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时期,是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央、省、衡水市和市委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在这一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冀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根据《中共冀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对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投入拉动、产业带动、开放促动”三大战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和奋斗目标,整个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7.1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0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3%;财政收入完成21619万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01%,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3818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13%,比2000年增长1106元,年均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28.7亿元,年均增长17.5%,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

  粮食生产趋于稳定,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2.1亿公斤。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棉花、辣椒、食用菌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巩固,华林、升达、永生、华鑫、海俊、鑫盛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7.4%。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作物优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居省市领先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二期、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棉田膜下滴灌、中低产田改造等一大批项目,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二、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82.5亿元,比2000年有了大幅度增长。立市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确立实施了“产业兴市”战略,采暖铸造、化工橡胶等一批优势产业和行业规模不断膨胀,结构不断优化,档次不断提高,构筑起全市经济发展的动脉和支撑。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05年,民营企业总量达到7330个,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力军。园区经济快速隆起升级,2002年6月,快速启动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一轮建设,目前,完成征地260公顷,建成面积165公顷,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建成了高质量的“九通一平”,入区企业达到66家,形成了采暖铸造、林板建材和工程橡胶三大主导产业,2005年,开发区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上缴税金5200万元,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项目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坚持增投入、上项目、搞技改、提水平,以大力度的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2亿元,共完成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91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99个,超亿元项目14个,总投资5.6亿元的银海公司循环经济、投资5亿元的华林公司林板一体化、投资1.78亿元的热电厂5万千瓦供热发电机组、投资6000元的医疗器械公司丁基胶塞等一大批项目的上马建设和竣工投产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三、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经济外向度明显扩大

  大力实施“开放促动”战略,连续开展了“对外开放年”、“招商引资年”等活动。依托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优化招商环境,多形式构建引资平台。“十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3340万美元,引进内资13.4亿元,引进技术315项,引进人才2050名。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自营进出口权企业由2000年的3家增加到9家,出口商品扩展到十几个领域。“十五”期间累计出口创汇达3662万美元,位居衡水市前列。

  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贸易繁荣有序

  “十五”期间,全市商贸活跃,市场繁荣。商业流通规模不断扩大,超市代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模式不断涌现;房地产、社区服务、市场中介等新兴服务内容不断发展;百货钟表公司采取现代化经营模式,牵手国内外大企业,积极构筑营销宽带网,连续四年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大小配套、高中低结合、中心集中、点面结合、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商品市场网络体系。2005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10.7亿元,年均增长18%。 五、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 城市建设,加大城建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共运作城建资金18.5亿元,完成城建重点项目56项,建设和改造街道19条(段),新增道路里程25公里,市区道路总里程达到了110公里,搭建起了“四纵七横”城市框架;新建广场2个,街头绿地8个,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年均拓展1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23.6%提高到42.9%。2004年全省城市化工作会议主会场设在我市,“风格特色化、经营市场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全省推广。交通建设,“十五”期间,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先后建成了郑昔线、安新线、赵南线、午解线、106国道冀州收费站、农村道路村村通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全市交通道路状况明显提高。电力建设,先后投资1.2亿元完成了农网改造、城网改造、西沙110KV变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优化了电网结构,供电质量大大提高。

  通信建设,“十五”期间,新增固定电话4.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1.7部/百人;移动电话新增6.8万部,移动电话持有率达到26.5部/百人;宽带网等网络数据服务快速发展。 六、财政运行质量提高,金融实现平稳运行 财税工作,在消化虚收和落实有关税收减免政策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仍然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增长,各项政策性增资得到全部落实,在确保公教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保障党政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大加强。金融工作,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七、统筹兼顾共同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教事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公共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相继开展了农村卫生改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等活动,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实效,全市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两个确保”和“一个低保”得到巩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广电事业取得新突破,连续三年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了3.5万户。计划生育和环保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工商、物价、统计、邮政、审计、体育、粮食、旅游、气象、档案、残联、国土资源、质量监督、药品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回顾“十五”,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全市各级干部群众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突破,工作不断创新的五年;是全市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是全市人民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更是各条战线积蓄力量,增强后劲、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五年。

