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影响未来政府信息化
来源:通信产业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从2007年开始,“十一五”规划的一些政府信息化项目陆续启动,投资规模增速逐渐提高。除了加大电子政务投资力度以外,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重点和建设方向将主要受到四大因素影响。

  中长期战略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信息化战略重点之一,制定的“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的战略方针同样适用于政府信息化建设,特别强调了战略执行过程中政务网络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化建设过程规范化的重要性。这对未来几年电子政务建设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监督考核制度

  由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主持进行的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工作启动了电子政务建设监督考核制度,将全国的政府门户网站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绩效评估,使各政府部门能够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不足,并能够更快地向成功示范部门学习。既提高了各政府部门改进门户网站建设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其避免走弯路;也有政府部门通过信息化基础工作、核心业务信息化、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效果等角度对政府部门信息化综合水平进行考核。除此之外,进行资金审批的财政部门也制定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绩效进行评估,但还主要是针对项目本身,对同类建设项目进行横向比较也很少。

  信息化法制环境

  进行信息化法制建设是未来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特别强调:要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将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流程,促进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提高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

  社会力量的参与

  随着利用信息技术覆盖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信息系统建设越来越复杂,政府部门自身的技术力量已经很难满足全面参与系统设计、研发、实施及维护,更多的工作将通过与社会专业厂商合作完成,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重心将逐渐转向在深入理解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明确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和项目管理方面,以最大程度提高项目质量和项目建设效果。政府部门将引入更多具有业务知识、项目管理知识、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赛迪顾问产业政策研究中心(原行业研究中心)咨询师 柳絮)