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万军伟 11月22日,河南省电子政务工程技术中心在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有关人士介绍,该中心由河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省科学院共同支持建设。
“这一电子政务技术平台的建立,将会对我省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兰普说。
显然,这个由政府主导的技术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一场政府信息化的“深度应用”序幕已经徐徐拉开。“亲手拉开这一序幕的,其实正是政府自身。”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
2002年8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文件提出: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文件出台后,全省掀起了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
2003年5月12日,省委、省政府联合下文成立了“河南省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信息产业厅。
2007年3月3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转发《河南省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推进我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我省电子政务网路由基于省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
这份文件同时明确省级电子政务网路建设的目标: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已有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的基础上,建成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省政务内网和省政务外网,健全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完善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体制,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网络支持。
2004年9月,我省电子政务网开始建设,同年11月5日网络通过初步验收,2005年3月25日网络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电子政务的广域传输骨干网和省直城域网已经初步建成。
有关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18个省辖市政府全部建有各自的门户网站,网站拥有率为100%;47个省政府组成部门中,38个部门建有网站,网站拥有率为81%。
“目前我省各级政府网站建设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网站的现有栏目已开始精雕细琢,内容建设也逐步深化加强,但网上服务能力及交流互动仍较为薄弱,网站安全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省信息产业厅的一位负责人说。
在河南电子政务网站大发展的背景下,河南省电子政务工程技术中心的成立显然意义深远。
“目前,河南省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及电子政务工程技术中心,已初步形成了由院士、博士、研究生领衔,以硕士、副研究员为骨干的研发力量,开发出了省财政系统‘IT运维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并在洛阳、驻马店等地成功使用。‘财政挖掘系统’、‘首长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化行政审批系统’等项目正在有序开发当中。”省科学院院长赵亚平介绍说。
省信息产业厅厅长苏福功也很看好这个技术中心。“目前,我省虽有300多家软件企业和70多家系统集成商,但由于技术方向‘不对路’,老百姓常常要在一个项目的审批上‘多重审批’、‘重复审批’。河南省电子政务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将彻底改变全省电子政务缺乏软件技术支持和硬件服务保障的现状,加快全省电子政务的发展。”
事实上,虽然河南电子政务发展迅速,但仍然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发展中面临着共性的难题。
据省信息产业厅一位负责人介绍,网络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是政府有效管理、科学决策和为民服务的基础。但在全国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差异也凸显出来。
“各个部门花大价钱搞起来的信息系统不能实现共享,这个问题已经是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这位负责人说。
我国电子政务走的是一条“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的螺旋式路线,经过漫长的早期建设,形成了大量的模式并不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这些独立的、封闭的系统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是一个个名副其实“信息孤岛”。
另外,在信息资源方面,尽管积累的业务数据总量可观,但由于这些数据分别由相互孤立的应用系统产生和管理,各个数据库之间存在数据重叠,不但带来了大量的重复采集,更存在着大量的不一致现象。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专家吴焱认为,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发展“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进入了政府信息化深度应用的关键时期。不同执政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耦合能力、互动能力,已经成为推动执政能力的关键突破口,政府信息化的“深度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省宏观经济数据库、人口资源数据库、法人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都在加紧建设。这些数据库一旦建成,对于实现政府信息共享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省信息产业厅的一位官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