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信息公开--公平与监督的双保险
来源:内江市府 更新时间:2008-09-02

 
    重庆日报讯(记者 关媛媛 实习生 徐 佳)  昨日,市科委计划处处长陈军又“安静”地度过了一天:除了手机被家人和同事叫响几次外,办公室电话竟“纹丝未动”。这样的现象,在市级重大项目申报的“白热化”时期出现,用他的话来说,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 

    “如今,科技信息都公开了,项目立项审批的每个环节,申报人都能在网上查到。大家都公平竞争,也就没那么多的电话‘咨询’了。”说着,他忙着整理申报项目,并将它们分发到相关的评审专家和项目主管的资料库去。

    前不久,国家出台“信息公开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信息公开的重庆,作为特邀嘉宾在“泛珠三角地区科技工作会”上发言,讲述先进经验。

    曾经:申报项目“不堪回首”

    昨天中午,重庆大学机械学院的张翔满意地关掉电脑。“老师,项目已经进入形式审查阶段了,进展顺利。”他给导师打了个电话。

    但就是在这个项目的申报上,张翔却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前年,张翔与导师一起,第一次申报了市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从6月17日我提交申报书那天起,心就一直是悬着的。”他说,那是自己第一次申报项目,按照审批程序,自己不能查到项目走到哪一步的。只是听前辈说,要经常打电话去问,方便时可以走走关系,“中标”的几率会大些。

    “我几乎天天打电话去‘咨询’,对方不说,我连自己都觉得烦了。”张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段时间,自己总想找渠道了解项目的进程,或是东奔西走,希望可以遇到审批自己项目的专家,费时费神,每一天都过得提心吊胆。

    9月下旬是出结果的时间,通常情况下,主管部门就会电话通知被批准的项目负责人签合同,而张翔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打过几次电话,但时间都很不凑巧。于是,我便上门去查询,才得知自己的项目没能通过审批。”他很失落。整整113天,自己过得很辛苦,当时甚至还会时不时地想:“中标”的项目难道都比我优秀吗?会不会有走关系的成分?……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情况在以前着实普遍。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都希望科技信息能公开,希望自己能公平参与市级项目和计划。”陈军坦言。

  现在:“红黄灯”拉近申报人与管理者

    “张老师,你项目结题时间快到了,希望尽快来提交结题书,如果有什么困难,请及时与我们沟通。”昨日刚到办公室,市科委高新处项目主管蒲骥就开始与自己负责的几个即将结题的项目,进行沟通了解,保证项目能按时结题。

    甩了一把汗,他打开电子政务服务和资源信息服务系统说:“这结题时间为5天,提前一天系统会为你亮起黄灯警告,要是超期结题,就要亮红灯,将严重影响我的考核成绩。现在大家都在你争我赶,希望自己能在年底有个百分百的录入合同率、项目结题率……”

    “去年年底汇总‘红黄灯’,我们每个人都很紧张,它们就仿佛是全市8.4万科技人员的监督的眼睛,考验着我们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市科委副主任梁震说,科技信息公开,一方面公开了项目立项审批等各个节点的信息,并在项目评审上,采取申报人、专家、主管单位互不知情的“三盲原则”,使项目在公平的环境中产生,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而另一方面,还把科技主管部门的限人限时完成工作等管理环节公开,让我们接受所有人的监督和考验。它也因此成为了公平与监督的一道双保险。

    特别是我市还建立起了科技信息短信平台,它将向所有项目申报人,及时发送项目申报、执行、结题等简要信息,使申报人能在第一时间了解项目状态,以及时进行查询。

    未来:期待“人性化创新”

    科技信息公开,对于服务与被服务者而言,实现了公平公正的双赢,可束缚创新手脚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因为所有的环节都暴露在大家面前,而有些信息申报者不愿公开,所以信息公开系统的一些进一步的创新,就可能会被否决。”重庆大学一位教授举例说,信息公开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但我们还想得知我们成功或失败等更详细的信息,以便项目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可目前这些进一步的创新,系统现在还不能实现。

    对此,市科委计划处副处长于明政说,公开必然会增加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一方面需要耐心为上门的“暂时失败者”作好解释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时刻绷紧弦,一丝不苟地做工作。

    “但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正式成为考察业绩的重要指标,因此大家普遍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束缚创新的手脚。”他建议说,围绕科技信息公开系统,如果能建立更多的奖惩激励机制等作为配套,进行有效地“人性化创新”,将会满足更多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