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水平的提升,相应对北京交警的“软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北京奥运会赛程过半,京城交通状况良好。
一方面,这是因为北京在奥运期间实行交通出行单双号管理,另一方面,为了迎接奥运会,为了跟上北京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北京交通管理的深层变革正在全面提速。
《瞭望》新闻周刊在追踪采访中了解到,在迎接奥运“大考”的过程中,人口超过1700万、机动车超过330万辆的特大型城市北京,着力探索破解交通管理的新老难题。
奥运开幕日创下多项“历史纪录”
奥运会开幕日是对北京交通管理的一次集中考验,这一天,北京交通启动了最大规模的管理行动,北京交警也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6500名交警24小时全员实名上岗,引导上百位国家政要和贵宾抵离国家体育场,散场后仅75分钟安全疏散16万人、7000辆机动车……
开幕式当天,北京同期举行奥运会主办国元首集中会见各参会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奥委会官员,以及火炬传递、礼花燃放等活动,交通管理覆盖面积为历史之最,涉及城区主要大街、环路沿线和进出京联络线,包括城北部、东部、中部等众多地区。
一百多位国家的元首、王室成员及各国政要前往国家体育场观看奥运会开幕式,204个奥林匹克会员协会的运动员参加开幕式。如此数量规模的贵宾在京集中参加活动还是首次,保障他们安全顺利、准点抵离“鸟巢”,成了开幕式交通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北京交管部门组建了400人的警车带道队,应用电视监控和卫星定位全程跟踪警卫车队,动态调控、立体指挥、交替放行、精确到秒,严密保障要人警卫、运动员参赛等赛事交通安全、准点、可靠、便利。
奥运会开幕式有大约16万人参加,7000辆机动车集中抵离,交通复杂程度和组织难度创造历史之最。
西城交通支队府右街队民警孙海明告诉本刊记者,从清晨上岗到下午两点,他只在中午十一点多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吃了一顿饭,由于勤务一个接着一个,他连水都不敢喝,因为怕上厕所。
开幕式结束后,由于观花赏灯,大量群众向天安门地区聚集,天安门成了继国家体育场之外第二个充满激情与欢乐的海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交警们,又按照事先制订的预案,全力疏导各条通往天安门地区的道路,维护天安门地区交通秩序。
奥林匹克中心区是向全市各竞赛场馆、非竞赛设施辐射的中心,是奥运交通运行的最核心区域。为此,在对中心区内每一处场馆单独制订方案的基础上,北京交管部门专门制订了总体交通组织方案,实现中心区交通立体多维、全盘掌控。
开幕式主会场周边还划定了交通管制区、交通控制区和交通疏导区,按照“外围集结、远端安检、集中乘车、分时分路抵离”的原则,为不同类型的人员和车辆分别规划设置16处停车场、3处公交场站,在全市范围内设置25处外围车辆集散点,设计148条集散路线。对各客户群分时、分路组织集结与疏散。
“科技交管”为奥运保驾护航
不仅仅是迎接奥运“大考”,近几年,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一直处于双重压力之下:机动车快速增加的压力;群众对交通管理状况改善的期望值不断增加的压力。
这些压力下,北京交警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智能交通技术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建立一套符合北京城市特点、高度信息化的交通管理科技系统。
智能交通是奥运交通安保的重要支撑。以现代化的指挥中心为龙头,北京交通管理通过视频监控、信号控制、流量检测等22个科技系统,实现对奥运中心区、场馆周边、行车路线和五环以内主要道路的全时空覆盖。如遇有交通意外,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可第一时间自动报警,指挥人员应用无线通信、单兵定位,随时了解警力具体方位,与执勤民警实时互动、精确调度,在现场处置的同时,综合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对周边交通实施宏观调控。
奥运期间,北京设置了480公里的交通常备路线,其中奥林匹克专用车道286公里,专门供持有8类44种奥运专用车证的车辆通行,配套建设1.6万面奥运专用交通标识。
