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蓄势已七年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4

 

  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协作,是对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一次大检阅

  进驻奥运村后,《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问及众多境外运动员及媒体的第一观感,回答大多是“真的很好,你们安排得太周到了”、“中国居然已如此地现代……”、“文化很灿烂”、“你们的人民看起来很自信!”

  这样的感受,与7月22日美国知名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不谋而合:调查显示,在24个国家中,“中国人对本国发展满意率第一,国家信心指数最为乐观”。

  而这样的信心,并不始于今天。早在7年前,中国便让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坚信,“把奥运会带到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将是一件伟大的事”,而中国也向世界庄重承诺,将把第29届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7年,对于期待北京奥运的国人而言是太长的等待,而对一个从未举行过如此规模盛会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七年的准备时间又如此紧迫……毕竟,奥运会不只是场馆建设、不只是八方来客,更不只是锦标成绩,而是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国民素质等诸多软硬实力的综合考验——事实上,国际奥委会给每一个举办城市留足7年的准备时间,已足以说明主办一届成功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何其艰难。

  而2001年的中国,是GDP总量接近11万亿元的中国,是刚刚迈入WTO的中国,也是“911”后世界经济减速背景下的中国——中国将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市场,同时也必须承受更为激烈的竞争与大国博弈压力——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中准备一次“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让发展惠及奥运,让奥运促进发展,用7年的时间完成如此的重任,当然并不轻松。

  “必诚于中,始形于外”,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大国7年的“真诚”努力,换回了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已坐四望三;中国的行政体改和民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社会和文化建设全面启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而这样的发展基础,无疑是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重要基石。

  经济奇迹打造现代奥运

  形容这7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最恰当的词汇当然是“奇迹”:2001年全年的GDP总量不到11万亿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仅2008年上半年,GDP总量即超过13万亿元;全年GDP总量可望超过26万亿元,继续冲击世界经济三强位次。

  而这样的好成绩,还是在世界经济受累于美次贷危机而减速,国际原油、粮食等大宗产品价格飙升,以及中国连遭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等经济重创的背景下取得,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内在增长基础之扎实、动力之强劲,以及决策层把握驾驭宏观调控之娴熟。

  更重要的是,这7年的GDP增速始终保持了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高速与稳定、持续”并存状态:2001~2007年,中国的GDP增速分别为8.3%;9.1%;10%;10.1%;10.2%;11.1%和11.4%,数据清晰地显示,伴随着申奥成功和加入WTO,中国经济在已逐渐走出上世纪末的通缩阴影,逐步起飞并在调控之下画出快速稳定持续增长的曲线。

  这是中国加入WTO后深度融入世界的7年,也是申奥成功后,持续的奥运景气为中国经济源源不断注入活力的7年。7年前申奥成功后,国家统计局认为奥运对中国GDP的贡献是7年中每年提升0.3个百分点;高盛的预计则更为乐观,认为在0.3~0.5个百分点之间;对北京的GDP拉动则更为明显,来自北京市的权威预测是7年中至少每年拉升2个百分点,创造180万个就业机会。

  伴随开放和奥运景气,一些重要经济指标被不断刷新:我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目前已超过1.8万亿美元,成为我国办好奥运、抵御经济风险的重要财力基础;人均国民收入也翻了一番,2007年底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接近1.4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标志着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气势恢弘的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鸟巢”、“水立方”,以及围绕现代奥运的所有软硬件服务,当然离不开主办国雄厚的物质基础。据估计,届时将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加上教练员、裁判员、政府官员和新闻记者等,总人数将达7万人左右;此外还有超过50亿人次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30亿人次通过网络观看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也将超过100万人,这是巨大的机会,但前提是必须有支撑这一机会的强大财力和物力。

  钱要花,更重要的是怎么把钱花好,而不是一次性投入之后的巨大浪费。比如投巨资新建改建的奥运场馆,如何在赛后获得更好的利用,可谓世界性难题,为此北京奥运会的组织者从一开始就将场馆的“后奥运会利用”摆在重要位置考虑。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集中在北城,以方便奥运期间运动员、记者出行。但组织者考虑到北京的东南角缺少大型体育场馆,根据民众要求,还是在东南一隅的北京工业大学安排修建体育馆;此外,其他三个原来规划建在城北奥运中心区的乒乓球馆、柔道跆拳道馆、摔跤馆,也都出于赛后利用的考虑,分别移到了三所大学校园中,赛后将为师生和居民服务。

