术年会,还不定期组织小型技术交流活动,为大家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

  “我们想通过组织专家为一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张运凯向本刊记者介绍,“我们希望各高校网络技术人员不仅在网络技术上互相交流,而且在工作上、生活上都能成为知己,互相帮助。本着这个原则,最近研究会启动了网络技术研究基金,为更多的省内高校网络中心技术人员提供资助。”

  网络技术研究基金总体上按照研究项目的方式来管理,基金项目按照申报、评审、结题等环节来运作。“资金是最关键的,我们与一些企业接洽合作,同时还拿出研究会的部分经费。目前资金基本上已到位,在9月份召开的网络技术研究会上我们会正式公布,并开始投入研究基金的运作。”

  作为节点管理者,张运凯希望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得河北省内高校的整体网络技术研究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他始终关注着石家庄城域网和河北省教育主干网的建设,“当初我们在部署河北师大校区互联时,就进行了石家庄城域网的总体考虑,多敷设了一些光纤,石家庄教育城域网在2001年就建成开通,市内的高校基本上完成互联。”目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建成河北省教育科研网主干网,从石家庄到省内各个城市之间实现高速连接,让省内的兄弟院校可以高速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彼此的资源。

  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大势所趋

  除了主节点的工作,CERNET华北地区石家庄主节点的人员同时负责河北师大校园网的工作。

  河北师大经过十几年的校园网建设,已经覆盖了全校所有教学、科研和办公楼宇,除了扩建和部分网络升级外,网络建设任务已经不是重头。网络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网络应用水平和网络服务水平上。“这一点,从各个学校的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到信息中心再到信息化办公室、信息化处名称的变迁都折射出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大都经过校园网建设(包括网络硬件系统和基本的因特网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整体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张运凯谈到。

  他认为信息化校园建设进入整体部署阶段,单纯的网络中心建制已不能很好地承担建设任务,因为信息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校统筹,集中统一管理,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理性、有序、健康地深入发展。因此,学校必须有相应的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如信息化办公室或信息化处等,网络中心或信息中心承担具体的技术上的建设任务。

  为此,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和研究,在他的推动下,河北师大也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组织形式调整更加有利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并且已经制定了《河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并在逐步推进实施。

  科研为网络中心注入新鲜血液

  接受本刊采访时,张运凯认为:“为了提高网络服务水平,首先要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其次要提高技术水平。”据他介绍,河北师大作为省属师范院校,与其他重点大学相比,在技术水平方面处于略势。这些年来,他们一直从提高中心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入手,大力提高网络中心的科研能力,鼓励网络中心工作人员读硕士、博士,集结学校的优势力量成立了网络技术研究所,积极争取科研项目。

  经过不懈努力,近年来,网络技术研究所的在研项目中总经费达300多万元,网络中心还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通过提高网络中心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很自然地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水平。他自信地表示,“通过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我们吸引了一些人才,网络信息中心从成立到现在,没有一个人离开,稳定的人员队伍对于网络信息中心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