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办证,不请客送礼,就担心办不下来。”从2000年开始做通讯器材生意的林先生,谈起八年来从乡镇从事个体经营到如今开办通讯公司的经历,颇多感慨。提到政务中心开通电子监察系统后办事感想,他说:“现在办证非常方便快捷,工作人员办事态度也好,以前用半个月才能办下来的证件,现在2个小时就办好了。”
自5月以来,大竹县效能办就电子监察发现的问题,下发《督查通报》6期,效能问责书4份,受到效能告诫的单位5个、5人次。行政顽疾即时而愈,行政效能立竿见影。据了解,自电子监察系统运行以来,全县办理各类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公共服务收费提速93.82%,即办件平均办结用时1.21分钟,承诺件办结用时平均1.14个工作日,群众参评率为99.6%、满意率达99.96%。
据达州市效能办介绍,达州各级政府在财力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共投入资金710多万元(其中市本级投入113.4万元),集中购买行政审批业务软件系统、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行政效能视频监控系统“三大系统”所需软、硬件设备,及时安装调试。4月29日,如期实现省、市、县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开通运行。电子监察系统终端分别接入市委书记、市长和纪委书记以及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县(市、区)纪委书记等领导办公室,确保了市、县各级领导随时了解各窗口及工作人员工作状况和所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情况,并对超期办结的自动生成网上问责。
针对各地面临的突出问题,市监察局、市政务服务中心还专门成立督查指导组,对“三大系统”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业务培训。同时,加快了电子政务建设,开展网上咨询、预审和审批。充分发挥了“实时监察、预警预告、统计分析、信息服务”功能,实现了审批办件网络化、程序化、规范化。行政审批由以前的事后问责转变成了现在的过程监督,对办事群众的承诺和服务变得更为实际而具体。
效能电子监察有效地解决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不作为问题,强力规范了行政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行政审批行为,大幅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自5月以来,截止9月2日,达州各种审批事项的平均受理时间0.02天,平均办结时间3.65天,没发生一件超时办结情况。群众满意度高达100%。
达州市(县)两级纪委(监察局)增设了行政效能监察室,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监察投诉中心,向社会公布了各县(市、区)和市级主要部门效能监察投诉电话,认真受理效能投诉举报,确保每件举报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唐志坤 郝成彪 刘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