为使奥运交通更顺畅,“单双号”限行政策应时而生,自动识别“单双号”的交通检测系统“上岗”,交通检测系统能对每天上路的几百万车辆进行自动检测,24小时抓拍黄标车以及违反“单双号”限行规定等多种违法车辆,为保证道路的通畅,创造良好的大气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本刊记者了解,北京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最智能化的快速路交通控制系统,利用设置在二环、三环、四环及其联络线主要出入口的信号灯,根据流量变化自动关闭和开启出入口,对进出快速路交通流进行智能控制。
根据北京路网结构和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的交通特点,北京城区还建成了交通信号区域控制系统,通过埋设在路口的交通流检测器采集到的交通流信息,对路口交通信号进行实时优化,可以实现单点的感应优化控制、干线绿波协调控制和区域优化协调控制,网综合通行能力提高15%。
在公交密集的大街、路口,交管部门还建设了公交优先控制系统。根据优先级别,自动延长通过路口的绿灯信号时间,充分满足大容量、高速度的客运需求,为奥运大家庭成员、观赛人群提供高效、快捷的交通服务。另外,奥运中心区信号灯控路口,还首次增加了行人过街绿灯倒计时和盲人语音提示功能,为行人提供直观的过街时间参考,向盲人提供直街的语音服务,最大程度礼让民权、保障行人安全。
“现在,我们对市区街面交通的控制率,已经超过80%。”北京市交管局指挥中心警官武贤利自豪地告诉本刊记者。
2007年以来,北京交警指挥体系创新,改变了经验型的用警模式,以指挥中心为枢纽,纵向减少层次,从指挥的最高点一步跨到具体实施的民警,没有中间环节,实现了城八区发现交通警情后1分钟内下达指令,5分钟内按照方案民警全部到位疏导交通。
在北京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记者看到这里实时显示着北京电子地图、拥堵路段、交通事故、值班警力;通过电子探头,可以看见各主要街道的交通情况。此外,电子地图上密密麻麻闪烁着巡逻民警和巡逻车组的卫星图标,可以清晰地看到民警的头像、警号、车号、位置。接到122报警时,指挥民警直接通过手台呼叫一线交警。北京的交通勤务指挥,已经能够精确到秒。
微笑北京交警
硬件水平的提升,相应对北京交警的“软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奥运赛时阶段的安保工作,是北京公安交管局这支队伍成立六十年来时间最长、任务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一项警务工程。从7月1日起,到残奥会结束,在长达3个月时间里,如何在超负荷交通安保工作中保持民警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对北京6500名交警的极大挑战和考验。
8月8日,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的日子,上午6时,奥运火炬传递从北京房山周口店启动。
在此前2小时,东城区帅府园交通队副队长代勇和他的同事已经上岗了,他们管辖地段是天安门。贵宾抵京、宴请和会见各国政要、焰火燃放……诸多重要活动都集中在这里。
7日深夜,代勇因感冒发烧在医院输液,8日清晨他毅然拔下针头出现在天安门城楼前,这一站就是25个小时,到9日清晨的升旗仪式,他就没合过眼。
像代勇这样连续奋战、又保持饱满工作激情的交警,是北京交警队伍的一个缩影。代勇说,只有交警服务素质的提升,才能促进北京交管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为锻造一流素质,展示一流形象,实现“平安奥运交通、微笑北京交警”的工作目标,北京提出了“五个过硬”的一流素质标准,精心确定了奥运安保普及培训、奥运安保专项业务培训、英语强化培训等方面的31项培训内容,明确责任到人,规定时限到天,全方位强化民警业务素质。
英语培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目前北京已有32名交警通过强化训练,达到翻译水平,部分学员还具备了同声传译水平,他们中既有来自一线的普通交警,也有长期战斗在交通科研战线的交警。
来自方庄交通队的张建中,是培训班上为数不多的一线值勤民警,虽然他的英语基础并不好,但是他靠业余时间的自学走进了外交学院举办的交管部门奥运安保英语高级人才培训班。经过外国专家的口语训练,如今他已经能够把英文应用在工作中了。
张建中告诉本刊记者,交警是北京的一道窗口,在外地人面前代表北京,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学好英语对于他的工作非常重要,奥运会是展现中国警察良好形象的机会。
奥运期间,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北京交警的服务素质提升了,微笑更多地挂在他们的脸上。(李舒 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