  第二章 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十一五”期间,是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既面临着许多重大发展机遇,也将迎对更多的严峻挑战。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新一轮产业分工和重组快速发展。从国内看,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京津冀都市圈的推进,“一线两厢”战略的实施,“外资北移”、“南资北上”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我市自身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产比例日趋合理,产业基础逐步夯实,整体架构渐具成型,并初显规模;骨干企业发展迅猛,支撑带动作用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显现;项目建设的积极作用逐渐释放,发展后劲强劲;作为首批扩权县市,在重点项目立项审批、资金申请、资金使用等诸多方面决策权大大增强,我们将用足用好政策,加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加上全市上下风正气顺、政通人和、社会安定,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立市产业羽翼未丰,战略支撑项目少,产业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人才、劳动者素质等对发展的约束日益明显;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增收渠道还不宽,增收速度还不快。

  第三章 “十一五”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六届八次全会、衡水市委一届九次全会和冀州市委三届三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揽全局,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三个增长极”(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为支撑,大力实施“产业兴市”战略,拉动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壮大市域经济,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

  二、遵循原则

  1、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充分就业、提高保障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3、坚持统筹协调,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4、坚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扩大经济总量。

  5、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立市产业和优势行业。

  6、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高政治透明度、公众参与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是:保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经济发展:到2010年,生产总值116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财政收入4.5亿元,年均增长15.8%;“十一五”期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累计出口创汇11170万美元。

  2、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到“十一五”末,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十五”末的15:59:26调整到13:59:28。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比重达到50%,新兴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3、人民生活:到“十一五”末,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有较大提高,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年均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亿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4、社会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期控制在6.8‰以内,

  到“十一五”末,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公共卫生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2.6%。

  5、生态环境:到“十一五”末,林木覆盖率达到2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大于85%,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保持在100%。

  第四章 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运行速度和质量。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认真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典型引路,重点扶持,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稳定完善各项惠农政策,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坚持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大空间。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棉,做强果蔬,壮大林业,提高畜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粮经比例。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着重推进棉花、辣椒、食用菌三大传统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大高标准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着力发展生猪、奶牛、肉羊、蛋鸡生产,培育畜牧生产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万家的龙型产业格局。活化营林机制,扩大种植面积,突出抓好农田林网建设、衡水湖区绿化和生态文明村绿化三项重点工程。到“十一五”末全市新增林地面积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6%以上。实施“科技兴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农业培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品种,切实发挥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节水农业,节约和集约使用耕地,抓好一批土地开发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三个体系的建设:一是技术推广体系,稳定和巩固市、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提高科技应用率和转化率。二是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以安全、绿色、品牌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强势区域,到2010年,全市30万亩农产品基地、20个规模养殖小区通过环评认定。三是农业执法体系。严厉打击制售假种子、化肥、农药等违法行为,规范全市农资经营市场,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依托小麦、棉花、辣椒、食用菌、果品蔬菜、速生丰产林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发展一批知名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完善延伸产业经营链条,实现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促进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实现多环节增值增收,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转变。一是壮大龙头。华林、纺织、升达、华鑫、永生、鑫盛、欧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到2010年扶持发展50家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集约发展。在交通便利、原料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的区域,积极搭建发展平台,建立集食品技术开发研究推广、食品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包装、储运为一体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提升产业聚集效应和竞争实力,培育特色乡镇、特色区域。三是完善体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建成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为契机,不断扩大周村辣椒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搞好与国内主要调味品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进一步培育发展漳淮食用菌、门庄蔬菜、西王果品等专业市场。以市农业信息中心为依托,完善市、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机构,积极推广“支部+协会”的模式,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大力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和社会文明建设。搞好乡村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治理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改变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争取到2010年全市50%的行政村达到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等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流通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按照上级要求,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收购、放开价格、放开经营。依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无地失地农民务工经商。

  ---促进农村人口战略转移。积极开辟新的农民就业领域,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和就业转移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创建劳务品牌,发展劳务经济。完善农业产业配套链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广阔空间;积极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十一五”期间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

  二、深入实施“产业兴市”战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加大科学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突出。要调整发展思路,使经济增长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政策,缓解土地、水、电等资源约束。围绕提高工业整体竞争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集约化生产,加速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生产力布局。着力增强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培育开发后续产业,强化重大战略支撑项目建设,构筑支撑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战略产业格局。

  ---壮大立市产业,增强比较优势。“十一五”期间继续大力实施“产业兴市”战略,强化全市经济的主导和支撑。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做专、做强、做大采暖铸造、化工橡胶等四大主导产业和五大优势行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整合优势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实现重点突破,打造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层次分明、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

