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汕头特区,风华正茂
来源:汕头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汕头特区,风华正茂
 


  开篇的话

    光阴荏苒,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个年头。这30年,是汕头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成就非凡的30年,是承上启下、开创未来的30年,是值得抒写、值得纪念的30年。这30年,我们既是亲历者、创造者,也是见证者、观察者。从昔日的边陲小城到今天的现代化海滨城市,从过去的“四永一升平”到今天宽阔亮丽的都市景观,从以前的枯燥单调生活到今天五彩缤纷的变化,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身边的巨大发展和生活的巨变。今天,我们敞开记忆的闸门,忆往昔,看今朝,抒未来,回眸所经历的一切,奏响畅想的序曲,收获太多的感动和精彩。我们要把巨变的种种感受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一起品味那一幕幕精彩的生活瞬间,一起创造汕头更加美好的未来。

    汕头日报编辑部经过精心策划,从今天开始,将隆重推出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报道,以独特的新闻触角,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报道汕头的辉煌成就和沧桑巨变。《闪光轨迹———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栏目将侧重回顾汕头特区成长的历程,反映汕头30年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非凡篇章;《感受巨变———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栏目侧重身边人讲身边事,从30年的平凡生活中见证变化,收获感动。《深度访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栏目将采访一批曾参与决策、见证、支持特区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请他们深情回顾特区所走过的不平凡道路,表达他们对汕头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和宝贵意见。

    与此同时,本报还将结合我市工业、农业、外经贸、城市建设、科技、文化、教育、交通、通信、精神文明等领域的巨大成就,推出大版块的系列专题,全方位报道汕头各行各业30年来的闪光历程。我们还将同时推出改革开放30年重大典型回访、明星企业、经济强镇等专题报道。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汕头的发展喝彩、加油!

   

□本报记者杜丽玲

    1981年11月14日,一个深深印刻在汕头人民脑海里的日子。

    这一天,汕头经济特区正式创办。从此,汕头与深圳、珠海、厦门一道,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站立于时代潮头,翻开了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今天,走过风雨,迎着朝阳,汕头经济特区迎来了27岁的华诞。20多年来,从1.6平方公里起步,到52.6平方公里,再到234平方公里,汕头特区的面积不断“长大”;从龙湖一片沙丘带起步,成为一个矗立于南海之滨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汕头特区发展的步伐不断迈进。

    汕头20多年的沧桑巨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回望历史,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我们面前不断闪现。

    〈一〉特区从荒芜沙丘上起步

    抚今追昔,思绪万千。27年前,汕头特区一切从“零”开始。1981年11月14日,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宣告成立,由时任市委副书记的刘峰和时任副市长的杨峰两人“挂帅”。30多个工作人员,市里拨给的600多万元,加上一辆破旧吉普车,成为特区人全部的“家当”。迎接这批“开荒牛”的是龙湖荒芜沙丘上的滚滚黄沙,住的是简陋的篷棚,喝的是井水,陪伴他们的是纷飞的苍蝇,艰辛的创业条件可想而知。

    “当时非常典型的一件事,就是香港媒体刊登了一张汕头特区人在平整土地的照片,照片上看不到堆土机、拖拉机等机械,看到的是锄头、扁担以及挑沙铲土的男男女女。”20多年前的工作场景,时任管委会副主任、今年已84岁的杨峰仍记忆犹新:“当时资金十分缺乏,我们只能勒紧裤带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特区的“开荒牛”们从实际出发,不铺排大摊子,而是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分期、分片进行建设,凭着肩挑背扛,他们把特区第一期计划开发的0.2公里土地和第二期0.24平方公里土地,一块块“啃”下来,完成了“五通一平”工作。

    “特区”是个新鲜事物,无前例可循。创业之初,特区建设者们白手起家,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尝试,在招商引资、改革体制、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兴办了一批“三来一补”及三资企业,充分发挥试验田、窗口作用,为特区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良好基础。路,从无到有,从小径到大道,从探索者的脚下不断向前延伸……

    第一批特区人为特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艰苦创业精神犹如一笔“宝贵财富”,一代代传了下来。20多年来,特区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秉承老一辈特区人的优良传统,洒下智慧和汗水,收获成功与喜悦。他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特区发展,使汕头从一个封闭、落后的战略前沿实现了向开放、繁荣的现代化都市的历史性转变,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和“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行列。

    〈二〉20多年特区变化翻天覆地

    “三月城春意浓,百花争艳木棉红。何处风光最奇崛,碧海蓝天两彩虹。”

    这首诗,为杨峰所作。几年前,他与几位老朋友在一天内游览了海湾大桥、石大桥、保税区、飘然亭等各处风景,面对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老人感慨万千,诗兴大作,现场创作了三首诗。

    “每当看到城乡的变化,我们总感到特别高兴。”杨峰感慨地回忆道,特区创办之初,通向特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如今,道路四通八达,市政设施还在进一步改造,真是今非昔比啊!