  占地680公顷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成为北京的“新肺”,为北京居民增添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接待各国各地区代表团的奥运村,盛会之后将卖给公众;按欧Ⅳ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精炼的汽油,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着北京的尾气污染……

  奥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又反过来对奥运形成有力支撑,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背后,是中国政府科学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中外媒体已经看到,中国公民也一再感受到,中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础在培厚、领域在扩大、品质在提升。

  社会发展缔造和谐奥运

  现代奥运会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样也离不开一个和谐共享的社会氛围。奥运筹备7年间,中国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堪称这7年中国发展的突出亮点,而这一成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

  2001年申奥成功时的中国,宏观经济刚刚走出通缩区间,相对薄弱的经济总量基础,初显上升态势的经济周期,使中国有关发展的理念仍主要集中于“经济的单兵突进”和“GDP崇拜”上,那时多数地方领导最看重的是所在地区的GDP排名,考核干部政绩最重要的指标,是当地的GDP增速和外资引进排名。

  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入,经济快速起飞,2002年GDP增速比上一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从上一年的8.3%骤然上升至9.9%;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日益明显;而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则使这种不协调被继续放大。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也将人们发展的目光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文化领域。

  而2003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并迅速蔓延的SARS疫情,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的同时,也深刻地冲击了中国的执政和发展理念,并由此成为中国发展观念变革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由此,“科学发展观”开始逐步取代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关注民生以及对发展均衡性协调性的强调,迅速弥合着原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落差,和谐、共享、民生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奥运会召开前夕,中国教育部承诺,不让一个考入大学的贫困新生上不了大学——这是新中国恢复高考制度31年来的首次承诺;2008年5月中旬,在汶川大地震抢救被埋压人员的现场,胡锦涛、温家宝反复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在民生经济的后面,又衍生出了一串带有民生前缀的温暖词汇:民生财政、民生工程、民生议题、民生之本、民生账单,等等。

  2007年,我国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从2008年起,又将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

  奥运筹备的7年,还是中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7年。2007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亿人;在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居民被纳入保障范围。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相继推出……一件件、一桩桩民生举措,汇聚成中国发展的浩荡暖流。

  政治文明释放活力

  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中国网民的“幸福网事”被世界各大媒体迅速报道,中外政论家大多认为,这不仅是中国网络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事件。

  标志性事件还有日益开放的境外媒体采访权。从2007年元旦起,依据申奥承诺中国颁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下简称“规定”),明确境外记者只需经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就可进行采访,“规定”受到海外媒体的赞许。北京奥运期间,将有3万左右的境外记者前来采访,为此有关部门要求接待境外媒体的部门和单位要实现采访“零拒绝”;而北京国际广播中心每天数场的新闻发布会,前来接受媒体采访的,大都是国家部委的高层人士。

  针对中国会不会在奥运结束后取消媒体开放政策,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表示对开放不会随奥运期间“规定”的废止而取消,“中国的新闻运行体制只会越来越开放、透明和公开,我们有这个自信和能力”。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将信息的公开透明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并以此作为划定公共权力疆界、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前提。国务院工作条例、公务员法、问责制度的相继建立并实施,信息公开条例及一系列监督条例的颁布施行,则从制度层面推进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

  从观念层面推进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国高层与公众之间在观念层面达成共识几乎是“零距离”。诸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干部执政能力”等新的政治和执政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就获得了公众的高度认同,并成为公众评价政府和执政者的新准则。