  ---做强骨干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按照“骨干抓提升,新上抓膨胀,合力抓项目”的工作思路,加速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制高点,集中打造三个梯队。即以春风、银海、华林、热电、中意复合材料、晨虹、银河、北内、亚华、可耐特、华威制药等企业为骨干的第一梯队,以升达、华鑫、高星、永生、海俊、医疗器械、易德利等企业组成的第二梯队,以及正在抓紧培育的一批中小规模的第三梯队。继续开展“跨越升级”活动,进一步加大对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引导力度,促其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巨人”企业5个,超5亿元“小巨人”企业10个,构筑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规范运作,完善机制,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借助资本市场,加快企业发展。

  ---加强项目建设,促进改造提升。投入和项目建设是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后续能力的战略关键,因此,始终把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做为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动力的关键。“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要达到200亿元,较“十五”期间翻一番。围绕政策导向上项目,争进国家“笼子”,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高效经济、环保经济、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围绕技改升级上项目,以优势产品、关键技术为核心,突出主业,膨胀规模,加大技改投资,增强装备实力;围绕产业体系上项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业体系建设,根据市场需求,抓住适宜自身特点的相关环节,增投入,上项目,实现差异化配套、全方位对接。“十一五”期间,要确保完成投资超10亿元项目5个,超5亿元项目10个,超亿元项目20个。

  ---创新运行机制,推进园区建设。加快河北冀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化运作、功能齐备、高效服务的运行机制,建设创业中心,创新发展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整体形象。在加速推进采暖铸造、化工橡胶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扩大高新技术在开发区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作用。“十一五”期间,结合主导产业的发展,搞好招商引资,建设采暖铸造、化工橡胶、棉花加工等“园中园”、“专业园”,加速开发区扩张。全区新增投资50亿元,开发区企业达到150家。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工业腾飞的基地、城镇建设的亮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优化发展环境,造就企业家队伍。把企业家群体当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地位和作用。把企业家看成社会的主流阶层、精英群体,为企业家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使投资者获利,强化依靠企业家,尊重投资者,善待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依法保护企业家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对投资大、提供就业岗位和纳税多的企业经营者在经济上给予奖励,在政治上给予应有的地位。千方百计提高经营者素质,将企业家培训纳入政府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管理水平,激励他们的进取意识,形成干大事、创大业的风气,培养一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的企业家,为冀州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提高创新能力,推进名牌战略。加快技术革新、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步伐,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技术以及高效节能、安全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产品升级换代。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运用市场经营机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途径。以华林板业、新星家具和新新建材为先导,提高林板家具生产能力和水平;以可耐特集团、中意复合材料、银星胶辊、任远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新材料开发与应用;以华威制药、医疗器械公司等为主体,着力发展中药制剂和药包材现代化;以华冲公司、宏泰金属厂为基础,培育发展机电一体化。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探索建立市科技开发基金和新产品开发基金。加快我市各类科技信息市场、科技情报、咨询网络建设。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创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为基础,构建优势品牌产业,打造特色名牌区域,实现从经营企业到运营资本、创造名牌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全市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第五章 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支撑,是实现工业化、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十一五”期间,要按照“最宜人居和创业城市”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突出个性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搭建城乡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到“十一五”末,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2.6%以上。

  ---加速市区发展步伐。市区建设是全市城市化的龙头,要着眼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园林生态名城、区域经济名城,立足于适度超前发展,拉大城市发展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城市发展规模。到2010年,市区建成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建成冀东南中等城市。抓紧做好城市发展规划,聘请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根据冀州的历史、资源、经济、文化现状,按照“亲水、怀古、城市与自然共生和充满活力”的理念,把城市主城区、工业区、新城区集中组团,科学布局,搭建起中等城市的新框架。完善市区道路交通骨架系统、管理系统、公交系统,打通一批“断头路”,完成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加大绿化力度,重点建设兴华大街与长安路西南侧公园和冀新路东段北侧公园,完成湖滨路北侧沿湖绿化,大力发展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到2010年,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以上。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建设雨水管网,重点解决水污染问题,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强化市民城市意识,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加快建制镇建设。以午村、魏屯、周村、码头李、西王、官道李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增强对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建设特色鲜明、个性彰显。其它乡镇也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对人口和工商企业的吸引能力,全面提高建设水平。

