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务公开:架起政府和人民的“连心桥”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近年来,我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政务公开工作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省乡镇政务公开正全面铺开,所有市、县行政机关已实行政务公开并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省直机关的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的事务公开深入开展。

  在组织上,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均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以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为组长的监督小组。全省上下基本形成了政务公开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在内容上,各级政府重点围绕人权、事权、财权、物权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进行公开,政府部门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重点公开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办事依据、条件、程序、过程和结果,服务承诺、违诺违纪的投诉及追究等。

  在形式上,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因时、因地制宜,基本达到了五个“上”。一是“上墙”,即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专用于公布政务信息的永久性橱窗,并及时更新内容;二是“上网”,即将工作职能、审批项目、内容、程序,招投标项目、政府采购等内容在网上公开,扩大政务公开的受众范围;三是“上屏”,即在政府机关及其对外办事窗口设立大型电子屏幕和触摸屏,公开有关的指南性资料;四是“上报”,即通过自办报纸期刊发布本地区、本部门的政务信息,并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进行公开;五是“上会”,即运用发布会、通报会、听证会、民主评议会和群众代表列席政府会议等形式示政于民、问政于民。

  通过政务公开拆掉了干群之间的“隔心墙”

  政务公开工作拆掉了干群之间的“隔心墙”,架起了政府和人民的“连心桥”。当前,我省的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有的地方党政领导对政务公开缺乏应有重视,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的地方政务公开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倾向;有的地方考核标准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有的地方政务公开的内容不够具体等。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有效措施解决这些不足之处,推动政务公开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是各级行政机关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上来,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这一契机,不断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完善机制,加强监督,力争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果。

  解放思想切实推动政务公开深入开展

  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行政务公开。各级政府在出台重要政策和措施前,要通过举行听证会、咨询会等方式,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让人民群众了解和参与决策过程。加强对行政机关经济管理职能和行政审批权限的公开,从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平等的市场条件和稳定的投资环境,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贯穿于行政管理全过程。

  紧紧围绕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推行政务公开。真正将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注、最需要知悉的事项予以公开。各级政府应根据群众需求和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围绕热点,突出重点,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都主动向社会公开。

  紧紧围绕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推行政务公开。突出对各级行政机关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防止不当行政和违法行政,预防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发生;突出对行政机关办事时限的公开,使之与公开内容相适应,保证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突出对行政机关办事结果的公开,以公开促公平、公正,避免“暗箱操作”;突出对违法违规行政行为投诉渠道的公开,使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监督权。

  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充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手段,不断探索政务公开的有效形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建设,逐步拓展网上审批、查询、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实现网上同步公开、实时监督,积极完善专家咨询、政府新闻发布、视频点播公开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

  创新、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行政资源共享,提高整体办事效率,实现由分散审批向并联审批、由无限时审批向限时承诺审批、由部门内部分块审批向部门授权整合审批、由分散多地多次收费向一地集中收费转变,成为向社会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

  改革、规范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政府各项信息,增加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改进政府各类会议的新闻报道程序和政府重要文电的见报程序,扩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建立健全与新闻单位的合作、协调及信息反馈机制和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作者系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处长
 
[作者:卓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