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信社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白宪忠  
 

  企业的执行力是指企业将战略流程、人员流程、经营流程合理进行运用,按质量完成指定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执行力既是左右企业成败的重要力量,也是区分企业平庸与卓越的重要标志。

  具体到农村信用社,就是各级机构及其部门负责人和全体员工理解、贯彻、落实、执行党的农村金融政策、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以及省政府和省联社确定的战略、计划、制度和具体决策、工作措施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执行力应该从以下工作抓起。

  一、 增强五种意识,夯实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是增强政治意识。牢固树立“执行无小事”的理念,学会用科学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二是增强荣誉意识。农村信用社每名干部应该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同农村信用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珍惜农村信用社荣誉,维护农村信用社荣誉,创造农村信用社荣誉。三是增强服从意识。执行力是一种服从力,要牢固树立刚性化的服从理念,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服从是每一名农村信用社干部应遵守的一项铁的纪律,要对农村信用社事业热爱,对上级的各项决策和要求,就要认真遵守,严格执行。四是增强主动意识。要保障政令畅通,切实得到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后,要立即将其付诸实践,积极主动地坚决执行,想方设法地去落实,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五是增强诚信意识。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是提高执行力的信誉保障。讲诚信必须做到言论与客观现实一致,言论与行为一致,言行前后一致,在社会上广泛树立起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形象。

  二、提高五种能力,打造加强执行力建设的职业素养。

  一是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要牢固树立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法律修养,严格按照法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履行职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彻底杜绝滥用职权、知法犯法等现象,树立法制的权威。二是提高热情服务的能力。要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把服务的思想寓于管理之中,切实转变观念,把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三农”融入工作的各个方面。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三是提高突破难题的能力。工作越深入,目标越接近,出现的难题就越多,突破难题的能力就成为提高执行力的关键。面对新形势,每个农村信用社干部要提高对问题的判断能力、驾驭能力和处置能力,逐个突破执行中遇到的难题。四是提高沟通协调的能力。随着农村信用社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流程式作业,环环相扣,相互衔接,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越来越多。要树立“互相服务”、“循环服务”的理念。要养成乐于交流、善于沟通的习惯,不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让个人能力融合成整体能力,形成队伍的合力,产生巨大的执行力。五是提高勇于创新的能力。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永恒的主题,不竭的动力,是农村信用社事业发展的灵魂。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在思想、观念、机制和方法上进行创新,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最大的效能,推动农村信用社工作新发展。

  三、完善四项制度,建立加强执行力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目标考评制度。要通过严格、科学、系统的目标考评管理,将任务目标分解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每月一汇报、每季一考核、年终一总结,做到任务明确、时间明确、标准明确、考核明确,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有序局面,从而保证规范持久的执行力。二是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提高执行力只靠喊口号无济于事,必须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形成奖勤罚懒的激励制度,让执行力强的干部有成就感、执行力一般的干部有压力感、执行力较差的干部有危机感。对执行力强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彰奖励;对执行力一般的,在反馈考核结果时帮助其分析原因,指明努力方向;对执行力较差的,予以严肃处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三是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要不断探索督办检查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坚持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和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的督查方法,对重大部署及办理事项及时督办催办,及时发现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搞好工作指导。四是建立效能监察制度,在充分发挥自身内部监督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全方位地监督工作落实过程。对那些执行力不强、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干部,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对那些工作不落实、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或只说不做的干部,要进行通报批评;对那些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给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的干部,要严肃查处,确保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