  第六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适度超前、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加强交通、能源、信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建设大广高速公路和我市连接线,改造县道36.9公里,形成“五纵三横”的一、二级干线公路网,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基础,县乡村公路为支脉的四通八达、衔接顺畅、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继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35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74座;建设设施完善、乘换方便、管理科学、功能齐全的公路客运站场系统,建成13个客运三级站,形成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的公路客运网络。到2010年,全市公路密度达到1.18公里/平方公里。完善乡村道路管理机制,提高道路建养质量。

  ---加快电力设施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扩大供电容量,提高供电质量。完成北内、大齐、杜庄三座110KV变电站,新建8座35KV变电站等一批重点工程,热电厂进一步提高供热发电能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信息网络、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推进宽带电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三大网络的融合和资源共享。健全完善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公众信息系统、社会保障服务系统、社区信息系统五大应用系统工程建设,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应用服务体系。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继续抓好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等主要河道堤防除险加固、河道整治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加强以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完成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加强农村桥、闸、涵等小型水利设施的维修与加固,大力推广咸淡混浇等节水技术,完善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利用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到2010年,完成1000个咸淡混浇井组建设,铺设地下管道185万米,改善灌溉面积17万多亩,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

  ---加快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是发展湖滨路体育城。积极建设省青少年水上人才后备训练基地,并增上项目,力争建成国家级训练基地,形成具有水上运动特色的综合性体育城。二是建设水上旅游区。开发冀州小湖,筑岛清淤,将人工筑岛建成鸟类观赏和水上项目观赏区。三是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以荷花、鸟类观赏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旅游品位,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第七章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体制障碍,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加快重点领域改革

  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十一五”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提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配套,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全面实行行政审批公开承诺制度,完善审批和许可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

  ---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继续坚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坚决落实以放宽准入、公平待遇、平等竞争为重点的各项政策,清理和废止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破除各种非政策性障碍。坚决查处“三乱”之风,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尽快完成企业改制扫尾工作,引导、支持民营资本以收购、兼并、参股等不同形式,积极参与到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中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创建各种创业服务机构,加快建立适应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信息、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及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加快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增强经济调节能力。推行财政激励政策,支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全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工商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预算决算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项目核准与审批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严格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积极培育大型批发市场、物流枢纽和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发展和规范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引导和推动采暖和玻璃钢等市场中介组织建设,规范竞争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实现互促共赢。

  ---继续深化城建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增强城市建设的发展活力。盘活城市资源,完善市场发育,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境外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促进城市建设实现新的升级和跨越。

  二、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继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多形式构建招商平台,多层次优化投资环境,以大力度的开放加速推进经济的跨越发展。

  ---在招商项目上,坚持大中小并举,重点引进大项目。围绕产业体系建设,实行产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重大战略支撑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档次,加速产业升级。同时,不放松中小项目,实现全方位开放。

  ---在招商区域上,坚持国内外并举,重点放在京津以及江浙等发达地区。利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主动接受京津地区辐射,承接其产业转移和资金外溢。发挥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密切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合作。

  ---在招商领域上,坚持一二三产并举,重点引进工业项目。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以外来优质资本的融入,扩大总量,激活存量,提高质量。同时,加大农业、商贸、服务业的引资力度,积极向医院、学校等社会公共事业领域发展。

  ---在招商环境上,坚持软硬件并举,重点抓好软环境建设。积极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继续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

  ---在招商方式上,坚持多种形式并举,重点抓好方法创新。积极开展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构建起覆盖面广、信息灵活的招商网络,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积极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潜力较大的商业连锁、超市服务、物流配送、农副产品批发、大众化餐饮娱乐等行业,完善商业零售批发网络,形成综合与专业市场相结合,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现代商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优先发展信息服务、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其发展全面提速,拓宽领域,优化结构,不断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培育壮大出口主体,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坚持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不断优化出口结构,鼓励企业进口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进行嫁接改造,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提高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八章 努力构建和谐冀州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积极促进就业

  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

  ---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继续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吸纳劳动力,在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支持其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初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劳务输出,实施就业扶贫。

  ---坚持因地制宜,重点解决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业援助制度化,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发适合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就业岗位,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积极开发适合女性就业的行业,促进妇女就业。加强对青年劳动者的指导、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实现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

