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宾
朱铁臻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教授
张 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金 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陈 剑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研究员
主持人:黄月平
●百年梦圆: 奥运成功举办提升了北京城市国际品质
主持人:在历史上,几乎所有奥运举办城市都以奥运筹办为新起点,力争在奥运会的申办筹办过程中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在更深的层次、更广阔的领域融入国际社会。能否从总体上概括一下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与北京跻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之间的关系?
朱铁臻:百年奥运之梦,圆满地成功实现了。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年建都史的著名古都、文化历史名城北京,展现出灿烂的历史光辉与现代文化,她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与创新活力,获得世人广泛的称赞。
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无论在硬实力或软实力上都受到世人的热烈赞许,大大提升了城市国际品质。除了增强首都的经济实力,提高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气、热、通信、交通、环保等硬件)的现代化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软实力”。城市的文明程度,包括市民与官员的文化素质;对外开放程度、对外交往的礼仪态度与能力;政府及相关单位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城市形象、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等。这是国际化城市不可或缺的软环境和软实力,也是国际化城市的基本条件。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成为推进北京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促进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城市物质、人文环境的改善,社会更加和谐,北京的国际影响必将更加提高。
●“龙形水系”:古老中轴线再添新华章
主持人: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立使北京古都的文脉即中轴线大大向北延伸,如何看待这一城市规划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金汕:奥运会主会场给北京城留下新的卓越遗产。作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的“鸟巢”聚焦起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充满魔幻色彩的水蓝色建筑“水立方”在西边与其毗邻,国家体育馆则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与“鸟巢”和“水立方”比邻而居。
然而这里展现给人们的仅仅是一个局部。国家体育场的设计还有更深的文化意蕴,国家体育场是与奥林匹克公园的总平面图尤其是北京市城市布局相互配合的。弯曲蜿蜒的地形与穿越北京城南北的中轴线形成强烈对比,而彼此又紧密相连、互相融合。
为举办奥运会建设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保护好北京的古都风貌。谈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和保护,为此投入毕生精力为北京城市规划做出杰出贡献的侯仁之教授指出,北京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紫禁城,它是封建社会宫殿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组建筑群,是历史上封建皇权统治的中心,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古迹上都举世闻名;二是天安门,新中国把一个旧时代的宫廷广场,改造成一个人民的广场,给北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景象,这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个里程碑就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亚运村的建设,这是对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延伸,代表着北京开始走向世界。这三个里程碑归结起来,都在北京城传统的中轴线上,都与北京城的中轴线相关。
研究历史我们发现,无论明代和清代,都对元代的中轴线有继承和创新。当代人更应该在尊重历史、延续历史的前提下发展。申奥成功后设计的奥林匹克公园是在1990年亚运会期间中轴线延伸后的又一次扩展。此次延长的中轴线,从北五环至南五环,全长25公里,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南端的南五环首次纳入其中。永定门的重建,使得一度被破坏的中轴线得到恢复甚至延伸。
城市规划将引领城市建设进一步向南城倾斜,使北京城南部和北部的差距不会进一步扩大,保证了北京在面积扩大后仍保持均衡发展。在奥林匹克公园蓝本中,北端的湖泊与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从而和北京古城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性布局。这种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再加上蓝天、碧水和青山,以及体现现代高科技水准的体育运动比赛场馆,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联系,穿梭于过去与未来的历史空间中。申奥成功后北京重点规划设计旧城内的钟鼓楼、地安门、前门、永定门,突出中轴线的对称严谨、壮观开阔的文化特色。奥林匹克公园的蓝本,同样反映了这一思想。在中轴线北顶端,它规划了一条2.3公里长的“千年步道”,步道上是中华文明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宋元明清的各历史时期的标志物。蓝本中,这条古今罕见的城市轮廓线向北“化入山水之中”,则使传统山水文化步入现代。从古都文脉通向奥运水龙的道路,这条新时代、新北京的中轴线,使北京成为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结合体。
●奥运经济:北京城市发展的助推器
主持人:经济发展是北京跻身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请问您怎样认识奥运经济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有人对北京后奥运经济有所担忧,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剑: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后,在2002年到2007年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12.1%,比奥运会筹办前增长速度高出1.8个百分点,按照我们的分析,这其中有一个百分点的因素是由于奥运因素所推动的。
奥运因素同时也推动北京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缩短了北京与世界城市的距离。北京2001年人均GDP只有3262美元,到2007年已经达到了7654美元,到今年年底,将超过人均8000美元,比2001年增长一倍多。在奥运期间由于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城市的整体面貌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像机场三号航站楼的建设,14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的建成,信息化的投入,跟居民有关的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改造以及环保设施的投入,极大地缩短了北京与世界级城市的距离。
