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华 确保如皋市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来源:中国如皋 更新时间:2012-04-14

 


好中求快 狠抓落实
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姜永华
(2008年8月9日)

同志们:
  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全体会议和市委十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在当前复杂的宏观形势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好中求快、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刚才,会议命名表彰了我市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建设、国土、人民银行等部门分别作了专题辅导发言,目的是启发我们的思路,增强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桃园、磨头、如城、东陈等镇分别就农民进城进镇、城镇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改投入和财政收支管理等工作作了经验介绍,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要坚定不移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和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继续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完成GDP125.58亿元,增长15.4%,增幅居南通市第2位;实现财政收入19.11亿元,增长52.5%,一般预算收入8.03亿元,增长52.4%,税收占比88.1%,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列全省第15名,增幅列全省第7名、南通第1名,税收占比列全省第6名、南通第1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585元,增长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7元,增长18.7%;完成工业应税销售216.5亿元,增长44.3%,总量、增幅分别位居南通市第1位和第2位;工业用电量9.42亿千瓦时,增长16.8%,总量和增幅均居南通市第2位;完成规模工业投入143亿元,增长71.2%。截止7月底,完成工商注册外资8.9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6.2亿美元,分别完成年目标的59.3%和62%。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各项工作总体达序时或超序时。上半年政府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差距和不足:在经济发展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效还不够明显,组织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新落户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大项目储备不多,民营经济整体质量不够高;镇(区)之间财政收入、利用外资等指标的完成情况不平衡性较大。在环境建设方面,城镇新开工房地产面积偏少,小区物业管理和农村路桥、河道、绿化管理有待加强,集镇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在民生改善方面,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弱势群体生活还比较困难,少数实事工程未能按序时要求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仍需加强。在工作作风方面,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少数干部消极畏难,破解难题的思路不宽,少数部门主动服务、创新服务不够;面对高目标、高压力,极少数干部作风不够扎实。对此,我们要切实加以克服。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如皋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年初我们确定了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概括起来是“五个确保实现、四个快速增长、三个严格控制”。“五个确保实现”即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增长17.8%;规模工业总产值750亿元,增长47.1%;规模工业项目投入230亿元,增长35.3%;实际到帐外资10亿美元;引进南通市外民资100亿元。“四个快速增长”即实现财政收入37亿元,增长37%;一般预算收入16亿元,增长39.1%;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0元,增长16%。“三个严格控制”即严格控制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确保降低4%;城镇登记失业率严格控制在3.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为零增长。刚刚召开的市委十届五次全委会对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解放思想抢机遇、乘势而上勇争先”的总体要求。下半年,政府工作的主题就是发展,任务就是落实,我们要坚持紧中求进、好中求快、难中求变,把全部精力聚焦到“发展”和“落实”上来,通过又好又快的落实,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下半年政府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三点总体要求:
  1.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这是下半年工作的主题。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要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深刻指出,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下半年,我们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复杂多变,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仍在加剧,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难度不断增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偏紧,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土地供给、银行信贷、项目审批等“闸门”近期内难以放松;环保生态、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市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目前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压力。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全力攻克这些困难,是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做到忧患在心、准备在先,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在充分分析和应对不利形势的同时,更要充分看到我们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从发展机遇看,我市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腾飞期,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较强、后劲较足,特别是随着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