  ---加强失业调控,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失业过于集中,有效控制失业总量,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规模性裁员,加强企业裁员的指导。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作用,将再就业资金的使用对象扩展到所有参加失业保险的登记失业人员。帮助其转岗转业培训,以利于稳定就业,减少失业。

  ---强化职业培训,建立制度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强化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实现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社会化。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资金筹集,改善管理服务,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可持续、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将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和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救助为辅助,以其它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原则,逐步提高城镇低保标准,确保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建立完善、规范、统一的农村低保制度,对农村特困户普遍实行定期定量救济,建立多元化投入、多形式供养的保障机制。

  ---加强福利事业建设。加大对公共福利设施的投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支持城市福利型养老院、城乡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社会福利事业投资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发展残疾人和社会慈善事业。认真做好优抚安置工作,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扶贫济困。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推进公益事业社会化进程。

  三、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遏制生态恶化,提高城乡环境质量。

  ---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力度。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严格土地总量控制,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的调查、规划、管理和利用水平。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行土地的集约利用,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各类建设用地审批关,提高土地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十一五”末,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万公顷。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行以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到“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大力发展技术高、消耗低、产出多、污染少的支柱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步伐,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推广先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秸秆还田和节能型沼气等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一是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提高林木覆盖率。做好水资源、土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搞好环境、空气、水、固体废物及噪声污染的控制,抓好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0%,保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0%以上。二是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型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建设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整、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突出发展循环经济。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银海化肥等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末,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全市资源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削减,为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加快科技事业发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政策,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以产学研结合为重点,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和科技园区建设,提高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都要建立“研发中心”,开发区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推进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科技知识水平。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成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实现每乡镇保留一所高标准、规范化初中,每万人口建设一所规模化、规范化、寄宿制双轨小学,每五千人建设一所规范幼儿园的调整目标。改善高中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规模并逐步实现高中学校向市区集中,到“十一五”末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加快职成教育发展步伐,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实现各类教育全面均衡、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加快人才事业发展。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各类紧缺人才为重点,抓好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落实人才政策,提高人才待遇,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使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历史文献整理和民间文化梳理,完成《冀州通史》编制工作。确立冀州文化特色定位,加强对冀州人文历史的宣传教育,增强全市人民对冀州历史文化的认知,提高冀州历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文化遗存保护开发。制定并实施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加强对各类文物和古建筑、古墓葬等古迹遗址的保护和研究,积极探索保护性开发。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倡导和弘扬冀州人文精神,优化人文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礼仪、生活礼仪和职业礼仪。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展示冀州历史人文特色。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馆,建设国家二级文化馆,争创国家三级图书馆,筹建历史文化博物馆。

  ---加快广电事业发展。加快有线电视的普及发展,实现我市412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总户数达到8万户;推进数字电视发展,并完成部分用户有线电视数字化过渡;完成市区及3-5个条件较好乡镇的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至2010年全市的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万户。

  ---加快体育事业发展。以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不断壮大群众健身队伍,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到“十一五”末全民健身活动参与率达到全市总人口的50%,加强新建体育场馆的规划,特别是加强城镇小区和村级的体育健身场地建设。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以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局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多渠道筹资,加快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市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完成扩张总体规模,强化医疗队伍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慢性病康复中心,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50个,农村改厕完成5万座。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倡导新型婚育理念,运用法律、经济、教育、行政等手段,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十一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稳定在6.8‰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3%以上。

  ---做好国防建设工作。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抓好民兵建设,切实做好拥军拥属、拥军爱民和民兵预备役工作。

  五、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建设现代化强市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始终把营造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作为“文明冀州”建设的首要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大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突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三大主体,深化“诚信冀州”建设,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荣辱观的教育;做好扶贫救助工作,积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培育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助人为乐、见难相助的道德风尚。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

  六、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一手抓维护稳定不放松,大力实施“社会安全工程”。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打击邪教及非法宗教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坚持打防结合,大力加强治安防范,积极构筑以科技防范为主导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范体系。认真做好司法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帮助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失业职工、贫困居民等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深入开展建设星级“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村”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利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关闭。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对高危行业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用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的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制度,落实职工安全防护措施。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七、积极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健全民主程序、丰富民主形式,改革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的民主选举权。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全力维护和谐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和法律服务体系。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及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把依法治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社会生活各个环节的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