  这方面,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的增设,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位于城北的天通苑小区因为常年交通拥堵被戏称为“添堵苑”。为了躲开拥堵,以前小区居民很多每天6时就要开车进城上班,原地铁五号线没有设计天通苑站,为此小区居民于2005年自发成立了“移站促进小组”,希望能把一个站点移到小区边上。北京市顺应民意,增资7000万元加建天通苑站。这是中国地铁史上第一次因民意而变更建设规划,现在这里的拥堵大大降低,许多人可以晚起床一个小时乘地铁上班,用“天通苑”居民的话说是“五号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512”汶川大地震中广受赞誉的中国政府应急反应能力,也与2003年SARS事件后开始建立的一整套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密切相关;而温家宝总理震发后两个小时即赶赴现场、短短数日便汇集数以百亿元计的救灾物资和人力,更是决策者关注民生及和谐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具体体现。

  这种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不仅为中国步入现代社会所必须,更是奥林匹克这类大型体育盛会顺利举办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深刻的经济社会变化,离不开持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成为奥运成功筹办的重要背景。比如大部制改革,即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意义重大。

  一种善意的政治、一个善治的政府,无非是能及时倾听和回应公民的政治诉求,只有做到这一点,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才能活力无限,前景广阔。

  而这,正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即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这句感性的文字,是这7年来政治文明建设的运行轨迹的生动注脚。

  软实力诠释“人文奥运”

  中国印、祥云火炬、金镶玉奖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成为2008北京“人文奥运”的深厚根基。

  奥运会开幕之前的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中国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宽带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此外,截至7月22日,我国.cn域名注册量达1218.8万个,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我国在网络规模上的突破,成为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2006年11月10日,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语重心长地说了这样一席话:“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200多座孔子学院在中国境外落成,让世界媒体一次又一次地感受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前行步伐;而静水流深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及其成果,对于从根本上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则更具决定意义。

  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发A股大获成功。截至2008年3月,全国有11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2家文化企业在H股市场上市;组建全国性出版物连锁总部26家、连锁网吧10家、连锁演出票务公司6家,区域性出版物连锁总部49家、连锁网吧近百家、连锁演出票务公司23家,电影院线36条。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观众数以亿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电影生产大国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2008年起全部陆续免费开放。这既是对公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直接回应,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大举措。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将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这一新的权益,拓展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公民权益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中国的文化建设缘此提速。

  提高文化软实力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并行推进,对此著名作家王蒙见解独到:“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作为生活方式、理念、智慧与经验积累的文化,它的首要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带来幸福、进步、有序与发展的空间,给民族与国家带来凝聚力与魅力,个性与形象,自豪与满意感。只有在满足个人与群体的需要上是有效的,才能成为软实力。”

  新外交塑造大国形象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也可以用来形容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谐共荣,其所勾勒和期待的,正是一幅和谐世界的图景。

  这7年,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快速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和谐”理念,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提出了新的外交理念。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的。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此后,“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及其美好图景,从莱茵河畔到金字塔下,从墨西哥湾到湄公河之滨,随着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传递给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而随着中国以积极的、负责任的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开始热议“中国的贡献”,关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的话语,也频频出现于各类国际会议、论坛和媒体中。

  来自山东大学的杨鲁慧等专家认为,和谐世界这一理念昭示着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是调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升当代中国对世界深刻理解和战略选择的总体把握。它将以自信的大国心态、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不断拓展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发展空间。这一新命题的提出着眼于“两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世界的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世界的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以文化、和合意识与公众外交的软实力资源提升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的新途径,是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神营造世界各国政治上和谐共处、安全上协作互信、经济上发展共赢、文化上互补融合的新范式,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新形象。

  中国还本着“与邻为善、以邻相伴”的方针,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10+1)合作、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桥梁,积极推进周边利益共同体建设。

  在平等协商和互谅互让的原则下,中国已与14个邻邦中的12个签订了边界协定或条约,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已有90%得到划界;在海洋能源问题争端中,中国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已同一些邻邦在共同开发矿产能源问题上达成共识。

  中国积极推动在打击跨国犯罪、防治禽流感传播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地区合作,几乎参加了亚洲所有的地区安全机制。在中国倡导下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以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和新型国家关系,为地区安全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中国还推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进入全面运作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中国对泰国的水果、蔬菜等产品实行进口零关税政策,单方面向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扩大特惠关税产品范围。

  近年来,中国同主要大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被公认为维护大国关系稳定的重要力量。

