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飚在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来源:广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马 飚 

    在30日上午召开的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提出了共同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五点建议。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尊敬的郑万通副主席,

    尊敬的厉无畏副主席,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北海,围绕“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沟通、合作、繁荣”的主题,共商新机遇新形势下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发展大计。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出席论坛的中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广西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年前,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提出了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10+1”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机制的战略构想。两年多来,区域各方秉承“共同获益、务实渐进、开放透明”的原则,携手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即将成立;2007年广西与泛北部湾区域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59.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明显加快,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中国电子集团北海信息产业基地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全面深化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为区域各方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精英搭建了研究、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和平台,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泛北部湾合作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商船从我们召开论坛的这个地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东南亚各国,开展贸易往来。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加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意义重大而深远。不仅有助于区域各方壮大经济规模、增强经济实力,也有助于提高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失衡与风险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安全和繁荣;不仅能使局部资源变成区域资源、局部市场变成区域大市场,使资源得到更高效的整合和配置,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和强化各方比较优势,共同吸纳和合理利用国际资本和外部资源,促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广西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富有活力、富有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广西市场辐射范围宽广,市场潜力巨大;广西有丰富的矿产、水能、农林、药物、海洋、旅游和港口等资源,生态环境优美;广西的劳动力、土地、用水用电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综合配套能力良好。2007年广西GDP增长15.1%,增幅在全国排第6位,广西已进入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

    特别是今年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准实施、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获得国家批准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开放合作和经济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广西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正成为商机无限、投资者纷至沓来的投资热土和创业沃土!

    为牢牢把握当前的良好机遇,在刚刚结束的广西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广西提出了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战略目标,作出了产业优先发展、交通优先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的工作部署。

    今后5年,广西将优先大力发展工业产业,使以制糖为主的食品产业、以系列中型轿车为重点的汽车产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炼油为主的石化产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产业、以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产业、以电源建设为主的电力产业等七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分别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时重点发展建材、造纸、电子信息、造船、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医药制造七大产业,使其产值尽快分别超过200亿元,并逐步发展壮大到500亿元、近1000亿元,到2012年使广西工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比2007年工业总产值翻1.5番。

    今后5年,广西将优先发展交通,投入资金3000亿元以上,全力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实现交通新突破、大发展。其中铁路方面开工建设线路2180公里,建成新线路1600公里,建成通往周边省和东盟的高标准、大能力铁路通道。公路方面新开工高速公路1800公里以上,建成高速公路1700公里以上,到2012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3600公里,与周边国家、邻省建成14条高速公路通道。水运方面新增吞吐能力超过1.2亿吨,到2012年总吞吐能力达到2.3亿吨,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现代化沿海港口群。

    二要加大金融、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各类金融网点的合理布局,改善金融交易、结算等技术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金融服务平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强“南北钦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提高网络覆盖率,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医疗等信息综合应用。加快面向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第三,要形成开放合作的产业优势

    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各港口城市地理位置毗邻,相互之间自然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类同,客观上要求调整和优化区域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今后,经济区应加强引导扶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一要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步伐。利用港口优势条件和南海丰富油气资源,建设钦州大型炼油基地,发展原油加工等石化产业;利用适宜种植速生林的优势,建设钦州、铁山港大型林浆纸基地,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形成沿海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群;调整钢铁产品结构,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铝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铝加工项目,建设南宁铝深加工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现代中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海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等海洋产业。

    二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为了避免产业结构趋同,构造合理化产业结构,应依照科学的产业政策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和产业进行引导,形成协调有序的产业链。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梯度性和互补性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既要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也要主动承接我国中西部地区需要转移到沿海发展的产业,不断扩大区域合作,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另外,要借鉴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把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努力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区工业发展的龙头。

    三要加快服务业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和深水良港优势,大力发展海洋运输,加快构建沿海和城市保税物流体系,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和服务贸易,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现代物流基地。依托边境贸易、边境出口加工,建设边境商贸物流基地和边境综合保税区,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形成面向东盟、连接西南、通达珠三角的高效便捷低成本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业,加快培育金融市场,组建一批新的投融资公司,探索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快中小银行重组和改革步伐,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信息服务业,增强邮政电信服务能力,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积极发展地理信息、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立足旅游需求,发挥特色优势,依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把北部湾经济区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促进中心。

    第四,要以开放融合的姿态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打造北部湾增长极,提升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前面所说,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一项大的跨国工程。推进这项跨国工程的实施,需要各国以开放融合、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姿态逐步推进。

    一要建立完善区域战略协调合作机制。去年,论坛已经就成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达成共识。下一步,应着手落实与推进。一方面要构建战略协调机制,联合制定统一的长远规划、战略目标和合作规则,促进区域内要素的合理流动,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要构建区域合作项目对接机制,形成跨海、跨国、跨市的项目合作与产业链对接的格局。当前可以先行推进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譬如,南宁-新加坡现代铁路和高速公路系统项目,是“一轴两翼”合作的重要轴线,可以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先导项目。

    二要加强泛北部湾区域的贸易合作。近年来,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盟国家面临经济调整,重化工产品进口需求加大。北部湾经济区应增加对这些国家的重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重点出口具有优势的基础化学产品、石化产品、钢铁、运输设备、农用机械、家电产品。在北部湾经济区建立专门的出口加工区,满足东盟对化肥、建筑工程、家电、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建筑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摩托车、轻型汽车、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进口需求。坚持互利共赢原则,扩大进口东盟各国的原材料产品,在北部湾经济区建立原材料加工基地,为内地来投资的加工企业提供服务。

    三要以文化融合促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我国传统文化对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华人在东盟各国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传承中国文化与泛北部湾文化的融合作出了贡献。但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等也存在差异,在经济合作中难免会产生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不协调。因此,应进一步促进泛北部湾的文化交流,增进融合与发展,提高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凝聚力。一方面,要树立共赢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自身与服务泛北部湾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增进政府、民间的交流与对话,巩固和发展各国、各地区间的传统交往,拓展合作渠道,实现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譬如,通过各行各业的会议、展览等促进交流。另外,也可以通过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在旅游中加大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等宣传力度,促进泛北部湾区域文化的融合,培养文化认同感,让合作共赢的思想引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开展。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赋予北部湾经济区更重要的使命,在努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增长极的基础上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国-东盟的全面合作和繁荣拓展了空间。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北部湾经济区与泛北部湾地区共同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繁荣的局面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