北京奥运会的筹办,最具有特色的莫过于借助奥运经济对不同产业结构影响,推动了首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可以说,在大的发展背景下,北京一直在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上世纪50年代,北京从消费型城市快速转变为重化工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这个局面保持了40多年,一直到90年代才开始调整。这个调整是付出巨大代价的,而且调整长期不到位、不清晰,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那么经济该怎么定位?北京长期都摆脱不了这个问题。发展首都经济,就涉及到对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有怎样的功能定位,就需要相应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要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相适应。北京筹办奥运会,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就是借助奥运会的筹办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制造业,对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做巨大的调整。以首钢的搬迁为标志,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将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在整个奥运筹办七年间,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像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今年上半年的发展速度都相当快的。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从2001年的61.3%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73.7%。北京的服务业又不仅仅立足于北京,是面向全国的服务业。中国经济整体服务业还不是特别发达,去年中国经济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9.1%,这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中期的产业结构。迫切需要服务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整体推进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所以我们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一个很重要的三次产业结构协同发展,北京的服务业由于有巨大的广阔市场,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在奥运会之后,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有很多新的增长点。北京奥运后,由于有新的投资热点,北京经济不会出现剧烈震荡现象,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绿色奥运”:生态改善推动了宜居城市的建立
主持人:北京这几年生态环境的改善应该是有目共睹的,怎样看待这一变化?
张耘:“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其主要内涵是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生态良好城市。申奥时,北京曾向世界作出七项绿化承诺。到2007年,这些目标已经全部实现,全市范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呈现了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全市的林木绿化率达到51.6%,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了70.49%,城市中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全市土地面积的8.18%。
截至2008年6月底,全市空气二级以上天数多达123天,比上年同期增多13天。用“改天换地”来描述北京的生态环境,实不为过。而在机制与政策上的“换地”,又是环境方面“改天”的基础。奥运期间,人们对北京的印象和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许多国外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对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表示非常满意。
举办奥运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使北京更加环保、更加生态,更加能够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科学发展,最终使北京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宜居城市。城市环境的改善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因为从长远看,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自然环境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企业入驻北京,为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交优先:北京交通改革的新契机
主持人:长久以来,交通对北京来说是一块巨大的心病,也是地方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奥运会期间的交通是北京交通状况改善的绝佳范本,怎样看待这一“脱胎换骨”的变革对北京交通的影响?
张耘:长期以来,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北京交通拥堵情况的日益严重,解决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申奥成功,交通拥堵严重性更加突出出来,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加大;另一方面,申奥成功,首都城市国际化进程加快,环境治理、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在国际化进程中被赋予了更高的参照标准和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关注,大大增加了解决交通问题的压力。北京政府抓住奥运筹办时机,变压力为动力,坚持把公交优先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交通战略。
在地面公交系统不断改善的同时加大了轨道交通的投入,为根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跨出历史性的一步。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到200公里。大大超过前35年的建设速度。可以说,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实现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前提、是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的保障,也成为未来根本解决北京城市交通问题最重要的关键性基础。
●“数字奥运”: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平台
主持人:借助奥运筹办,北京实现了移动通信、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信息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何认识“数字奥运”在北京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张耘:信息化是一个城市实现其国际功能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北京的信息化推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数字奥运”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新北京、新奥运”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
“数字奥运”战略构想对北京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若干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规模、投资、先进性和水平上,更重要的是推进了总体发展、平衡配套和有效应用。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带动下,数字奥运把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加深了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奥运筹备期间,信息化在城市管理,尤其是在交通、社区、社会保障等方面全面应用,突破性地实现了社会生活的大幅跨越,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
从管理学角度看奥运筹办期间信息化发展最具意义的进步是,在推进北京城市信息化的过程中,实现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从部件管理扩展到了事件管理,从传统的面对机构与部门、面对设备与项目的有限范围管理,转变为面对社会公众、面对资源利用与保护、面对社会发展的扩展管理,从而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和公众的交互融洽,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政府管理层次扁平化、实现精确有效管理、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降低综合服务成本奠定了基础。
●安保体系:见证和提升了城市管理者的协调管理能力
主持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此次北京奥运会的安保工作获得国内外的盛赞,这充分见证了北京城市的管理能力,如何认识北京奥运安保工作?