    的确,20多年来,汕头特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一处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汕头特区这颗屹立于南海之滨的明珠焕发出更为夺目的光芒。

    俯瞰汕头,万顷碧波上,海湾大桥和石大桥犹如两条美丽的彩带,把南北连贯起来。这一标志性景观,成为改革开放30年汕头基础设施建设大步跨越的生动印证。1991年,汕头特区范围扩大至234平方公里,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时期。随后,抓住这一契机,汕头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建设了两座跨海大桥、深汕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广澳深水港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铁路为骨架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到2007年底,全市拥有500吨级以上泊位8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6个,年设计通过能力2518万吨,在全省排第7位。邮电通信综合实力居全国中等城市前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一流的通讯设备,拉近了汕头同世界的距离。

    汕头民资民力丰富。冲破思想“牢笼”,汕头特区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特区试验权和立法权,大胆改革过去单纯依靠国有经济搞建设的传统模式,率先提出放开视野、放宽政策、放胆试验的方针,通过政策上扶持、产业上引导、法制上保障等方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民营企业逾10万家,民营经济占工业经济六成。近年来,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企业谋划到国内外的交易所上市。

    “一站式”服务、首问责任制、二次终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办事全程跟踪服务……筑好良巢,才能引来金凤凰。汕头致力于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去年10月,在市企业投资管理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成“行政服务中心”,按照“一楼式”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同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截至今年7月底,该中心共受理业务25380件,累计办结25252件。办件量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每月业务办结率均达到95%左右。

    “要用服务的观点来搞好行政管理。”曾任汕头特区管委会副主任的方克森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特区创办初期,就响亮地提出“24小时答复”的口号,此举一出,震动海内外,引来不少客商到此落户投资。“这样的观念,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必须一以贯之。”

    开放的特区,开放的胸襟,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宾客。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优化,来汕投资的客商纷至沓来。目前,汕头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现有外商投资企业2500多家,沃尔玛、汉高、加德士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汕投资兴业。今年来,共有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我市新设立企业或增加投资,增长22.2%。

    特区要发展,就必须走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运用较大市立法权和经济特区立法权,汕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先后制定了一批法规,至2007年共通过法规案69件。

    〈三〉秉承创新精神把特区牌子擦得更亮

    看似平常最奇崛,事非经过不知难。特区20多年的建设历程,有成功,也有曲折;有进步,也有坎坷。回望历史,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财富,并非政策优惠,而是建设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的“特区精神”。

    新的起点,新的期盼。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经济特区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特区旗帜举得更高,把特区牌子擦得更亮,“特区精神”无疑是我们的不竭动力。

    “特区成功创办,我有几个体会,即“敢、实、巧、俭”。就是既要敢闯敢干,勇于创新,又要实事求是,务实求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汕头要加快发展,同样需要弘扬这些特区精神。”杨峰说。

    的确,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特区的“死穴”。改革创新,才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汕头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历经风雨见彩虹,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发展时期后,近年来,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的发展思路,敢试会试,敢干会干的精神与勇气,使汕头这座“百载商埠”跃动着崭新的气息,升腾着新的希望:

    ——大手笔谋划市政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首个采用BT形式实施建设的中山东路,成为市委、市政府创新投融资体制,推进市政建设的大胆尝试。随后,又一个采用BT方式建设的海滨路中段市政综合改造工程顺利推进。此外,市容整治、绿化工程、灯光工程、水幕景点也在加紧规划和实施。变宽的路、变亮的灯、变美的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惊喜。

    ——三大经济带特别是东部经济带规划建设在逐步推进。这是市委、市政府着眼汕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破解土地瓶颈的重大创举。东部城市经济带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8月21日,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外砂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转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日前,该经济带建设开发管理中心和市国土资源局发布项目投资主体招标公告,将于9月1日至5日接受申请投标的国内企业报名。

    —一批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步伐。华润南澳风电项目、广澳港区1个5万吨级码头、龙珠水质净化厂一期技改工程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海门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潮阳海门国家中心渔港工程和潮南产业转移园区首期基础设施开工建设。金凤路桥拆迁取得突破性进展,汕揭高速公路、厦深铁路、南澳大桥、广澳港区深水码头等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也在加紧推进。我市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规划建设汕头港,重点加快广澳港区建设,建设粤东港口群中心,力争用10年时间把汕头港建成多功能、综合性、对外开放的东南沿海亿吨深水大港。

    ——招商引资势头源源不断,力度前所未有。从去年4·5春季招商引资经贸活动到粤台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堪称近些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成效最大的招商引资经贸活动,不仅签约一批、动工一批、开工一批、奠基一批、洽谈一批,更重要的是昭示了市委、市政府抓招商、抓项目的决心。今年年底,首届粤东侨博会暨经贸洽谈会将在我市举行,目前有关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工作节节推进。作为我省一个撬动区域协调发展双赢的决策,对汕头来说意义重大,抓住了机遇,汕头将可以破解土地资源短缺、空间狭小的发展“瓶颈”,在产业升级、产业布局、产业集聚上实现新突破。6月30日潮南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打响了汕头“双转移”工作的第一炮。

    经济在升温、投资在升温、工作在升温,全市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政通人和的好局面。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长11.5%,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增速快1.1和0.8个百分点,是近10年来首次同时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组数字,更是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希望,前进的信心。

    “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科学发展轨道,使汕头成为新时期最开放、最具活力、最宜居住创业城市之一,成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黄志光铿锵有力的讲话仍回荡在全市领导干部的脑海里。我们相信,只要发扬改革开放初期那么一股劲、一股气、一股精神,做到敢想、敢闯、敢试、敢干,做到会想、会闯、会试、会干、会科学发展,我们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特区的明天,将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