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河南吴国林
消防力量的形成应该是具备一定消防业务素质的人和一定消防装备的有机结合。其中的人和物的因素是两个基本要素。而人的因素又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大力发展消防力量,促进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显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改善消防力量的构成,促进消防人员素质的提高
素质,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这里所说的素质,主要是指消防人员的业务理论素质、消防业务技能素质,当然也包括消防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不同的经济时代,即消防力量发展的不同阶段里,消防人员所使用的消防装备,掌握的消防知识、管理经验和消防技能,都大不相同。在进入信息化的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财富的高度积累,消防装备的日异更新,生产工艺的大量变革,对消防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消防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消防知识水平,选进的消防业务技能和灭火救援经验,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全面提高消防人员的素质,是促进消防力量发展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抓住这个环节的关键,就是掀起大练兵活动的热潮。一是要开展全员普训,突出整体提高性。要从机关到基层,从首长到士兵,按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全面开展消防业务理论、体能、技能和智能练兵,使消防部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能适应未来灭火救援的需要,使自己的业务素质经得起未来火场的考验。二是要开展重点集训,突出练兵针对性。要树立“练为战”的思想观念,除了大练兵活动规定的训练课目外,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结合现有的装备,组织业务骨干开展集训,重点解决本地区有可能发生的灭火救援难题。三是要开展实战演习,突出训练的有效性。要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观念,把理论的东西上升为实践来检验。通过开展实战演习,提高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以及灭火救援中消防人员自我防护、进攻、撤退的应变能力,提高大练兵活动实战性和有效性。
二、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促进消防人员数量的增长
大力发展消防力量还必须促进消防人员数量的增长。目前,我国消防人员数量与消防力量发展不相协调的矛盾十分突出,消防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消防力量发展,进而成为制约消防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公安部党委提出了“现役为主、多种力量、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多种形式发展消防力量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开展工作,就是要在巩固企业专职消防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公安消防为主力,公安派出所消防民警为骨干,社区民警、企业专职消防队员、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保安、经警和专职、义务消防队员及重点单位消防控制中心操作人员为成员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齐抓共管,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消防保卫力量体系。促进这一体系的完成和发展壮大,应注意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既是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要,又是消防力量发展的必然出路,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要转变单纯依赖中央增加现役消防力量的思想,结合当地实际,为政府当好参谋,推动地方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的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发展地方多种形式消防力量,明显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在不同的地区,消防力量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会有差别性和不平稳性。因此,发展消防力量,推动消防力量的发展,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决不能凭主观热情,操之过急或搞“一刀切”。三是要着力解决好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的问题。这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可持续健康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要把解决好这些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把握,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在体制,机制和保障方面创新的成果用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快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三、优化消防装备结构、合理建设消防站,是大力发展消防力量的必要条件
消防装备、消防站是决定消防部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也是消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消防装备,解决好消防站的建设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工作。一是结合灭火救援和消防站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方法、有步骤、有策略地专题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做好汇报,提出实施规划和落实建议,争取支持,切实解决好部队车辆装备、防护装备和消防站建设等问题。要根据本单位缺额的器材数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装备建设规划,认真对照标准逐步配齐装备器材。二是要优化特勤队、特勤班的消防装备建设。作为灭火救援的先锋,特勤队、特勤班消防装备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作用于火场和被施救者的身上,而且是体现于对自身安全的防护。因此,要针对扑救和处置各类特殊火灾和特种灾害事故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勤队、特勤班的消防装备建设。三是要提高消防装备的数字化、现代化水平。消防装备建设,既要增加装备品种、改善装备质量,又要加快装备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高运用装备、组合装备的能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带动机械化装备的优化升级,提高装备资源配置效率。四是要合理建设消防站。消防站既是消防人员的大本营,又是消防装备的集结地,一方面要合理布置消防站点,另一方面又要科学布局,使消防站充分满足消防人员生活、训练执勤的需要。
四、实现人员与消防装备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体现消防力量
在消防力量的两个基本构成要件中,消防力量是主导的因素,在它与消防装备、消防站彼此分开时,在可能性上是消防力量因素,要让其成为消防力量,还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也就是实现消防人员与消防装备的完美结合。一是要提高消防人员对消防装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消防装备、消防站的质量数量都达到一定水平后,当务之急就是要适应装备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组训方式和训练模式、作战样式。现代化的装备如果仍然按传统方式实施组织指挥和编成作战,是不能打胜的。不了解装备性能、不开展训练,就无法掌握新的装备器材,就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现代灭火救援工作的胜利。因此,要结合装备器材的作战用途和使用方法,确定一些装备器材应用性训练课目,组织消防人员开展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二是要优化消防装备作战效能。优化消防装备作战效能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掌握装备的技术性能,深入开展适应性训练,才能运用装备,发挥装备的最大作效能。要立足现有条件,立足现有装备器材,充分利用现有消防技术装备,找准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点,瞄准提高人和装备结合的最佳效能来开展训练。要坚持“普训广练”,抓好新型技术装备的学习训练,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三是要开展消防装备技术革新。要充分发挥广大消防人员的智能,立足现有消防装备,在掌握其主要性能、特点和熟练使用的基础上,发动官兵广泛开展“小发明、小革新”活动,拓展其新功能。要在全面抓好常规练兵的同时,注重从技术、战术上求创新,从人员与装备的有机结合上挖掘潜力,广泛开展消防装备技术革新,向科技要消防力量,向革新装备要消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