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文
最近,出现了两部有关公务员道德建设问题的电视政论片,一部是中央纪委宣教室、方正出版社、广州市纪委联合摄制的教育片《执政之魂——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另一部是长沙市天心区全面启动党风廉政教育活动之际暗访拍成的专题片《问政》。尤其是《问政》公开播放后,社会各界极为关注,因为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政务公开大厅内,窗口值班人员在电脑上看电影;副局长开着公车出来喝酒,却说是在执法;机关办公室主任吃完饭不付账,还翘腿架在酒店大堂桌上闹事;同样的行业会费需要上交四级协会;给交警部门交过管理费,在划定的停车线里停车也被罚款……
据报道,长沙市天心区五百多名副科级以上的在职领导干部看完《问政》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假设其他地方也通过暗访拍出了类似《问政》的片子,全国各地又会有多少人的冷汗要被惊出来呢?“惊”之一字,“冷汗”云云,真足以说明:“从政道德”所面临的问题太严重了,“执政之魂”待完成的使命太严峻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增强“廉政意识”以确保权力的纯洁性,不能有效地强化“勤政意识”以保证权力的为民性,不能有力地提升“执政意识”以巩固权力的统一性,后果显然是不堪设想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今天这个社会急需的“廉政意识”、“勤政意识”、“执政意识”,有必要、也应当从古汉语时代的“智者箴言”那里吸取到强劲的支援。政府执行力通常来自于法律之强制约束和道德之软约束两个方面,“从令如流”之外,还得“从善如流”。古典智慧之中,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又特别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治理者就会立于北极星那样的中心位置,其余的星辰则会紧紧地围绕着它运行——孔子两千多年前表达出的这一理念,至今依然还是政治学理论中最基础的原理、政治学实践中最基本的准则。
孔子还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效果并不一样:只使出威严的政法和严酷的刑罚,老百姓固然会小心谨慎,但人之为人的廉耻之心却未必培塑得起来;相比之下,让道德发挥出净化心灵的作用,让礼教焕发出安顿秩序的作用,老百姓就会明于廉耻,整个社会就会人心归服。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处理“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联,孔子的这一认识同样有着启发意义。
极有意味的是,《论语·尧曰》中的“从政”一词,含义跟我们现代人的理解一模一样。在出现这个词汇的篇章中,孔子提出了“尊五美,屏四恶”的观点。“尊五美”就是提倡五种治国的美德:给百姓恩惠,自己却不耗费,此乃“惠而不费”;让百姓劳作,百姓却不怨恨,此乃“劳而不怨”;有必需的欲望,却不贪婪,此乃“欲而不贪”;安泰矜持,却不骄横无赖,此乃“泰而不骄”;为人威严,却不凶神恶煞,此乃“威而不猛”。“屏四恶”就是屏弃四种从政的恶习:不经教化就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申诫就强迫出成绩,叫做“暴”;起先不加督促却要求限期完成,叫做“贼”;论功行赏却出手悭吝,叫做“有司”。“虐”、“暴”、“贼”都好理解,“有司”则指的是一股小家子气。
完全有理由认为,孔子所说的“尊五美,屏四恶”,目的就在于夯实“为政以德”的根基。惟有夯实了从政道德意义上的“廉政意识”、“勤政意识”、“执政意识”,被人民赋予了权力的人——才会在“自律”的层面上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才会在“公仆”的角色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才会在“人格”的高度上堂堂正正做官、兢兢业业办事、清清白白做人。
时下有个很流行的奥运词汇叫“水立方”,是“国家游泳中心”的俗称。“水立方”的形状看起来很随意,但其建筑立面却遵循着严格的几何规则。道德何尝不是这样呢?面对着“德立方”这个有趣的词汇,我们或许还得咀嚼孔子说的这句话:“《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也是在参与政治,也能够影响政治,又哪里只是“学而优则仕”才算“为政”呢?也正是在这里,孔子的智慧让我们惊叹不已:原来,成就出一个“德立方”的大社会,才是“为政以德”最夯实的大根基!
作者系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