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开馆
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08-09-10

 

    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80538平方米,设有读者座位29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约8000人次,国家图书馆馆舍总面积也随之增至25万平方米,居世界上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二期新馆建筑风格简约、现代。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升起的基座和台阶、巨大的立柱、水平延展的巨型屋顶等基本要素。基座内的传统式图书馆代表中华文明深厚的基石;外型新颖的巨型屋顶,代表着科技和文化发展新方向的数字图书馆。介于二者之间的是通透的连接体,代表今天的人,充分展示了“过去、现在、未来”的设计思想。新馆最亮的闪光点之一是将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四库全书》置于标志性中庭与读者阅览区共享,独具匠心。

在功能布局方面充分结合了其巨型钢结构独有的空间特点与现代图书馆的使用需求,以开放式阅览空间、开放的图书自由索取为主要功能特性,设有宽敞的阅览区,安静的研究区,高雅的学术区,多彩的艺术区,温馨的休闲区以及现代化的展览区和培训区,布局合理,充分彰显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同期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民族文化工程,建设周期为2005-2010年。本着“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国家图书馆不断增加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截至2008年6月底,数字资源总量已超过200TB,其中自建数字资源总量已达130 TB。同时,免费开放无版权数字资源,并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电子政务外网、卫星、光盘等多种方式,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服务。

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要求,二期新馆将传统服务与数字服务相融合,集查、阅、咨、藏、网络服务于一体,突出新理念、新技术、新服务。主要服务方式有:无线网络覆盖整个馆区。读者自带便携式电脑,可在馆内任何区域随时获得最新的网络信息;配置近500台电脑,其中236台设置在4层数字共享空间,其余分散在馆内其它区域,方便读者更快速的获取知识信息;引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提供智能架位导航服务,方便读者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图书;为到馆读者提供手持移动电子阅读器(或读者自带手持电子书阅读器),通过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平台下载阅读约19万种、38万册和年鉴1千余种资源,并在馆区内设置电子阅读站,使到馆读者能够方便地阅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设立专门的视觉障碍人士服务区,视觉障碍人士可通过电脑键盘控制电脑,并通过国家图书馆与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建设的“盲人数字图书馆”获得与正常读者一样的数字信息资源;通过国家图书馆手机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以手机为服务渠道的信息推送和获取的服务。包括国图动态、文化快递、书刊推荐、资源检索等频道内容,并在规定时间对内容进行更新;通过自然交互式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到馆读者提供虚拟导航服务,读者在虚拟场景中身临其境地“参观”、了解二期建筑和业务布局,同时在互联网上对未到馆读者提供馆区虚拟导航;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展示系统对用户进行数字图书馆系统使用培训,并展示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成果。

至此,国家图书馆一期、二期、古籍馆三处馆舍的藏书与服务形成新格局。一期馆舍提供以外文文献、中外文专藏文献为主的研究性服务;二期新馆提供以中文新文献和电子资源为主的大众阅读服务;古籍馆提供以普通古籍、古籍善本为主的文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