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迎来无线时代
来源:北京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在当前的网络时代,让人们摆脱有形的网线束缚,无论何时何地,自由自在的享受网络生活,成为中国许多城市正在努力的目标。

  美轮美奂的开幕式、传奇的记录创造者、热情的奥运志愿者……由北京举办的2008年夏季奥运会,给世界带来太多的惊喜。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还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以无线城市出现的主办城市。

  中电华通是“北京无线城市”项目的承建商和运营商,中电华通首席科学家谢麟振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就已经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线城市网络。在该项目一期工程信号覆盖的二环、三环、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地区及望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地区等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北京市民和海外游客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免费的无线宽带上网服务。”

  而在奥运会之后的几年间,无线城市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到2010年底,‘北京无线城市’三期工程将实现北京市五环以内的全部覆盖。”谢麟振说。按照中国政府的规划,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青岛、武汉、南京、杭州、深圳、扬州等其他九个城市也已经明确了无线城市计划,并且正在建设中。

  其中,广州、上海两地已经在6月份相继开始实施各自的无线城市建设计划。与北京相似的是,两年后,广州将主办亚运会,而上海将举办世博会。

  而杭州在奥运期间已经启动了“无线城市”试运行,是中国首个无线宽带城域网覆盖率达到80%的城市,移动电视网络也覆盖杭州全部城区。

  无线城市能带来什么

  第一个“无线城市”概念是由美国费城在2004年7月提出的。此后,这股无线网络铺设高潮就开始席卷全美,之后蔓延到全球各地。

  “无线城市”是指利用wi-fi、wimax、3G等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覆盖整个城市或城市的主要地区,为个人、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

  北京邮电大学通讯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授陈德荣告诉记者,“无线城市”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对城市的信息化需求形成一股巨大的拉动力,有助于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

  他表示,目前全球有600多个城市已经或准备建设“无线城市”,其中半数以上在美国,而到2010年“无线城市”的数目将会达到1500个左右。

  为何全球各地如此多的城市对于建设“无线城市”投入这么大的热情?对于居民来说,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可以突破宽带线、信号覆盖区域等诸多限制,无论在街道、公园还是交通工具上,居民都可以自由地享受上网冲浪。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遍布城市的无线宽带网络可以为市政府、公共安全部门、交通等城市职能部门提供随时随地的宽带网络接入。这种网络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政府部门可以提高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为城市在重大事件或者紧急状况下提供快速、及时的救助服务。

  “北京无线城市”的设备供应商阿德利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吴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候表示,对于很多城市,特别是国际大都市来说,建设无线城市的目的并非单纯是为了缩短市民间的“数字化鸿沟”,很多市长认为“无线城市”可以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环境,刺激商业发展,提升城市的信息化竞争力。

  运营如何维持

  虽然有需求的推动,但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了四年的“无线城市”计划,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作为样本的成功案例。陈德荣认为,运营模式是决定“无线城市”成败的关键。目前,缺乏成熟的运营模式导致无线城市项目与成功相距甚远。

  以中电华通来讲,它是2003年1月成立的一家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20亿元人民币。作为二级运营商,中电华通并没有自己的骨干网络。建设无线城市,需要租用基础运营商的骨干网。

  谢麟振表示,公司的成本主要在租用运营商的带宽,租用运营商1G的带宽,租金一年是900-1000万元,中电华通租用20个G的带宽,每年租用带宽的成本大约是2亿元。

  除此之外,建网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谢麟振介绍,北京无线城市的一期工程,总投资接近1亿元人民币。二期的建网费用将达到5亿元,三期的建网费用达到10亿元。

  而目前这些投入都没有任何的回报,因为奥运会期间在北京使用已经完成的无线网络不需缴纳任何费用。但谢麟振表示,中电华通不会效仿费城、台北等免费无线上网模式。

  谢麟振说,奥运后将实行收费政策,有4种收费标准:20元1天无限上网卡,60元5天无限上网卡,80元无限包月卡和按时间每分钟收费0.12元。南京无线宽带上网业务推广期,用户上网的资费标准是0.05元/分钟。

  “覆盖面积才100平方公里,80元包月并不便宜,这个价格跟目前中移动和联通提供的覆盖全国的网络以及100元左右的价格相比,没有太大竞争力。”资深电信专家项立刚在其博客中表示对“无线城市”的经营前景并不乐观说。

  项立刚认为,中电华通其实自己知道挣不到钱,不过,也许可以争取政府的支持,用政府信用来融资。谢麟振也强调,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无线城市顺利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

  其实在上海嘉定“无线城市”的建设中,中电华通和当地政府采用了一种特别的运营模式。当地“无线城市”建设的主要资金来自于中电华通,它负责所有基站与线路的铺设工作,并享有网络建成后的独家运营权限。无线网络建成后,政府则承诺购买部分服务,保证中电华通回收部分投资,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无线城市运营的普遍模式。

  多元化无线模式

  “广义的无线城市,是指利用所有的无线技术接入到无线城市中,但中国现在建设的是狭义的无线城市。”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所谓狭义的无线城市,就是依赖WiMAX和Wi-Fi技术建构无线局域网,实现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服务,提供随时随地的互联网接入和速度更快的无线网络。利用这一网络,市民们可以用手机看电视、打网络游戏、进行视频聊天、无线传输文稿和照片等。

  其实除了WiMAX和Wi-Fi技术构筑的无线网络之外,中国在目前已经建设起了TD标准的3G网络,根据中国移动公司8月30日发布信息称,TD二期试验网将扩大至包括中国31个省会城市在内的38个城市,预计明年6月推向市场。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如果运用手机能高速无线上网,然后通过Skype等软件完全免费通话,完全可以绕过手机运营商而只需要缴纳上网的费用,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让人们像绕过马其诺防线一样轻易越过3G。

  但实际上这并不现实。阚凯力说,虽然无线城市已经启动,但是运营商却设置了重重障碍:手机的Wi-Fi功能已经成了国际通用标准,但国内为了保护运营商,手机都没有无线上网的功能,就连iphone进入中国也要把无线上网功能取消。

  谢麟振也认为,无线城市与3G并无竞争,恰恰相反,两者是互补的。“无线网并不提供语音服务,但它可以满足广大高端用户的互联网接入需求,提供大量的数据业务,所以跟3G并不冲突,而是以不同种类的无线模式共存于同一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