张耘: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历来是行政管理中的难题,尤其是北京,首都城市具有双重功能,首都政府的工作要面对双重对象,承担双重任务,其工作的复杂性更高,难度更大,工作中对协调管理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问题也更多。由于筹办奥运会涉及的部门、机构、组织、人员数量大,层次多,结构复杂,使得筹办者的统筹协调管理能力与智慧成为顺利完成筹办事务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尤其在奥运安保方面这种能力要求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此次奥运安保工作涉及的机构数量是空前的,协调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有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还涉及举办城市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还要涉及四大军区以及武警部队的协调管理。可以说解决这么多部门之间的统一步调、协同作战是城市管理史上的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北京奥运会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关键是建立了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较好地处理了行政管理中的条块关系。
北京奥运安保组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规格高,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这为妥善处理奥运安保工作中各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隶属关系的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二,各部门的职责分明,以奥运安保工作内容为依据界定了各部门的职责,较好地解决了职能交叉、职能重叠、职能缺项和职能系统性差的老问题,同时也为多部门协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在安保组织体系框架下,建立起完整的指挥信息体统,用信息化为手段保障安全奥运的实现。第四,相关职能部门为确保奥运安全进行周密部署。针对安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安保形势的严峻态势,北京从借鉴国际经验入手、借助外脑深入调研、提出详细预案、多次模拟演练、反复修改完善预案,最终实现确保奥运安全的目标。
尽管奥运安保的机构和任务是临时的,但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奥运安保队伍、建设完善的城市安保设施、尤其是经过奥运检验的安保管理经验对于北京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奥运遗产。
●公众参与:管理社会化的新形式
主持人:对于这次奥运会,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城内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志愿者,这种大规模的公众参与对于城市管理有何借鉴意义?
张耘:举办国的公众一直是筹办奥运会的重要力量,也是各届奥运会物质遗产的直接继承者。举办国的公众对该届运动会的认同程度直接决定了那届奥运会的成功与否。公众的态度,是评价奥林匹克运动在举办国推广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一届奥运会成功的前提。可以说,公众的参与是办好一届奥运会,乃至任何一项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的坚强后盾。本届奥运会在筹办期间,北京的公众不仅积极参加奥运会工作,同时对于奥运筹备、举办期间城市的管理与建设给予高度关注,甚至直接影响了管理者的决策。
公众对奥运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亲身参与奥运筹办工作,如提供各类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二是主要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对奥运筹办以及城市管理相关决策施加影响。前者大多是在管理者的领导下,有序参与,与管理者形成管理与服从关系,他们主要充当着政府工作的支持者、赞许者的角色。对于这部分公众的参与,我们城市的管理者有丰富、成熟的管理经验,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但是城市管理者如何看待与处理其和后者的关系,则是一项新课题。后者,借助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社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在网络上迅速地传播、“发酵”,形成社会舆论。尽管这部分公众并没有直接参加城市管理的决策,但是这个群体巨大的影响力却无时无刻地影响着者管理者的决策。笔者在GOOGLE上进行搜索,关于奥运的检索结果大概为4.53M。而其中关于北京城市管理的就有3.66M,占到了约80%。可见公众不仅对于如何办好一个为期17天的盛会颇为关心,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这个契机,加快北京城市的发展。
网络的跨越式发展使信息充分地、迅速地传播,信息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公众的“知情能力”极大提升,公众知情权利的实现有了现实基础。如何对待公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行为,本质上是如何对待决策民主化的问题,这正是管理社会化的关键。网民对奥运城市管理热烈的讨论,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表明了广大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管理社会化方面日渐走向成熟。
●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初显端倪
主持人:对于这次奥运会北京市政府的服务和组织工作,国内外媒体给予高度的评价。该怎样认识奥运会对于北京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
