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来源:中国咸阳 更新时间:2012-04-14

 
     咸阳市是中国西北唯一的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中国西部最大的电子、纺织工业基地,地处陕西八百里秦川之腹,在10196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建成3个国家级东西部合作高新区及科技园区,形成电子信息、医药、食品、能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果业、旅游和医疗保健四大特色经济。彩虹集团、偏转集团、步长制药等企业及产品闻名中外。全市范围内川道、丘陵、沟壑、台塬都有,海拔最低点362米,最高点1855.6米,高差约1500米,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差异悬殊,是一个天气和气候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天气和气候变化事关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据统计,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咸阳每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八千万元,2003年因暴雨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8亿元。气象事业在咸阳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趋突出,经济社会对气象事业的需求越来越多。气象事业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整个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责任。气象属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科学编制《咸阳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对加快全市气象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全市经济腾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规划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规划着眼于长远发展,从宏观和项目落实的角度,提出了全市气象事业发展将要实现的功能和完成的主要任务。

     一、发展现状、机遇与存在的问题(一)、发展现状 1、探测网建设 “十五”期间,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和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网建设开始起步,监测业务拓展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完成了2个国家基本站和4个一般站自动气象站建设任务,完成了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和全市县级PCVSAT站建设,并投入业务运行。实现了全市地面报表制作机制化和网络传输。启动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网建设一期工程,建立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站点50个,涉及台站12个,初步建立布局合理的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网。全市建成了50个人工雨量站,结合水利部门建立50个雨量站,共100个人工雨量站。建立了1个城市自动气象站,10个自动雨量点。建立了极轨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接收了711雷达,完善了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实现了咸阳市气象探测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2、通信网络建设气象信息网络传输、加工和共享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租用移动和电信SDH电路完成了全市气象宽带广域网建设,省—市—县传输带宽达到2兆,建成了市级高速计算机局域网,主干速率达到1000兆;完成了市局计算机局域网升级改造,全市所有县气象局建成了计算机局域网,市、县计算机局域网速率达到100兆;建成了省到市可视会商和视频会议系统和市—县会商系统;中文电子邮件办公系统延伸到全市所有县局;市局和大部分县局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接入,全部建成了气象信息网站(页),建成省市县三级农村综合信息网站12个,实现了咸阳市气象通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3、预报技术有了长足进步 “十五”期间,市县两级建成了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上级预报产品加工制作系统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初步建立了预报会商系统,地市级预报业务系统,县级预报服务系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气象情报灾情收集系统,气候影响评价系统等。市台按6小时间隔制作24小时、按12小时间隔制作48小时分县预报、按24小时间隔制作72小时分县预报。天气预报流程由传统的手工为主的定性分析方式向自动化、客观和定量分析的方向转变。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我市天气预报业务新格局已经形成。暴雨预报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空气质量预报正式列入预报业务;应用气象的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宽,已成为天气监测、预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预报降水质量24小时TS稳定在70分以上,整体处于全省中上水平。 4、气象服务技术得到加强,气象服务手段有了新拓展天气预报业务已基本完成了由传统的方法和技术向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技术路线的过渡。以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生活气象指数预报、医疗气象预报、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森林火险预报、交通安全预报等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气象已成为天气、气候分析预测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服务手段除了常规的电视天气预报、电台广播天气预报、报纸,《重要天气信息》、《雨情通报》外,还通过“12121”信息电话和手机短信、网络发布形式多样的天气预报信息,开展了多种城市生活气象指数预报和公共气象预报。建立了防灾减灾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将预报、雨量和预警信息传递到有关领导和部门。“十五”期间增设了《气象决策参考》、《咸阳农业遥感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参考》等服务刊物。开展为农业、果业及经济作物的服务。成立了防雷中心与防雷工程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雷装置检测、图纸审核、竣工验收、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等业务服务。成立了农业遥感信息中心,开展卫星遥感信息服务,配合上级业务部门组织开展了植被生态、作物产量预报和动态监测业务。市台广泛开展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服务,开展了城市环境生活气象、空气质量服务,地质灾害等级预报服务,还开展了流域面雨量及洪水灾害等级预报服务。开展了土壤墒情综合监测业务和干旱预警服务,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城市灾害气象服务。 5、人影工作卓有成效十五期间我市人影工作在规范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火力布局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防雹增雨减轻气象灾害的效益逐年提高。一是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安全制度,办理了人影作业组织资格证,使人影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大部分县的通讯设施进行了更新换代,弹药库房经改建后,通过公安部门的验收,标准化炮站建设已经完成32个。三是购置“三七”高炮12门,火箭发射架19付,新增人影作业火力点19 个,尤其兴平、武功、泾阳三县地处机场周围,作业点审批受到严格控制,经过多方协调、艰辛工作,最终完成了布点,实现了全市所有县区均有人影作业点,目前全市可用高炮65门、火箭架19付。四是接收了711雷达,完善了卫星云图接收系统,提高了雹云的监测能力。加强了人影科研开发,人影综合管理系统、冰雹移动路径及预报方法等一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并投入业务使用,增强了冰雹预警能力。五是培养锻炼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高炮操作技能的人影作业队伍。六是防雹增雨效益逐年上升,年均耗炮弹15000发以上,火箭弹120枚以上,飞机增雨飞行5—7架次,防雹和增雨产生的经济效益近2亿元。 6、气象科研和对外合作有了新进展广泛开展了局校合作,培养急需人才。我局先后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送培硕士研究生2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12余人。举办基本业务培训班18期,培养人员550人次。2000年以来全市气象部门共争取地方和省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8项。自立项目13项,有5项气象科技成果获地厅级以上奖励,其中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和科技推广奖6项。广泛开展局局合作,拓展业务服务领域,先后与咸阳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地震局、市环保局、统计局、陕西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合作,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二)机遇 “十一五”期间,全市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承前启后阶段,气象事业将进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以“三个气象”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八条业务轨道和四大体系”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气象事业发展新格局,也为全市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咸阳位于 “一线两带”建设的中心区域;与省会西安零距离相接,担负共同构成西安-咸阳大都市圈的使命。渭北果业基地、畜牧业基地、“生态咸阳”建设;大力加快乡村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及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旅游强市”建设目标等,均给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气象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给全市雨量监测点乡镇布网、城镇化气象监测服务、大中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区域经济特色气象精准服务等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气象事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全市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未完善,观测基础薄弱,气象灾害防御及应急体系尚未建立,气象无缝隙预报预测体系亟待建立,人工影响天气的机制、体制、投入及人员队伍的建设亟需加强理顺。气象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不强,空中水资源的开发以及风能、太阳能的利用还亟待加强,特色产业、环境能源、经济发展重点区域气象保障服务亟待加强,地方气象事业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