  在“和谐世界”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国外交更加成熟、务实。无论是在双边,还是多边舞台,无论是扩大合作,还是解决冲突,都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面对地区冲突,中国坚持和平谈判、外交磋商。中国倡导和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派出维和部队深入苏丹达尔富尔、利比里亚等热点地区,主张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面对受灾国,中国尽己所能提供援助。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认真履行各项承诺。中国还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环境、公共卫生等领域承担着自己的责任。

  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建设性作用,还体现在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上。权威统计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

  执政进入新境界

  上万名前来报道北京奥运会的境外记者,看到古典而又现代、传统而又时尚的北京惊叹不已,“中国原来已经这样!”

  这也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境外媒体的普遍感慨。但也有人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报道真实中国,揭开中国变化的谜底,是一些境外媒体记者的强烈冲动。

  事实上,中国变化的谜底,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真的不简单。其中,一个重要的谜底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力求使执政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权威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认识,实现了从计划到市场、从手段到目的、从经济到全面这三次重大转变。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原则定义为: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后,突破了计划经济,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由原来的独占天下,变为“占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也纳入到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总原则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最为重大的意义。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比公有制等制度更深层次的社会主义目标,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人们主要是追求温饱和富裕。随着温饱、富裕解决之后,人们必然会追求超出物质生活的更多、更高的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些论述,已经涵盖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至此,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认识,已经实现了第三次转变,实现了第三次飞跃。

  中国共产党也由此而进入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共同推进,厉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全新执政境界。

  近来,一些境外媒体也对北京奥运会及中国的其他方面作出了一些捕风捉影、似是而非,甚至与真相相去甚远的报道。对此,新华社资深体育记者曲北林曾经形象地解析说,北京举办奥运会,就像娶媳妇,而境外媒体报道奥运会,就像前来闹洞房,有趴在窗台看的,也有钻到床底下瞧的。看的角度不同,眼中的景象也就不一样。我们不必过于在乎,应以平常心待之。只要我们以诚相待,也就问心无愧。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今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诚信二字提到了公民行为道德规范的高度。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8个字的总要求中,诚信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尔雅释政》对政字的解释。这7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从执政者的道德操守一再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务必牢记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国当代政治正在回归到其词源学的本意。

  留意这7年的发展,不难发现,经济诚信、政治诚信、学术诚信、社会诚信,已经成为公众共同追求和遵循的公共价值。一批经济上诚信缺失的公司,甚至是大公司已相继破产。伴随着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一些在信用记录上有污点的企业和个人,已经在金融系统难以获得贷款和授信;一些政治上不诚信的官员,诸如政绩造假、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欺骗公众的干部和行为一旦被揭露,往往很快就在问责声中下台;而学术作假者的失信行为,也很难逃过公众监督的法眼,一些学者和作家也因此斯文扫地……在中国,诚信也深深打上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内敛烙印,平时沉潜深藏,只有在紧要关头,在最需要的时刻勃然喷发。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当亚洲金融危机肆虐之时,中国顶住沉重压力,付出巨大代价,兑现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疾风知劲草”。对于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付出,东南亚人民至今铭记。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中国政府以巨大的投入和切实的措施,兑现了坚决阻止非典疫情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的诺言。

  ——2008年“512”大地震中,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通报了地震消息,人员伤亡、抢救进展、救援资金和物资的募集、捐赠及缺口等相关信息24小时滚动更新,所有信息和真相全部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其中,救灾帐篷的缺口,更是每天播报,并公开请求国际援助。一个大灾中坦诚的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热情援助。

  在诚实守信的期许中,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路走来,终于走近了北京奥运会大幕将启的时刻。真实的北京真诚地欢迎前来参加盛会的五洲宾朋。

  真实的北京和中国,就袒露在世界媒体前:这里有鸟巢、水立方的光鲜恢弘,也有少数人温饱仍未解决的发展难题;这里能按照国际规则办奥运会这样的大事,也有人会办出类似假华南虎照这样的蠢事。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这就是中国人民,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承诺的真诚坚守,对奥林匹克理想的真诚弘扬,仰可证于天,俯无愧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