张耘:“新北京,新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已深入人心,新公共服务理论在许多领域已经成为主导行政改革的主流,广大公务员不仅熟悉新公共服务理论,而且具备公共服务理念。北京市政府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吸收了国际先进理念与成熟经验,着重强化政府在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责任,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局部领域,最大可能地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在公平正义方面,政府尊重公民意志,注重培育公民意识,公民拥有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参与协商渠道,如,各种问策于民的“听证会制度”、“征询制度”等;在信息共享方面,政府在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路径,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公民拥有越来越多的渠道分享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如,各种“公示制度”和“解密制度”为公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在行政责任方面,政府逐步推行行政责任首长负责制,一些负有行政责任的领导必须对行政过失负责,问责制成为基本行政规则。当然,北京市政府的这些职能转变目前看来还很不完善,基本处于服务型政府的初级阶段,离完全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差甚远,但是,服务型政府的雏形已初显端倪。
成功举办奥运对于北京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促进了举办城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意义更加深远,将不仅使我国从形式上融入国际社会,而且使管理者与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上甚至文化上都更快地融入国际发展趋势中。
●后奥运时代:北京跻身国际化大都市的几点建议
主持人:后奥运时代,对于实现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个目标,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朱铁臻:我们也要看到,同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北京还有不少差距,还需努力,还要加油!要更加开放,要积极探索一条与国际接轨和成功对接的国际化城市发展模式,完善城市国际服务功能,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使北京成为够格的国际化大都市。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要在北京已确立的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基础上,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方向发展。要继续在对外开放上下功夫,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不断创新,完善开放型的多层次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优化对内对外开放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开放的质量。同时,注意吸收世界的先进技术与文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承担与发展水平、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发挥在政治、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对全国乃至世界更大的作用。
第二,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突出地位,推动首都经济全面持续增长。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须要有发达的现代化高水平的服务业,要使北京真正成为现代服务之都。现代服务业覆盖着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旅游、法律、教育、中介咨询、公关、创意、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要提供一流的国际服务。必须拥有大批具备各种专业、技术资格及实际水平,并勇于创新的人才,使跨国公司、大公司和国际组织可以很容易找到所需要和满意的雇员。更重要的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在职能和工作方式上进行根本性转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建立适合国情和市情、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发挥城市群的作用,建设适合于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格局。一个国际化城市的兴起与发展,都是以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群体为基础。北京地处京津冀的中心位置,应加强与京、津、冀的城市合作,充分发挥城市群和北京中心城市的聚集与辐射作用,提高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不断向周边城市和地区扩散人口、产业、信息、资金、技术,形成互动互利、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共同承担与地区竞争、国际竞争的任务。
第四,进一步建设现代化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创造宜居城市的完美条件。奥运的成功举办,使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必将对交通、通讯、能源、水源、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世界瞩目的大都市更应是理想的“宜居”场所。因此,要进一步保护好城市的自然生态,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第五,加强文化建设,构筑独特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文化是一座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表现。国际化大都市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存量、文化增量和文化生活的城市。创建国际化城市,必须要突出文化,注重人文因素,完善文化设施,培养文化人才,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既要向国际化城市标准看齐,又要继承与弘扬自己优秀的历史文化,突出个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是单纯追求城市规模扩大,追求GDP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注重城市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城市功能的完善。也就是说,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推进国际化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城市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的要素的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